论网络欺凌的社会公德教育研究

2021-01-11 23:57吴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

吴泽

摘要:随着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的普及,网络欺凌现象频频出现。网络欺凌是网络社会公共环境中的不道德现象,也是网络公德教育中需要应对的崭新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网络欺凌在当事人双方力量方面、欺凌者的特征、欺凌造成的傷害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阐述了网络欺凌在社会公德领域的含义。为了减少网络欺凌现象,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尝试从预防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善后两个方面提出了关于网络欺凌在社会公德领域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网络欺凌; 网络公德; 公德教育;教育路径

一、引言

当今网络社交活动日益成为人们最为重要的交往方式,但网络欺凌现象日益加剧。网络欺凌指个体或群体运用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恶意对他人实施的伤害性行为。迄今,已有诸多研究者对网络欺凌的形成机制、关键性社会干预因素等进行了许多探索。网络欺凌发生在网络社会公共环境中,既是个人网络素养问题,也是网络社会公德问题。本文尝试从网络道德公德教育的视角,以已有的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结论为基础,尝试探讨消减网络欺凌的公德教育策略。这对于净化网络环境,提升人们的网络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二、网络欺凌的独特性分析

网络欺凌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欺凌形式,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传统意义的、现实世界的欺凌相比,网络欺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欺凌者实施欺凌的条件、被欺凌者受到的伤害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方面。

(一)网络欺凌者实施欺凌的条件

首先,网络欺凌者的力量不一定比被欺凌者强大。这种力量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影响力。这一特征不同于传统欺凌的以强凌弱,尤其是在语言和肢体的暴力行为中。网络欺凌者既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强者也可以弱者。只要网民具有互联网操作技术、或是网络上较高的人气和影响力,就可以对网络世界中的弱者实施网络欺凌。

其次,网络欺凌者具有一定的网络参与能力。网络欺凌是凭借一定的媒介实施的不道德行为,需要欺凌者具有操作网络媒介的能力。网络欺凌实施的网络媒介包含即时通信、、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在线游戏等多种网络互动渠道。由于网络欺凌媒介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所以欺凌者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网络参与能力,才能凭借互联网操作技术的优势,不受时空地点的限制,任意欺凌网络世界中的任何人。

(二)被网络欺凌者往往遭受内在伤害

被网络欺凌者往往最先受到心理、精神等内在伤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伤害较大。且由于网络时空的广延性,网络欺凌对被欺凌者的伤害程度更严重、时间更持久。首先,网络欺凌事件更容易被广泛传播。被欺凌者尽管可以通过下线来暂时摆脱被欺凌,但是只要不断绝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就可能遭受二次伤害。其次,被欺凌者的伤害可能是持久的。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络欺凌内容一旦发布,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全国的网友所知晓。被网络欺凌者反复被折磨,受到“众人欺凌”的叠加危害。

三、社会公德视域中的网络欺凌

随着互联网进入新时代,网络公德建设成为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事情,网络公德就像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一样已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内在方面。网络欺凌是网络公共环境中的不道德行为,反映了网络行为主体的文明自律问题、网络生活中的遵纪守法问题。

(一)网民的文明自律问题

网络欺凌是网络公共空间中的网民文明自律水平差的表现。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网民的匿名化和符号化使得网络活动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和不确定性。这容易导致网民的道德理性弱化。因此,网络欺凌的本质是网民在文明自律方面道德素养不高。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网民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的价值意义、言行规范,自觉把握网络中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界限和标准,并在网络生活中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心中有畏。

(二)网络空间的遵纪守法问题

网络欺凌是网民不遵守网络道德规则和网络法律规范的表现。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具有双重道德标准是否认网络道德建设的现实基础。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再是局部的、领域性的,而是全局性的、全方位的。网络道德内含的公共约定、条例、准则对网站、自媒体、网民等都具有约束、规范的作用,使各主体按照相关规范理性地进行网络生活交往,有利于调节虚拟社会主体间的关系,协调现实的人与虚拟社会的关系,进而形成稳定、和谐的网络生活秩序。

四、预防网络欺凌的公德教育策略

(一)加强共情式网络公德宣传

共情式网络公德宣传注重激发个体对事件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品德的过程中,共情是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动力性机制。研究发现,表达关心的共情与网络欺凌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表达关心的共情越多,网络欺凌越少。原因可能是在网络欺凌中,当事人双方具有时间或空间的隔阂,无法直接感受到“对方也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共情式网络公德宣传触发网民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良好公德素养构建机制,有利于提高网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抵制网络道德推脱氛围

道德推脱是个体对不道德行为的后果产生自我屏蔽,将不道德行为重新认知为道德行为,企图摆脱不道德行为后果带来的内疚感和自责感的认知过程。道德推脱的类型主要有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责备归因。网络欺凌者凭借道德推脱机制来有选择性地扰乱和阻碍道德自我发挥调节作用,让欺凌者丧失道德要求和自我欲求之间冲突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心安理得地实施欺凌行为。因此,抵制网络空间的道德推脱氛围对抑制个体网络欺凌行为的频率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网络道德敬畏感

网络道德敬畏感指网民内心因为道德价值观、网络道德规范的神圣性、崇高性、超越性特征所产生的崇敬和畏惧之情。道德敬畏感往往引发道德主体精神的自省、自律倾向。培养网络道德敬畏感,有助于个体产生正确道德意识、固化道德信念、激励道德行为。引导个体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善恶,正确认识虚拟和现实世界,帮助个体全面认识社会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以及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道德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

五、网络欺凌善后的公德教育策略

网络欺凌对被欺凌者的伤害、对网络公共环境的破坏具有广泛而长期的消极影响。关于网络欺凌善后的公德教育的目标重在发挥康复被欺凌者、修复网络公共环境的作用。这对于具有空前广延性、开放性的网络公共环境比现实公共环境更为重要。

防止对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网络同理心培养有助于引发对被欺凌者的替代情感体验,达到防止对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功能。网络环境中表现出的同理心缺乏可能给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在线人数、受众规模和通信同步等独特性动态特征,致使网络欺凌者很容易因事过境迁而产生犯罪感脱敏,旁观者的冷漠也会导致被欺凌者体验到二次伤害。因此,应该建立相辅相成的德治法治联合监管机制,倡导网民理性地对待网络欺凌,培养对被网络欺凌者的同理心,维护被欺凌者,保护网络公共环境。

六、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在为网民带来无限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欺凌之类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分析网络欺凌的独特性,尤其是网络欺凌在网络社会公德领域的特殊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网络公德教育。从预防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善后两个具有时间顺序的视角,分别提出具体的公德教育策略,以期有利于提高致力于消减网络欺凌的公德教育的效能。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
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探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路径探析
“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
从情感教育走向情感文明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初探
基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