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德格尔“向死而生”死亡观

2021-01-11 23:57张鹏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死亡

张鹏越

摘要:生存还是毁灭?存在还是死亡?这是无论是哪类哲学都要思考的课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分析“此在”与时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独属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生死观。他认为此在具有时间性:“此在”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良知和死亡。海德格尔把死亡分为“死”和“亡”。“死”是走向“亡”的必要过程,而“亡”是消失与毁灭。研究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对探索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生存的真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死亡;此在

一、人的存在形式:“此在”与“共在”

要了解“向死而生”的真正意义,首先要知道它有一个前提——存在。在海德格尔之前,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就是指客观事物的存在,存在是单纯作为物质的存在,这具有片面性与朴素性。海德格尔则认为首先必须有“在”这个动态的过程,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也就是不可能没有这个“状态”。“在者”表示存在的事物,强调存在的状态,具有动态性。与亚里士多德强调的客观事物存在具有区别。世界万物都是“在者”,有些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有些不能。这里就引入到了“意识”这一重要概念。人之所以为人,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一大重要区别。而人作为特殊的“在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状态,也能意识到其他“在者”的存在状态,所以他把人称为“亲在”,是存在的看护者。同时,“亲在”又具有时间性。“亲在”都能够遇见自己“亡”的结果。人的本质规定有兩个幅度,一个是深层的、内在的本质存在,“亲在”返回到这里才能获得自由。这被称为“此在”。“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实体的时候,并不是表达它是什么,而是在表达其存在。”【1】另一个是阻碍返回内在的人的存在,称为“共在”。人的存在方式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到死亡中去,选择面对死亡的方式,这就是“此在”。另一种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候所处的正常状态,逃避死亡,沉沦到世界中去,这就是“共在”。【2】 “此在”和“共在”是人的存在形式。虽然两者有许多方面的不同,但人总是客观的包含两种存在形式,也就是说“此在”与“共在”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人作为“此在”能够去准确感知到过去、现在与未来,能够预见死亡是“此在”的一大重要特征。但在预见未来之后产生了种种心境,或逃避、或惧怕,这种心境又会指引人的种种行为,那么人的存在又有了“共在”的含义。所以说“此在”与“共在”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

二、“此在”与“共在”的辩证关系

“此在”与世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存在者处于“共在”的存在。处于“共在”中的“此在”总是会与各种“存在者”打交道,这种行为会导致这世间产生了世俗、伦理、规则等包含人类与社会特征的不具有实体状态的存在者。这个过程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操心”。这样的“操心”不会仅限于当下,现实的操心,也包含着对于过去曾经存在的反思与对于未来的各种际遇的领会。所以说人的存在总是与“操心”共存的。这里的“操心”也就是”共在“的过程。

“共在”是大多数的正常状态,“亲在”常常会在“此在”与“共在”之间挣扎,当落在“共在”之时会受到多种名、利、势的诱惑,会沉沦其中。但又是因为有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人才能做出任何决定,所以“亲在”经常处于矛盾中,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烦”。这种“烦”不仅仅是此在内部主体性的烦,更被现实中的存在者触发而生的“烦”。所以说海德格尔的学说事宜现实为基础的,是以社会为主要背景的。而“烦”的状态与人的存在的终极可能性似乎没有联系,从这其中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当人的存在在“共在”中去谋划时,生命却寻不到生之可以为生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把人的这种状态称为“无家可归的状态”。“畏”是这种存在状态的基本情绪。即使此在大部分都处在对未来无意义的畏惧之中,但这也是要到达真正的未来所必经的一个过程。

三、共在的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

此在逃离不开共在也就是说此在的本质状态就是共在。只要此在处于共在的状态就会产生“烦”而这种“烦”也有两种状态:本真的烦与非本真的烦。

首先说非本真的烦,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烦。此在与存在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沉湎于世界的名利而失去自身的独立性是一种非本真的烦;此在在与其他此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把其他此在的烦移居到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烦,这是另一种非本真的烦。第一种非本真的“烦”是庸人的“烦”,是把自己融入到大众之中,去追求众人之追求排斥众人之排斥的烦。只要在世间生活,就摆脱不了其余存在者,所以非本真的状态就是此在现实中处于当下的状态。但只沉浸在当下的生活,使时间在现实中流逝,此在便无处安放,无家可归。

本真的“烦”则是在一定意义上超然于其他存在者之外的“烦”。虽然此在依然处在共在的状态,但是能够领会到自己作为此在的存在,领会到自己的内心,领会到与其他存在者的差异性。这种状态是此在与存在者形成一种动态平衡,是此在处在共在的状态下所内在包含的未来向意义。海德格尔生存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似乎存在者比此在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此在在追求存在者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德格尔把世界理解为是由天、地、人、神四个层面共同构成的。天代表自由,地提供存在者所必需的生存空间,神则代表着本质,人则是终会赴死的此在。

“共在”沉沦在世界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终极意义。“此在”在本真中求索,达到终极意义发现面对的是死亡。“畏”始终贯穿于生命始终,死是最后的价值所在。人的存在就是向死亡的追逼过程,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趋向死亡”。

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能够突显个体的特性。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真正正视死亡后,人会把死亡看作是理所当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反而会意识到时间宝贵,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人会有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中国古语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义一样,人在经历过死后会有更豁达的胸襟来面对生活中的或好或坏的事件,因为这些与死亡比起来微不足道。

本真的此在奔向自己的死亡,才能领会到自己的存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当此在实际做出选择时,这种可能性才成为现实,良心的呼唤正是此在做出这种选择的体现。良知不会告诉人们具体做出或者避免什么选择,但是会呼唤人做出选择并为此负责。每个人都拥有良知,它会不断的呼唤每个人。因此,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良知一直存在,它是我们避免完全沉沦于世界,希望此在能对呼唤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42,三联书店2006年4月版。

[2] 彭富春著,《论海德格尔》,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魏云.死亡: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论海德格尔的死亡观[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1):147-149.

[4]冷成金.“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学立论方式辨正——兼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02):65-74.

[5]范高高,张燕玲.海德格尔“此在与死亡的同一性”辨析——《存在与时间》死亡问题疏解[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104-112.

[6]来艳艳.论海德格尔的“此在”及其当代意义[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65-67.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死亡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此在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海德格尔论坛”主持人的话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从疲惫中被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