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1)

2021-01-11 01:56马维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池塘

马维东

摘要:大鳞副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因此也被广大养殖户称之为大板鳅、黄板鳅等。泥鳅作为一道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淡水鱼类之一,在国内外都具有较为可观发展市场,尤其对于一些东亚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对泥鳅及其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亦是与日俱增。本文主要从生态养殖的角度出发,重点对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前言:大鳞副泥鳅本身的生命力较为顽强,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池塘、湖泊、水库、沟边、稻田等各种环境的淡水中都能够生存繁殖,但是其更喜欢中性偏弱酸性的黏性土壤中生存。因此,大鳞副泥鳅在我国领域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有淡水的地方几乎都会有大鳞副泥鳅的存在。然而随着泥鳅市场的供不应求,天然野生泥鳅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产品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而为大鳞副泥鳅养殖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稻田大鳞副泥鳅养殖、池塘大鳞副泥鳅养殖成为当前泥鳅养殖的主要形式,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为我农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1、前期准备

1.1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是当前我国泥鳅养殖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大鳞副泥鳅的适应生存能力相对较强,对池塘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生态养殖技术在池塘选择过程中,首先应当保障池塘水质不会被池塘周边环境所污染,并且具备完善的排水条件。在池塘投入使用之前,池底的淤泥厚度在15公分左右,水沉维持在80厘米-100厘米之间。

1.2池塘清整

大鳞副泥鳅在放苗之前,首先应当对池塘进行全面清整,首先将池塘底部清理平整,然后进行夯实处理,以此来增加池塘的保水性,如果是反复利用的旧池,在清整池塘过程中,首先应当将池塘中的过多的淤泥清理出池塘,只要保障15厘米左右的淤泥厚度即可。在池底清整作业结束后,对池塘进行阳光暴晒。为了防止泥鳅脱逃,在池塘四周采用水泥硬化的形式或者采用防水帆布做成护坡。池埂的宽度应为80公分左右最佳,既方便投喂,有方面泥鳅收获时捕捞。在放苗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对池塘全面消杀,在池塘底部注入十公分左右的清水,然后将生石灰化浆对整个池塘进行无死角泼洒,每亩鱼塘泼洒生石灰150公斤至200公斤左右最佳。水鸟多的地方应在池塘上方架设拦网,一米间隔,防止水鸟捕食鳅苗。

1.3培水育饵

在完成清塘作业之后,进入注水培饵阶段。在培饵前期阶段,首先在池塘中注入50公分左右的清水,然后静止2-3天后,再次注水10公分左右,经过反复注水直至达到80公分至100公分水深为止。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注水,能够是池塘中的水温快速提升,为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饵料生物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进而更有利于饵料的培育。注水结束后,将经过腐熟发酵处理的猪粪或者牛粪等有机肥肥料均匀撒入池塘之中,每亩池塘投放有机肥300公斤左右最佳,若如无法施用有机肥可以采用多元复肥料,每亩池塘投入25公斤左右最佳。肥料投入之后,等待水色变成黄绿色,透明度在25公分左右即可选择相应的时机进行放苗。

1.4苗种放养

泥鳅苗种的放养应当尽可能选择在四五月份,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间进行,当前在我国内地大鳞副泥鳅养殖过程中,所采用的泥鳅苗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野外捕捞,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培育的繁育苗。由于野生泥鳅苗种数量有限,且泥鳅苗的生长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成熟时期亦是参差不齐,影响成鳅上市时的规格整齐度,再加之野外捕获的泥鳅种苗在捕捞过程中,难免对造成种苗受伤等情况,因此,野外捕捞种苗的成活率亦人工繁育的种苗要低很多。在此背景下,在大鳞副泥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选择自培育鳅苗,或者选择由相关资质的正规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购置鳅苗,尽可能选择无伤病、体质强健、身体表面黏液较多,且大小整齐地鳅苗。放养鳅苗的身体长度在8公分左右最佳。每亩池塘放养鳅苗30000尾最佳。

2、养殖管理

2.1水质管理

由于大鳞副泥鳅的肠壁相对较薄,且受体形影响,其肠管呈直线分布,周边的毛细血管分布较为丰富。因此,大鳞副泥鳅既能够使用鳃进行呼吸,同时又能够通过肠道呼吸,多种呼吸方式才使得大鱗副泥鳅对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要求相对较低。这亦是导致部分泥鳅养殖户,忽视对泥鳅养殖池塘的增氧设备完善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密度较高,增氧设备不完善,严重增加了泥鳅养殖的风险。因此,在对泥鳅池塘水质管理过程中,应当采用综合调控的形式,应当加强对池塘的增氧设备、电力设备的完善,避免由于高密度养殖导致泥鳅发生缺氧的风险。同时在养殖前期,可以采用每15天左右进行一次换水,而到了泥鳅生长的中、末期每10天就应当进行一次换水,每次的换水量应当控制在二十公分左右,避免整池换水导致池塘水温骤降,影响泥鳅生长,将水温维持在25℃-28℃左右,pH值7.5左右,水色为黄绿色的水质为最佳。

2.2投喂管理

大鳞副泥鳅本身属于杂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经过一周左右的人工驯化后,便能够直接投喂全价饲料。饲料投喂的粒径与投喂量则需要根据泥鳅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水温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大鳞副泥鳅最适宜生长的水温在15℃至30℃之间,而水温在25℃-28℃之间时,是泥鳅生长的旺盛期,其食量最大,且生长速度也最快。因此,在投喂时,应当根据水温的变化以及泥鳅的生长阶段对投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对泥鳅的进食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其所投喂的饲料在一个小时之内吃完最佳,如若发现有剩料则是饲料投喂过多,泥鳅进食过快则有可能没有吃饱。在投喂训化过程中,应当将饲料沿着池塘四周进行均匀抛洒,每天按照早、中、晚三次投喂,投喂间隔为6小时最佳。泥鳅大部分上台后可以集中定点投喂膨化饲料,膨化饲料投喂前用水拌湿后投喂,每天4次。

2.3日常管理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养殖应当每天定期对池塘进行巡视,在夏季环境气温相对较高或者恶劣天气中,应当适当增加池塘巡视的次数,其巡视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进食情况等来判断泥鳅本身是否健康,最大限度避免病害的发生。同时还要对池塘水质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以及池埂的防渗、防漏、防逃等设施是否完善,如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养殖人员应当定期对池塘周边的杂草植物等进行清理,避免由于蛙类等生物侵入池塘,并及时清除池塘中的蛙类或蛙卵。在池塘的进水口处,应当设置相应的筛绢拦网,避免水源处一些野生鱼类随着进水口侵入池塘。最大限度保持池塘环境不被周边环境所影响。

2.4病害防治

部分大鳞副泥鳅养殖人员,为了实现高收益的目的,不断增加池塘内大鳞副泥鳅的养殖密度,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水质恶化速度较快,再加之缺乏科学的饲喂方法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很有可能造成泥鳅疾病的爆发。并且由于泥鳅的养殖密度相对较高,一旦出现病害,将会造成大氛围的泥鳅同时发病或死亡。因此,在泥鳅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当充分秉承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击沉原则,在鳅苗放养之前,应当 彻底清塘消毒,减少池塘内部一些致病菌、有害菌的残留。同时应当选择人工培育的优质鳅苗进行放养,提升其自身的疾病抵抗能力,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鱼塘的水质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大范围病害的发生。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大众对泥鳅的消费市场不断增加,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更为农业人员带来了全新的副业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人工繁殖泥鳅技术已日趋成熟,相关农业养殖人员应当积极学习科学化生态养殖技术,在加快泥鳅养殖的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贵良, 王桂芹, 孙丽. 北方寒冷地区池塘主养大鳞副泥鳅技术试验[J]. 齐鲁渔业, 2019(2):18-20.

[2] 马本贺、陶志英、吴早保、吴斌、王海华、徐先栋、陈翠云. 大鳞副泥鳅新品系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J]. 水产科学, 2020, v.39(06):79-86.

猜你喜欢
池塘
《池塘》
小池塘
热闹的池塘
小池塘拍照
池塘小伙伴
池塘
夏天的池塘
造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