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建设分析

2021-01-11 09:21王文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

王文

【摘要】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时仍旧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尝试,但是受教师能力、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高职院校仍需进一步改进自身工作。这种情况下,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融合建设

引言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关键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摆脱了以往精英教育的局限,日益趋向大众化。但大众化教育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思政教育的的重点是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与大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而就业指导工作因其符合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显现形式。两者的相辅相成,不仅是适应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为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实现更好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顺利就业关系着他们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的长久发展。在擇业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有些毕业生本身能力不够过硬,在就业岗位选择不多的情况下仍然对薪资待遇有过高要求;一些毕业生对自身特点和就业方向定位模糊,就业时难以遇到契合自身发展定位的工作岗位,无法施展一技之长。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出发,鼓励引导学生树立踏实认真的就业态度,对自身特点和定位做到准确认知。

二、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时事政治

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时事政治也是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并积极进行尝试。在以往就业指导教育中,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就业知识,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时事政治,使学生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能够接触和了解我国社会中出现的热点事件,帮助学生明确社会发展趋势及就业形势,为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时事政治应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确保时事政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时事政治的引入能够促进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加强对学生的影响。

三、结合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特点,创新课程的内容

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需要全面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作为相关教师需要结合各个时期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课程内容,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各阶段的变化、需求及专业特点,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首先,高校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就业岗位以及学生个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引导和就业指导训练;其次,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业变化科学地进行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融合规划,在学生大一阶段高校应该重点围绕学生自我认知和专业理解能力着手开展课程内容的创新,在学生大二阶段则需要围绕职业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在学生大三和大四阶段应该重点围绕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就业信心塑造、面试模拟等方面确定相关的课程内容。只有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对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融合,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供给侧教育改革的目的,营造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体系。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创新创业信息服务为出发点,构建校园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将经过筛选核实的各种创业项目、创业资源在平台上不断更新,并及时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创业政策公布到平台。其次,发挥好校园宣传工具,如校报、广播站、校园信息专栏、校园网(创新创业板块)等,营造出“人人知创新,人人知创业”的良好环境基础。再次,将原有的大学生创客团队作为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论坛或创业沙龙,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从让学生逐步认同创新创业的初级状态,慢慢过渡到接受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形态。最后,通过身边成功案例,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邀请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通过榜样的力量形成积极进取、乐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的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明确开展思政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二者融合的意义,并通过在思政教育中宣传和讲解就业政策、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时事政治等方式实现二者的融合,以此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莉.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和促进路径[J].长江丛刊,2020(30):168+170.

[2]李珍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模式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0(18):47-48.

[3]孙曈.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发展[J].质量与市场,2020(18):142-144.

本文系: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课题:思政教育引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课题编号:yjkt-2007 阶段性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的反思与探索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性研究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探索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e教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