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1-01-11 00:45周昭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7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周昭华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中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观察组,且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人员92例纳入对照组,均做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血清C肽水平分别为(11.50±3.50)%、(0.55±0.25)ug/L,对照组分别为(5.05±0.58)%、(1.35±0.55)ug/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用于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可用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检测以及胰岛素功能障碍的判断,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7--01

作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有病程长、发病率高特征,对患者身心健康威胁极大。临床治疗中强调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助于糖尿病症状的缓解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控制。实际诊断中,便可考虑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等联合检测方式,可获取有效结果。本次研究将就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与《糖尿病新诊断标准与分型》相吻合,男56例,女36例,年龄42-65岁,平均(52.5±5.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员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39-62岁,平均(50.5±4.5)岁,入院做健康体检,纳入对照组。在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两组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且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做比较分析。

1.2方法

两组人员均给予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中,要求所有人员保持空腹状态,抽取10mL静脉血并送检。同时,借助BIO-RAD检测仪,检测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血清C肽与空腹血糖含量均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另外,两组人员均于餐后2h重新做血糖水平测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人员空腹状态、用餐2h后血糖指标,同时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以及血清C肽。

1.4统计学处理

數据录入WPS xls表格中,通过软件SPSS20.0做统计处理,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肽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由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糖化血红太白、血清C肽指标比较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血清C肽水平分别为(11.50±3.50)%、(0.55±0.25)ug/L,对照组分别为(5.05±0.58)%、(1.35±0.55)ug/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主要以血糖值标高为特征,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临床表现一般以多食、多饮、多尿、肥胖、无力等为主,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在高血糖症状影响下可能为各项机体组织带来损害,如血管、心脏、肾脏以及眼部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其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难题。从以往糖尿病诊断方法看,强调借助口服葡萄糖耐量与血糖指标进行判断,但这两项指标极易在较多因素影响上出现变化,如外界环境刺激、患者进食,都可能使患者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指标发生变化。因此,仅依托于这两项指标,很难实现糖尿病诊断的目标[1]。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可考虑引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由于其存在于血液中,依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水平的控制,利用葡萄糖便可实现。同时,在人体葡萄糖浓度上升情况下,将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无需考虑患者是否有胰岛素药物使用或空腹状态等情况,不会过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其意味糖化血红蛋白用于患者糖尿病诊断中可取得显著效果。另外,对于血清C肽,用于糖尿病患者检测中,主要用于胰岛细胞功能的判断。部分研究中提及,患者机体糖代谢失常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归因于胰岛β细胞有功能减退情况,成为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而其中胰岛细胞功能判断又可借助血清C肽检测实现。所以,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应用,所获取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2]。

本次研究中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人员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血清C肽上有明显差异,与健康人员相比,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上较高,而血清C肽水平较低,可将该结果用于糖尿病诊断重要指标。另外,有研究中也指出,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应用下,除可用于患者血糖浓度反映外,也能将患者机体糖代谢情况反映出来,所以在临床诊断中,无需考虑患者血糖指标与其他各指标受外界因素影响问题,能够获取准确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可用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检测以及胰岛素功能障碍的判断,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彩云,郑瑞春.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 黑龙江医学,2014,38(06):666-668.

[2]闫东,王霞.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1):245-246.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HbA1c、Lp—PLA2、Hcy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电荷屏障变化与HbAlc相关性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探讨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
Ending teen sm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