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工作模式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1-11 15:41刘鑫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品管圈

刘鑫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工作模式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外科于2016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品管圈护理管理,观察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用于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外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外科护理;护理差错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7--01

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显著提高。外科作为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其护理差错发生率相对较高[1]。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本文将品管圈工作模式用于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81例外科患者的护理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外科于2016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两个组别。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5.3±5.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9±9.2)岁。两组外科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外科患者常规护理,具体包含健康教育、病房清洁质量保持等。

1.2.2品管圈护理管理

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对观察组外科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具体流程如下:①设立品管圈推动委员会。由品管圈推动委员会负责为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纠正其护理理念,提升护理质量。②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别从护龄、护理质量等角度综合选出优秀的外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该小组负责结合品管圈推动委员会制定的方案及相关要求,针对性对其他外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该小组需结合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确定品管前活动主题,并设定目标,确定对策,分析实施结果。不断通过品管圈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外科患者护理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差错及应对方法。根据总结结果,对其他外科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此外,品管圈活动小组还需定期总结活动经验,与推动委员会沟通交流,纠正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提高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外科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评分项包含摔倒、坠床两种。

观察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项包含满意和不满意2种。

观察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产生的无形成果。

1.4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由护理技术操作、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书写护理文书以及健康教育4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外科患者的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20.0软件对81例外科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两组外科患者的护理差错数据、护理满意度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采用x2检验完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数据间的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完成。当P<0.05时,可判定两组外科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外科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对照组外科患者摔倒发生率20.51%,坠床发生率15.38%;观察组患者无坠床发生,1例发生摔倒。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62%。两组患者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2.3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观察组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3所示。

2.4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的无形成果

在观察组外科护理人员、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后,外科护理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及护理积极性等均得到明显改善。

3讨论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护理差错发生率相对较高。品管圈工作模式的应用,使得外科护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品管圈小组为护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滿足外科患者、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2]。

上述研究表明,品管圈工作模式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且护理差错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论:为提升外科护理质量,医院可于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广泛推行品管圈工作模式,以抑制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帮助外科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尹国华,宫研娟,张淑敏.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 现代医院管理,2015,05:80-82.

[2]尹国华,王梅,宋海燕.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成效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03:54-55.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探析
OSCE在外科护理实训考核中的应用和分析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