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及其应对策略

2021-01-12 01:13李忠明杨丽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认同感社区

李忠明,杨丽萍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突出以人为本,将医疗资源和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促进医疗改革成果共享,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重建公共卫生体系,着眼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建立初级卫生保健人人共享的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护理服务,发展社区护理迫在眉睫。我国护理行业起步晚,尽管目前国家护理人才在数量上不断地增多,但护理人才在需求上仍处于缺乏状态。护士日常工作繁忙压力大,离职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越高,社区越容易吸引优秀护理人才形成稳定的护理队伍,社区护理服务质量越高[2],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对社区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

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指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对从事社区护理职业的内心接受与承认,并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3]。对社区的职业认同既是一种实现自我社会化的心理暗示,也是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一种行为导向。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是本科护生在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技能基础和在医院临床见习了解以及在实习中熟练运用所学护理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本科护生只有从内心接受并热爱护理行业,才能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2 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现状

对在校护生职业认同调查结果中显示,热爱崇尚护理专业仅占28.22%,若能从新选择专业还会坚持选择护理的仅占8.91%[4]。大部分护理本科生选择护理专业是基于护理市场容易就业、薪酬待遇高、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渴望学医背景能解决看病难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本身喜欢护理专业而选择护理专业,仅把护理行业作为一种谋生方式,难以在护理行业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在校本科护生最初并不是因为对于护理行业的崇尚与热爱而选择护理学专业,对于发展迟缓的社区护理职业更是难以认同。

2.1 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现状

随着教育的进步和护理行业的发展,护士的学历逐渐向高学历倾斜。在相关护生职业认同研究进展中表明,学历高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低于学历相对低的护生[5]。本科护生对工作期望高,社区护理工作中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大部分情况下同工同酬,工作待遇未凸显学历的优势,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同感低。在入学初期,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于初步了解的社区护理工作稳定、轻松的要求,社区护理职业认同相对本科生较高。随着对护理行业了解的增多,学历越高专业自我定向越明确[6],对社区护理的认同也随之增加。在学习后期,本科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找准自己发展的明确方向,对社区护理发展了解加深,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高于大专护生。

2.2 不同年级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现状

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增关系,大二本科的护生职业认同高于大一本科护生[7]。随着社会对社区护理行业发展的完善以及本科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护理知识的增长,本科护生的知识框架不断扩大,对社区护理的了解不断加强,越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年级越高的护生到医院见习的次数越多,对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更能理解,在实习阶段,护生实习的医院等级越高,接触的病人越多,需要的知识面越广,对个人交际和处事能力要求越高,工作压力大[8]。因此本科护生实习时间越长,实习的医院等级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对社区护理职业认同的提高。此外,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本科护生对个人职业规划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也不断增强。

2.3 不同性别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现状

在本科护生中,男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低于女护生。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性普遍处于被照顾角色,社会对男护士的认知度低[9]。当男护生处于被照顾的对立面承担照顾患者康复的角色时,社会大众观念难以转变。女护生数量远多于男护生,且男性社会分工压力高于同年龄的女性,因而普遍认为社区护理工作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在黄壮壮和潘庆对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调查分析中表明,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受学生阶段所参加活动影响,参加活动越多,男护生对护理职业认同越高[10]。在学校对社区护理知识了解的越多,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越高。

2.4 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现状

社区概念起源于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聚集居住区,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护生对社区概念的熟悉程度低,职业认同度也受其影响。受护理工作薪酬的影响,农村生源地的本科护生大部分属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迫于生活和经济压力,其更倾向选择薪酬待遇高的综合性医院,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低于城市生源地的本科护生。以家庭经济月收入4000元为参考评估本科护生的职业成熟度,在选择学习护理专业和护理就业方向时,家庭月收入在该值以上的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的成熟度高于在家庭月收入在该值以下的本科护生[11]。自我选择社区护理就业是基于综合考虑较符合自身性格特点出发,在此条件下自愿选择社区护理,其社区护理职业认同会相对较高。家庭收入在该值以下的本科护生,迫于家庭经济压力而选择工资待遇高、容易就业的护理专业,并不是出于真正喜欢护理而选择护理专业。在压力得到缓解,自身有选择机会时更趋向于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社区护理职业认同低。

3 影响本科生护士对社区护理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3.1 本科护生的个人因素

在相关的研究调查结果中,仅7.54%的护理本科生为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大部分本科护生属于被动选择[12]。消极的职业选择动机和对社区护理的不了解,使得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不高,主动选择到社区工作的本科毕业护生人数少。当前护理人员社会需求量大,护理专业容易就业是护理本科生选择这一专业的重要原因。现今社会上就医难的现象仍难以解决,一些家长认为本科护生在医院工作能对以后缓解自家看病难有一定帮助,影响护理本科生在高考结束后的专业选择。本科护生的专业选择是出于家庭压力,并不是从内心喜欢护理专业而选择护理专业[13],在学习和工作中对社区护理工作了解不足缺乏积极性,职业认同感偏低。

3.2 学校教育影响因素

高校护理学生是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相关体系制度不完善,社区护理教育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制度保证。目前大部分护理院校把社区护理专业等同于一般护理专业,社区护理人才和医院护理人才使用同一套培训标准[14]。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社区护理教学课程,护生对社区认识不足,选择到社区工作的护生少。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与综合医院相比,社区护理工资待遇低,上升空间小,社会地位低,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目前社区护理人员本科学历层次比重较低,且部分本科学历护理人员的学历是在工作参加继续教育获得[15]。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科护生到社区进行护理工作没有体现自身的学历价值,导致毕业时选择就业方向时较少偏向于社区护理。

3.3 社会认同影响因素

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护理工作的范围已经转向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然而社会大部分人对护士的认知还仅限于照顾病人、打针、发药,偏见地认为患者的康复只有医生的功劳,质疑护士言语和护理操作的专业性[16]。在社会大众眼中,与医生相比,护士的地位低,护士只是听令于医生,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社会地位低、公众支持偏低是影响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同感提高的一大重要因素。

3.4 国家政策影响因素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居民为对象,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医疗等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惠的医疗服务[17]。随着人们对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基础卫生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社区卫生护理逐渐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的重要基础,在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深入家庭展开的服务机构。目前,在社会提倡解决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过程中,社区护理正不断发展。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政府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发展社区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当前各种矛盾下居民的医疗服务要求,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质量,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发展的展望。

4 提高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4.1 本科护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本科护生在校期间科学进行自我评估,准确定位,不仅要学好护理专业知识打牢基础,还要多角度全方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18]。积极社区卫生实践,了解社区护理工作要求,坚定专业信念,培养人文素质。拓宽学习层面,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学习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礼仪和沟通技巧等人文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同时多渠道了解社区护理发展趋势,及时掌握社区护理发展的动态信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以便毕业后更好服务社区,为自身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选择。

4.2 学校加强社区护理课程教育

高校护理学生是社区护理人才的重要来源,护理院校承担着发展社区护理的引领职责,深入推进社区护理教育体制改革。在教学之初引导本科护生认清就业形势和社区护理发展前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护生了解社区,培养护生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开设专门的社区护理课程,制定社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条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尽早明确护理临床专业发展方向,推动社区护理教育向专业化,精准化迈进[19]。为护生创建相应的社区学习环境,鼓励护生多参与社区护理实践。社区护理教师在一线社区帮扶锻炼,及时掌握社区发展最新趋势,抓住社区护理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时间指导护生开展针对性研究和学习,培养社区护理人才[20]。通过增加社区实习交流的机会,拓宽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信息来源渠道,使护生掌握社区护理发展最新信息,提高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

4.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善薪酬吸引组织所需的人才,可以激发员工向组织期待的目标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表现[21]。通过加大对社区护理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制度上完善社区护理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规范社区护理发展的法律条文,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根据社会需求的矛盾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区护理发展。在财政方面加大经济投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添置社区医院医疗精密仪器设备,加大社区医疗补贴,降低居民就医成本,吸引居民到社区医院就医,使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中实现个人的工作价值和社会价值,吸引更多本科护生到社区护理行业发展。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进入社区宣传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改变居民对传统社区护理只是单一保健的观念[22],提高人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尊重和信任,使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社区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社区管理层面要改善社区护理工作环境,完善相关护理体系和机制,健全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社区护理绩效考评机制,在工作中凸显学历优势,拟定良好的护理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本科护生到社区工作。此外,组织社区护士到院校及上一层级医院进行学习,使社区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找到自身价值,增强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积极投入工作,从而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在制度上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本科护生到社区就业。

5 结论

目前,建立和发展社区护理已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还具有很大空间,本科护生不仅是将来护理行业的后备力量,还是社区护理行业的主力军。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向老龄化转型、二胎政策开放、慢性疾病增加,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加强,发展社区护理,提高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同感,引导本科护生到社区发展,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认同感社区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影像社区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