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有约,润物无声

2021-01-12 00:59刘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宇大卫讲故事

刘巍

班主任不仅要善于讲故事,还要善于听故事,用故事引领学生生命成长。第一次接手一年级时,毫无经验的我“一头雾水”。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摸索后,我设计了“多彩故事,书香有约”绘本阅读活动,开展了润物无声的育人工作。

1.用绘本找到师生共同语言

对于一年级班主任来说,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听不懂话”。究其原因,我们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学生自然听不懂,也不愿意接受。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以儿童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或许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我试着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倾听。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学生的兴趣点。在秋季运动会上,一些学生开始放飞自我,为了稳定秩序,我拿来一些绘本故事给学生读,他们边看边交流,十分认真,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小宇也安静下来。正巧,他在翻看《大卫,不可以》,书中调皮捣乱的大卫不就是小宇的影子吗?于是,我和他一起翻阅,边看边探讨大卫的做法,并把学校生活引入讨论:“小宇,大卫在学校也这么调皮,你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小宇有板有眼地讲了起来……后来,《大卫,不可以》便成了我们的共同语言,当他犯错时,我便借“大卫”来唤醒他的自我认识,教育工作变得简单又愉悦!自此以后,绘本故事便成为我走进学生内心、建立共同语言的重要载体。

2.建立阅读群,找到班级共同语言

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书香情境,用丰富而充实的阅读生活影响学生,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为了建立整个班级的“共同语言”,我创设了班级阅读群,设计了“多彩故事,书香有约”的阅读活动。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推荐“每日绘本”的阅读书目,提供相应的阅读建议,留出充分的阅读空间,最后再一起交流閱读所得。比如,疫情期间,我开展了“疫情防控我知道,绘本故事来报道”主题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了《病毒小子威利》《不洗手的战争》等十余本科普绘本。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知识。阅读后,他们还以绘画、手抄报、小视频等方式介绍病毒的相关知识,成为疫情防控的小宣传员。

3.结合生活讲故事,找到生命成长的“密码”

读故事,是体验别人生命的过程;讲故事,则是表达自我生命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表达中实现自我成长,是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为了发挥阅读的引领价值,我让学生在读故事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故事。比如,在推荐阅读《外婆变成了老娃娃》《奶奶来了》等绘本时,让学生联想自己的长辈,回忆温情的故事,以唤醒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感动。从反馈的阅读作品中,我读出了善良,读出了孝道。让学生结合生活讲故事的过程,是启发学生认识自我、自我深省的教育过程,也是获得生命成长的过程。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小宇大卫讲故事
大卫,不可以
听冬神讲故事
趣味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猜猜我是谁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