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2021-01-12 00:59齐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习题要素习作

齐艳

相对于单篇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更具整体性、高效性与组合性。用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提炼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本文以《搭船的鸟》一课为例,从纵横两方面寻找连接点,从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一是立足整体,明确单元目标。

《搭船的鸟》是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习作单元,围绕“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一主题收录了不同的文章。为了更加明确这一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我从语文要素和习作两个角度,对1-6年级共12本教材的相关要素进行了纵向梳理,发现本单元自成体系。教材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体会細致观察的好处,养成观察的习惯。

本单元虽然只有两篇精读课文,但目的又有不同。《搭船的鸟》虽为阅读课,却不能以讲解、理解课文内容为主,而是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特点,从而进一步学习习作方法。因此,在进行目标制定时,要区别于阅读教学任务。

二是聚焦要素,精准定位目标。

有了对单元的整体认识以后,接下来就是仔细研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不过,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几次调整。

最开始设定教学目标时,我结合课后习题,围绕语文要素,将其中一个教学目标重点设定为:抓文中关键语句,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但在试讲过程中发现,目标设计太过笼统,虽然涉及了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主体性体现不明显,教学过程也过于模式化,没有充分抓住课文特点,无法完成课后习题的相关要求。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调整为:细致观察,能用连续动词表达小动物的动作。这一次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指向单元特点,也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学习观察的方法;不仅如此,还对课堂教学活动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但是,第二次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不十分明确具体,因此,我结合学情调研,充分考虑学生习作的难点,整合单元语文要素与课文特点,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进行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通过几次教学目标的调整,从纵横两方面寻找单元整体的语文要素,仔细研读课后习题,综合考虑整体学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习题要素习作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