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几种常见地图的阅读方法与步骤

2021-01-12 01:01陈永渊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纬线经线参照物

陈永渊

摘要: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地理技能,但该学段学生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阅读地图的能力较为薄弱。本文结合几种常见的地图,分别分析它们的阅读方法与步骤,以此帮助初中生提升地图阅读能力。

关键字:地图阅读、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方法与步骤

一、经纬网地图的阅读

1、根据经线与纬线的定义、性状、长短、位置关系等性质,分清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

1.1在规则的网格状经纬网地图中,呈东西向分布的线为纬线;呈南北向分布的线为经线。

1.2在不规则网格状经纬网地图中,互相平行的线为纬线;不平行的线为经线。

1.3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互相平行、长度不等的圆圈和极点为纬线;从极点往外辐射的线为经线。

2、根据经度与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某地的经纬度位置。

2.1按照“经度往东增大的为东经,经度往西增大的为西经;纬度往北增大的为北纬,纬度往南增大的为南纬”的经纬度变化规律,确定图中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或者画出经纬度的起点—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和赤道(即0°纬线),再根据“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的原则,确定图中某地的经纬度位置。

2.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按照“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原则,在本初子午线附近画出地球自转的箭头,靠近箭头部分为东经,箭头尾部部分为西经,从而确定图中某地的经度位置;再按照“从北极点上空看到的纬线为北纬;从南极点上空看的纬线为南纬”的原则,确定图中某地的纬度位置。最后综合判断某地的经度与纬度位置。

3、在经纬网地图中判断方向

3.1根据需要,确定参照物与被参照物。

3.2在参照物上建立方向坐标。建立坐标时,南北方向要与图中纬线互相平行或重合;东西方向要与图中经线互相平行或重合。要注意的是,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经线靠近北极点的方向为正北方;经线靠近南极点的方向为正南方。在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需要在参照物上画出逆时针方向的地球自转箭头;在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中,需要画出顺时针方向的地球自转箭头,靠近箭头附近为东经;箭头尾部附近为西经。

3.3根据被参照物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判断方向。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1、计算图中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是不变的。

2、根据等高线“密陡疏缓”的原则,判断某地的坡度陡缓情况。

3、结合地表不同山体部位的地势变化特点,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某地所处的山体部位,尤其要注意山谷与山脊的判别:在同一竖直切面上,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地部位为山脊;在同一竖直切面上,中间低,两边高的山地部位为山谷。

4、根据不同地形的地势起伏状况和海拔范围,判断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三、“二分二至”示意图的阅读

1、在某一节气的示意图中找到或者画出赤道,观察赤道以北(或以南)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及在北极圈内(或南极圈内)是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再判断该节气的名称。

1.1若赤道以北昼长夜短,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则该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

1.2若赤道以北昼短夜长,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则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

1.3 若赤道以北任何区域昼夜等长,则该节气为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结合前后的节气再判断具体的节气名称。

1.4 观察夏至日与冬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及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情况,可以发现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完全相反,同一时间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也完全相反,因此,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2、观察从公转中心引出的箭头指向各节气的纬度位置,即可得出各节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四、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1、了解与不同月降水量范围與气温范围相对应的描述。

1.1 当月均温在0℃以下时,可以用“寒冷”描述;当月均温在0-20℃之间时,可以用“温和”描述;当月均温在20℃以上时,可以用“高温或炎热”描述。

1.2 当月降水量在50mm以下时,可以用“少雨或干燥”描述;当月降水量在50-100mm之间时,可以用“湿润”描述;当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时,可以用“多雨”描述。

2、由气温曲线的弯曲表现判断图表所示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

2.1 若气温曲线向上凸,7、8月份最热,则图表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2.2 若气温曲线向下凹,1、2月份最热,则图表所示区域在南半球。

3、根据气温曲线判断一年中月均温极端值出现的月份所处季节。

3.1 北半球1或2月气温最低,属冬季;7或8月气温最高,属夏季(或暖季)。

3.2 南半球1或2月气温最高,属夏季(或暖季);7或8月气温最低,属冬季。

4、根据气温曲线概括该地夏季(或暖季)以及冬季的气温特点,若夏季(或暖季)以及冬季的气温特点相同,则可以概括该地气温全年xx。

5、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归纳该地夏季(或暖季)以及冬季的降水特点,若夏季(或暖季)以及冬季的降水特点相同,则可以概括该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全年xx。

五、总结

地图的阅读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种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地理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并辅以一定的方法步骤,有序进行,才能较好的掌握该项技能。

参考文献:

[1]余凡.中学地理教学地图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测绘通报,2011,2:42-44.

猜你喜欢
纬线经线参照物
幸福不需要参照物
一寸缂丝一寸金
“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探源お
初中地理教学之“巧识经纬线”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机械运动”典例解析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
爱是爱的参照物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