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在不断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2021-01-13 02:52杨振威
国土绿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植树义务全民

◎ 杨振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首都绿化美化建设,连续8年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劳动。2013年4月2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讲话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不断创新,持续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向前发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2013年4月,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迅速制定印发了《首都古树名木认养管理暂行办法》和《首都市民购买碳汇履行植树义务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认养古树名木和购买碳汇的新形式履行植树义务。

2014年,首都绿化办进一步拓宽义务植树尽责途径,制定出台了《首都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试行)》,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方便市民履行植树义务,同时启动开展了“市花月季进社区”活动,调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花园进社区、绿植进院落、园艺进家庭“三进”活动,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身边增绿添彩的需求,为义务植树尽责探索出更受群众喜爱欢迎的好形式。

2015年,首都绿化办进一步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向社会公布了林木抚育和认建认养接待点,方便市民就近就地履行植树义务。

绿色尽染奥林匹克中心公园 王帆摄

2016年,首都绿化办将村庄“五边”绿化地块作为义务植树的主战场,充分利用农村沟路河渠村边角空地挖潜增绿,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这几年,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创新的步伐不断,年年有新亮点、新变化。

2017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参加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同时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人民群众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国土绿化。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再一次被总书记提上议事日程。

2017年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上海组织召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座谈会,“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开始浮出水面。

上海会议后,首都绿化办紧抓机遇,按照首都绿化办主任邓乃平关于“义务植树形式创新要抓实,今年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典型示范工作”的批示要求,紧急谋划,研究安排相关工作,将探索启动实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写入首都绿化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全会报告,同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写入2017年首绿办1号文。2017年2月23日,首都绿化办向全绿办上报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请示》。3月6日,首都绿化办印发了《关于设立市级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基地》的通知,在全市东、南、西、北4个区位分别选择国有林场试点设立尽责基地,引领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参加抚育劳动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逐步实现首都义务植树的“法治化、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科学化”。 5月25日,首都绿化办会同中直机关绿化办、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办联合发文,在首都地区开展了固定责任区和基地调研工作。全国绿化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于6月13日印发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为创新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9月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行文批复北京等4省(区、市)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由此驶入快车道。

紧抓机遇,给义务植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获批试点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时任市委副书记景俊海批示强调,这是很好的创新,要利用好、管控好,务实推进,务求实效。按照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首都绿化办成立了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首都地区迅速推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

一是制定并印发了《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运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建设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形成一套有效运行管理机制三项阶段性试点任务。二是加强研究论证,在房山区张坊镇建成全国首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17年8月5日,首都绿化办主任邓乃平召开专题会,听取(房山)基地规划设计汇报,要求在围绕恢复一片生态林地上下功夫,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全绿办和首都绿化办的领导同志多次到基地调研指导,房山区绿化办扎实推进,其他区绿化办鼎力支持,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房山)基地于2017年底初具雏形。三是建设一网、一系统、一公众号、一捐资通道4个网络平台,为义务植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互联网+”平台同步推进,当年开通并运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次年建成并开通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公众号,义务植树尽责管理系统、网络捐资平台,设计并推广发放电子尽责证书,利用互联网把实体植树与网络尽责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两手抓的目标。四是复制推广房山基地成果,研究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市级、区级、街乡级、社村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五级基地体系建设构想,印发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建成区级基地20个以上”的目标,为八类尽责形式在首都落地实施创造硬件支撑。五是将全绿办八类尽责形式,按照首都绿化办主要领导“要有首都特点,要创新”的要求,细化为37种直接具体形式。

延庆蔡家河平原造林工程 何建勇摄

通过3年多的实践,首都绿化办对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有了新的定位和认识——它是新时期首都义务植树工作高质量发展规范尽责、实时统计、证书发放、宣传发动、公募资金的重要平台和举措。

推进基地建设,尽责形式丰富多样

一是五级基地体系框架基本成型。2018年9月18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首都绿化办以“基地+互联网”的形式,将市级基地中两个工作突出的基地共青林场、八达岭林场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基地。 2019年6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授予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的决定》(全绿办〔2019〕14号),授予北京市共青林场、八达岭林场等26个单位为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目前,北京市建成两个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成3个市级基地,建成12处区级基地,在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建成了第一个街乡级基地,将双秀公园打造成全市首个社村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到2020年底,北京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将达到25处。首都绿化办正在努力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域普及开展,争取今明两年实现“区区有基地,市域全覆盖”的目标,真正实现“网上预约尽责,线下组织实施,网上登记发证”的功能,让“线下尽责、网上留痕”成为新常态,不断提升首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二是创建了“春植、夏认、秋抚、冬防”四季尽责的北京品牌,变一季造林为全年尽责。

2020年4月16日,北京市首个街乡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基地在太阳宫地区太阳宫公园建设启动仪式

通州运河 何建勇摄

颐和园春色满园 顾彩华摄

三是在开展好常规性、季节性活动的同时,紧紧抓住重要节点,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人,凝聚人,不断把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向高潮。如,每年4月第一个休息日的首都义务植树日活动,一直在社会上产生着良好的反响。近年来,首都绿化办结合国庆节,陆续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新颖的献礼活动,2019年建国70周年,在八达岭林场以白皮松为骨架,栽植树木构成“70”,大地造景,营造纪念林;依托名人效应,经常组织一些明星粉丝植树活动,提高活动影响力和社会效果。四是捐资尽责扎实开展取得良好成效。3年来,首都绿化办加强网络安全和项目包装硬核管理,依托体系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发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公众号的功能,大力宣传“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方便群众预约尽责、以资尽责;重点包装好房山基地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尤其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市民网络尽责的强烈需求,首都绿化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义务植树,于3月16日便下发了工作通知,要求各区各单位在坚持科学防控、从严防控、精准防控、依法防控,继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的基础上,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好春季义务植树工作,不断创新“线上”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积极推广和开展好认建认养、捐资捐物等以资尽责活动,策划上线“云造林”“E栽植”“码植树”义务植树项目,确保防疫尽责“两不误、两相宜”。在春季疫情形势严峻、公民尽责高峰即将来临的时刻,首都绿化办联合多方力量确保网络以资尽责、“云认养”等线上尽责途径畅通;及时组织召开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络技术工作会,不断优化升级平台功能和作用,为网络尽责创造条件,保驾护航。在中直、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办的组织推动下,中央编办、国务院参事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在京单位和市属单位,积极为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捐资,目前共募集资金130多万元。近期,首都绿化办将这些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和规划设计,对(房山)基地项目进行改造提升,为争创国家级基地,为尽责公民提供更优质服务,加速推进为当地村民建成一处休闲好去处工程。挖坑栽树,种花种草,铺设步道,美好蓝图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一个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并冠名的基地,正在朝着最高标准、最高目标靠近。

古典北京 博湘摄

努力做好服务,加强交流示范推广

结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首都绿化办每年召开座谈会交流体会,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协调安排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基地开通网络平台、发放尽责证书权限、运行公众号等建设,组织服务接待培训。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推进方面,首都绿化办“既管事,又放权”,为基地开展全年化、常态化尽责服务松绑解困,不断创造宽松自主的环境。各区建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积极性和热情普遍高涨。基地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年无淡季、不断档,切实做到全年防疫和义务植树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3年来,首都绿化办先后接待了西安、太原、重庆、新疆、内蒙古兴安盟等多省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考察团。宁夏银川、安徽马鞍山、陕西绿委办、山东济南和青岛等多省市来电来函咨询,首都绿化办积极赠送资料。

3年来,全国政协、全国绿委办等部门领导多次到北京市专题就义务植树创新工作进行调研,《人民日报》《绿化简报》《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多次给予报道。2020年5月12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向共青林场基地专门赠送了锦旗,感谢林场在义务植树接待中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可以说,3年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认可,为全民义务植树增了光,添了彩,为全国全面普及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也真正实现了尽责基地建设体系化、尽责形式丰富多元化、尽责形式科学均衡化、公民履行义务便利化、开展活动实现常态化、网上留痕做到凭证化、工作推进全面普及化的“七化”目标。

总结经验,努力推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高质量发展

未来“十四五”期间,首都绿化办将在认真总结梳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3年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推动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计划引入社会力量、专业公司,精心组织策划,推出更多有吸引力、能够迅速落地见效的网络参与项目,发动群众捐资捐物履行植树义务、支持国土绿化,向社会公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榜,把“春造、夏认、秋抚、冬防”的北京品牌发扬光大。适时有重点、有节奏地加大对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宣传报道,引导更多单位和公民参与活动,不断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二是进一步拓展网络平台功能。整合现有政策、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作用,将信息平台重心由桌面端转向移动端,逐步完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的宣传发动、科普咨询、网络预约、日常管理和实时发证等功能,使其真正成为首都义务植树工作的宣传、科普和管理平台,让群众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国土绿化。同时,打通线上捐赠和线下参与渠道,按照市、区级项目分类运作模式,市级层面拟定线下活动资源“菜单”,各区根据本区募款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点单”,规范有效使用网络众筹资金。

三是继续完善基地体系建设。狠抓一批社区、村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与首都绿化办推广的部分园艺驿站和村头公园相融合,逐步补齐五级基地体系的短板,方便老百姓就近尽责、就地尽责、身边尽责。

四是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网络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绿化办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基地的建设运行管理。同时,建立基地动态调整机制,对有条件、有能力、群众满意的基地,逐步晋升到更高级别;对服务保障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基地,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或降级管理。

70年栉风沐雨,40载义务植树。明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40年前,从邓小平同志在北京玉泉山种下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第一棵树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年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永远记住全民义务植树倡导者邓小平同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的嘱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指示,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延庆四海新农村

猜你喜欢
植树义务全民
全民·爱·阅读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植树鸟的来信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