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临床药学学科建设,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1-01-13 00:44吴颖
上海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卫健委专科药师

吴颖

有文章这样描述临床药师工作:“正是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医师开出合理处方上起到重要作用;他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如何对具体的患者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合理、适量的药物,并且考虑到治疗价格的因素。同时他还能帮助患者知道怎样、何时、为什么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品;他受过高级培训,成为了药品方面的专家;他有很好的机会掌握此领域的最新知识及发展动态;他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位知识丰富的顾问;他能够在防止药物错用、滥用和不合理处方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和决策中的价值。

近百年来,随着化学合成和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制药工业突飞猛进,各类创新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但临床用药相关问题随之而来,有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临床治疗失误中由于用药错误所占比重为10%~25%,在我国约为20%。由于用药错误所致的患者不良反应、住院日延长、致伤致残时有发生,给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减少临床用药错误迫在眉睫,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将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首先建立了“临床药学”这一新兴学科,将过去传统的药学教育重点由“药”转向“人”。医院药学工作者除了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要到临床去,参与医师用药,协助临床选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我国20世纪60年代医院药学工作者就提出应重视临床药学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临床药学学科和临床药师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自2006年起我国开展临床药师师资和学员培训基地建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临床药师在临床上开展合理用药工作;2010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将临床药学纳入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中,标志着我国临床药学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几年来,医院药学工作者们全面开展了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内容的各具特色的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药物信息资料咨询、结合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培养临床药学人才等,充分显示了临床药学在避免不合理用药和防止滥用药物所造成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近几年来,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方针的引领下,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上海市卫健委自2016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省级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在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临床药师等多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工作取得新进展,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众对药品使用的科学认识逐步增强。

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暨合理用药药学服务系列宣传”项目,邀请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就临床药学技术进展、个体化药物治疗指导应用、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临床药学学科建设新思路等时代热点话题,进行深度交流。

无论是医学技术创新、临床诊疗能力提高,还是人才培养、医疗安全,学科建设都是其重要的载体和基石。医院学科建设首先要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和学科战略,要适应群众医疗新需求,聚焦学科方向,建立临床药学学科特色优势。

随着社会对用药安全的重视,传统的药品保障供应型的医院药学已经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药师能够参与临床治疗,参与用药决策,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如同在弦之箭,不得不发。

2016年,上海卫健委颁布《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要求(试行)》的通知,正式启动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8年,上海卫健委继续推出《上海市区属医疗机构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要求(试行)》的通知,在市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上海市区属医疗机构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建设。两份文件的发布,旨在通过几年的建设时间,实现提升上海市临床药学专科综合实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个体化治疗指导应用、形成专业特色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扩大专科辐射能力等目标。

上海卫健委药政管理处相关負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并加强了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上海在这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通过开展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将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凸显引领辐射作用。

自开展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以来,到目前为止,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三批共10家综合性医院、5家专科医院和12家区属中心医院全部顺利完成建设任务,获得“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称谓;另有10家区属中心医院2021年底可望验收、授牌。各项目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投入了相应专项配套资金,并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了积极的支持。作为服务于临床医学科室并同时也直接服务患者的医院重要业务科室,通过三年建设,各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学科在特色药学服务、临床药学教学与科研、临床药学的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高,并形成鲜明的专科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临床药学专科综合实力和整体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通过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内容之一的“推广运用信息化实现处方前置审核”探索,变“事后干预”为“事前提示、事中预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方审核规则数据库”,实现处方在收费前进行自动审核和审方药师复核,以及进行干预和拦截,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此项建设成果目前已在全市二、三级医院全面推广。同时,已有十多家区域中心医院在探索建立信息化支撑下的区域处方审核中心,直接为辖区内的社区中心等提供专业的处方审核服务。

通过建设项目内容之一的“开设药学门诊”,有机结合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探索解决多种药物、多个疾病同时存在下的联合、复杂用药问题,形成药物重整和用药指导的规范标准,积极推动药学服务转型发展。包括药学门诊、多学科联合药师门诊和特定专科药学门诊,重点帮助患者实现药物治疗自我管理,以及对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提供释疑及处理建议服务。部分医院还结合药学结对帮扶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设药学咨询门诊。目前,全市已有119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其中社区医疗中心有23家。

通过建设项目内容之一的“药学人才队伍建设”,借助本市开展的临床药师能力提升项目,积极选送及培养青年骨干药师。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多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72位药师获得上海市“优秀临床药师”称号,17位药师获得“全国优秀临床药师”称号,83位药师获得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称号。27家医院的临床药师数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服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一线,与医师并肩作战,探索建立临床药师工作站,积极参与药学查房、药学会诊、用药病例讨论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等工作。并开展医嘱审核、药物浓度监测、药物基因学组检测等工作,配合临床医师,不断提高个体化、精准化药物治疗水平。

2021年3月1日,国家卫健委《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历经半年的讨论,正式实施。《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临床药师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作为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家组组长,刘皋林教授告诉记者,他认为做好临床药学工作,提高用药质量,对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治疗费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卫健委发起这个项目让上海的临床药学学科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这个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将带动上海乃至全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他也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很多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心脏病患者同时也可能患有糖尿病,联合用药机会与用药种类增多,这就导致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大。专科医生由于受到药学相关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用药方面不能顾及全部,所以临床药师此时便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过程,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药学服务以及科研能力提升是学科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重视的不断加强,以及慢性病患者在社区比较集中的客观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也迫在眉睫。未来上海市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工作还将进一步聚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文件也正在制定和完善中。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任重道远,但大有可期!

猜你喜欢
卫健委专科药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渭南市卫健委督查 合阳县健康学校建设情况
国家卫健委:要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隔离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卫健委印发近视预防新版指引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