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菊瓣壶》的壶形特色及艺术特征

2021-01-14 18:11顾新泽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筋纹器型紫砂

顾新泽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1、前言

紫砂壶从宋代开始逐渐发展,在近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茶壶不仅是用来泡茶的,它是集合陶文化、茶文化共同发展而成的,在陶艺家手中成为精美的器具。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艺术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巨匠大师的努力,才会有丰富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装饰性。

2、《菊瓣壶》的壶形特色及艺术特征

众所周知,紫砂器型一直都有三大巨头,分别是光器、花器、筋纹器,它们可以说是交相辉映,各自绽放着各自的辉煌。在这三大器型中,最讲究对称、严谨的,一定是筋纹器了。

筋纹器,一直都是紫砂器型中非常抢眼的一款器型,它能把自然界中的花瓣、瓜果等造型分成很多等份,线条生动流畅,分布在壶型当中。通过艺人相当精妙的计算之后,整合为一套具有整体结构的筋纹器型,“纹理清晰、深浅自如”。

筋纹器在视觉美感上,不像其他的器型,你可以欣赏到它的脉络张力,还有线面的转折过渡,它的整体可以说是凹凸有致,委婉曲折,很有规律,也很有代表性。有一些器型,甚至要求筋纹口盖与壶身也必须要严密通转,气韵连贯。

从古时到如今,从明朝时大彬开始,一直到当代的顾景舟,历史上著名的紫砂大师一直都十分钟爱制作筋纹器。《菊瓣壶》在筋纹器器型中,造型丰富,优雅活泼,是筋纹器型中的标杆之作。

《菊瓣壶》的造型非常端庄,壶钮、壶身的纹理可以说相当严密精确,壶嘴秀气,从壶腹延伸而出,姿态优雅,壶身各部位比例恰当,筋纹如出一辙。小煤窑朱泥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在光影照射下,它的起伏律动更加具有艺术生命。

《菊瓣壶》壶体形态饱满,壶身气势十足。壶盖高高隆起,与壶身形成缓急对比,壶肩的线条微微内收,与壶腹的饱满形成一种气势对比,具有强烈的节奏美感。整体器型可以说是相当精妙,筋纹处处协调,韵律有致。陶渊明把菊花当做知己朋友,用菊瓣壶来作为喝茶的器具,对于修养身心,怡情养性,非常重要。

紫砂壶不止是在作品外形上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用文化来融合艺术特点,壶型反应了人们的追求和价值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加上制壶的技艺特点,使得《菊瓣壶》在传统形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作品更具韵味,整体特点更加鲜明。用优质的泥料制作,作品的整体色泽更加让人倾心,愉悦心情。作品的整体形态,符合中国人大方得体的艺术审美,适合壶友把玩,在作品制作上,在局部处理上,要用严谨的壶艺风格使得壶身各部位都能融合为一体。制作好一件作品的主要程序是不能少的,一定要打下扎实的基础,不要把传统的程式技法认为是守旧,要从艺者用心体悟,也要了解广大壶艺爱好者的喜好,迎合时宜。

在诗人眼中,紫砂泥与金玉同名,紫砂作品的质朴温润就像古时候的君子,君子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潇洒自在,让人羡慕的生活理念,不畏强权,不贪小怕事,也许这就是达官显贵和黎明百姓热爱紫砂的原因吧。优秀的紫砂作品,总是寄寓创作者的文化情思,《菊瓣壶》有菊的清雅,清丽无双,用手触摸,定能感受到其中的文人情思。以一件好器,喝一杯好茶,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陶都宜兴,因为紫砂茶具的盛名,使得它美名远扬。艺术发展的过程,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壮大,从而使得器型变化丰富,器型豪迈,令人精神振奋。在艺术发展中,也只有不断兼容其它思想,借鉴别家文化,取长补短,才能使得器型更加具备韵味。用谦虚的态度学习技艺,在进取中坚守信念,感悟人生,在壶型中融入自身艺术素养。

艺术的传承和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紫砂从传统器具发展而来,到如今越来越具有观赏价值,这些进步都离不开有识之士的努力。紫砂在创作时,要坚守与时俱进的理念,在传统创作时也不忘初心,融入情感,展现出作品风采,成就文化经典。

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于紫砂陶土的尊重,都来自于内心的真诚,情感也必须都渗入到创作之中。在吸收各门类知识后,从泥料选择到手工成型,工具使用这些,都需要给予作品艺术生命。紫砂工艺在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之后,如今依旧如日中天,都得益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尤其是紫砂的语言,本身阐述出来的哲理性,对于艺人的素养、品德的要求,都不能让我们忽视传统技艺上的传承。

紫砂这门艺术的发展,是在社会变迁与发展中不断融合,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它的制作技巧也早就成为非遗文化传承。技艺在通过传承时留下,时代的文化缩影就会长存下来,紫砂艺术品,吸收了众多的文化元素,在形式内涵上具有深刻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宜兴紫砂陶文化的认识也在加深,对于精神品味的追求就会更高。传统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创新艺术是艺术发展到后来的生命,让紫砂艺术之花灿烂开放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紫砂人的使命,是我们不忘初心的要求所在。

3、总结

紫砂壶作为实用的茶道器具,它的儒雅气息蕴含了深厚的人文之道,这是紫砂的文化传统。从明代中晚期开始,紫砂就名家辈出,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与文人艺术相互结合,将紫砂艺术推向巅峰状态。因此,作为后辈,我们除了要在制作技艺方面有好的传承,汲取传统的艺术养分,也需要在思想境界上提升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使创作的作品从造型到内涵都具备统一性,得到完美提升。

猜你喜欢
筋纹器型紫砂
筋纹佳构赋祥瑞
无相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刘少白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紫砂茶壶筋纹器形探讨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