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1-01-14 03:49黄永琳曹婉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9期
关键词:村民建设文化

黄永琳 曹婉蓉

一、前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021 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持续发力的重要节点。要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定不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也对乡村文化建设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各族人民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不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也为激发乡村文化自觉提供价值引导、更是为提升文化软实力铺设道路。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20 字总要求其中就包括了“乡风文明”,在保证乡民物质脱贫的同时也要保证精神文化脱贫,而发展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切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乡村文化建设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重要而紧迫的任务[3],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为乡村社会输送丰厚的精神财富,也保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实施。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激发文化自觉提供价值支持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内生于村民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凝聚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的群体智慧,为乡村民众建立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具有整合村民和村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并有效地指导着村民的生存实践。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自身的传承、演化和发展融合,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还能够提高广大乡村民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有利于启发农民主体性意识和文化自觉,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因此,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但可以有效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塑造风朗气清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

(三)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项衡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彰显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证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影响着我国话语权的把握,也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站位。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底蕴,摒弃其落后不合理的内容,弘扬传统乡村美德,自然成为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三、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城市从而聚集了社会绝大部分的文化资源和人口资源,构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因而,乡村的衰败不只是经济层面的,文化层面也日益呈现衰落之势:乡村民众主体性缺失、乡村文化“失语”、公共文化空间狭窄等问题日渐凸显,这些是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村民的主体性有待提升

当前乡村村民普遍缺乏主体性意识。村民本应该是乡村的主人,应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人翁”意识。而近年来,城市发展思维和异质文化大量地涌入乡村社会,导致传统乡村的礼俗秩序日渐衰落,带来了比经济追求更为剧烈的价值冲突,造成人们认知混乱,村民面对乡村文化内容流失、乡村文化形式单薄等问题做不到自觉反思和主动维护。现如今,网络直播、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模式为乡村特色走向大众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这本来是好的一面,但是村民们拿着手机蹲守所谓的乡村网红,借此靠直播打赏获取经济效益,这一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引起网民深度探讨,但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法,由此反映出了部分乡村民众价值导向缺失的问题。因此做好乡村民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政策宣传,强化村民的公民意识,帮助村民们认识到个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感和重要性。

青年主体流失,乡村人口构成“两极化”。青年劳动力向城市持续输入造成了留守群体这一普遍现象,留守人口以老龄人群和学龄儿童占多数。家庭内部,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虽然改善了生活条件,却也往往造成了留守人群孤独、抑郁、空虚等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空间“虚无化”。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双亲角色的缺失,也容易衍生出儿童不服管教、信仰缺失、性格孤僻等方面的问题;家庭外部,青年人群往往是乡村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却也是乡村氛围缺乏活力和创造力的主要原因,家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都需要青年力量的注入。

乡村女性主体参与文化治理意识薄弱。根据上文分析总结,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一定程度造成了“农民以女性为主、农业离不开女性、乡村由女性支撑”的状况[5],乡村女性成为了乡村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当前我国不少乡村地区还存在“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落后思维,认为女性的主要工作就是操劳家务,抚育后代,保证家庭成员温饱等等。城乡二元对立和性别化劳动分工的双重结构压力,压抑着农村妇女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事务的欲望和诉求,也束缚着她们潜能的全面发展[6]。乡村女性能否积极参与基层文化治理,担任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人员,主动参与文化生活,发挥妇女强项组织文艺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应有之义。

(二)乡村文化的“失语”

乡村文化逐渐衰落,地方乡村文化难以妥善保护与有效传承。诸多自然村庄、传统建筑、风俗方言等民间文化载体,都是承载着乡村记忆的文化地标,但也存在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拆除的问题。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地标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然而不在保护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因为责权主体不清晰,再加上基层力量有限,对此类文化遗产保护也就被列为“待办事项”。保护主体失责和保护条例有待完善是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亡危机的重要原因。

乡村文化日渐“异化”。由于外部文化冲击,乡土文化竞争力不足,市场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冲击,乡村人际关系物质化,人际交往目的化,维系乡土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逐渐失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的精神风貌。一些村民对家庭责任、社会公德漠视,忽视与家人的情感交流,导致有悖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乡村社会所衍生出的传统美德却被乡村主体不断削弱,不利于树立社会主义家风文明,也不利于推进乡村家庭文明建设。

(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较狭窄

从国家统计局2017 年底发布的《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进行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2016 年末,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6]。数据表明,基础文化设施的普及率整体偏低,同时据调查显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有90%的村民未接触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接近80%的民众未参与过相关文化活动。乡村文化建设急需切实关注乡民真正文化需求,为乡村民众提供宽广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一应俱全的文化服务。

四、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乡村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塑造村民主体性思维

一是要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工作要在农村干部和农村家庭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乡村基层组织。发展和壮大乡村党组织,不断完善乡村基层组织的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干部队伍的领导力量,切实做到爱岗敬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为群众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不仅要引导村民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鼓励村民多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政策,真正做到用理论浸润村民的心灵,坚定村民们的政治立场。

二是提高文化认知,增强村民的自主性。首先,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要以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为重要基础。村民是做好本地文化宣传工作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使其对自身的文化资源具有自豪感与成就感,在加快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正向的文化认知。其次,要根据乡民的生活习惯和接受度,善于运用大众媒介、文艺作品及文化活动,教化群众,熏陶群众,使乡村文化宣传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内化为乡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最后,要广泛发动乡村民众参与文化生活。不仅要发动乡村妇女群体积极参与政治与文化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文化价值引导,还要重视老年群体的文娱生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文化生活包围妇幼老少,逐步全面提升村民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整合文化力量,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一是传承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发扬乡村文明。第一,保护实体文化资源,具有地方风格、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还要加大对村镇、村寨、建筑群、革命遗址、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力度。第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间曲艺、传统仪式、民族服饰、地方语言都是乡土风情的构成要素,文化主管部门和乡村基层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调研和整合工作,通过深入考察各村情况,在注重系统化和差异化的基础上规划保护措施,把有效的保护传承与适度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发展乡村教育建设,引导未成年人成长。教育具有传承文化、传递文化的功能,乡村教育自然是激发本地青少年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当下,虽然政府对乡村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当下青少年对家乡感情淡化,“走出大山”、“在城市闯荡”、“乡村就是落后”等价值观念往往是产生于乡村教学过程中,从而忽视了本地文化的宣扬。因此,整合文化力量,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乡村少年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解构、对乡村优秀价值观的漠视,适当开发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小培养乡村文化自尊与乡土自觉[8],倡导青少年为保护和宣传本地资源贡献力量,摆脱乡村文化“无人继承”“无人可传”的现实问题。

(三)发展文化产业,帮助乡村文化“走出去”

开发乡村旅游业,文旅协同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注重乡村文化要素的挖掘与运用,整合乡村经济体系,在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乡村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基于地方性文化,针对游客需求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我国乡村旅游在20 世纪90 年代逐渐走向休闲化,时至今日已成为城市居民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首选方式,因此乡村旅游业可以适度结合乡村文化资源的独到魅力,针对文旅资源营造氛围感,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建筑、舞美、灯光技术,提升本地文旅项目的辨识度,为游客提供区别于都市生活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就一定不能忽视乡村生态环境,只有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乡村文旅产业才能不断焕发内生动力,从而达到乡村与自然共生、共建、共融。

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适当利用官方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工作。2016 年,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建立良好的网络生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积极发挥网络在引导舆论、反映民意上的作用[9]。因此既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传播快、范围广的优势,打造乡村公共网络空间,尝试建立以村民为基本单位的微信群,有效构建村落与村落之间、村干部与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文化治理联络网,有序运营本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制作并发布的内容要兼具独特性、地方性、文娱性,从而为当地文化宣传打好“广告”。

善于挖掘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打造文化品牌。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特色文化宣传道路。比如四川省理塘县,2020 年11 月理塘小伙丁真凭借其独特的气质在网络上掀起浪潮,当地国企抓住时机,当即聘用丁真为旅游宣传大使,讲述家乡故事,吸引国内游客,并且帮助丁真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各地官微也借助丁真的热度,邀请丁真去做客,从而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网络文化宣传短剧”。理塘县作为2020 年2 月份才摘掉“贫困”帽子的贫困县,当地不仅能够适时抓住“丁真效应”这一时机,塑造当地文化符号,也帮助丁真不被互联网的“流量之风”带偏,真正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当地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村民建设文化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