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2021-01-14 04:16
黑龙江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实验过程

关 宏

(西安欧亚学院,西安 710061)

基于互联网基础所建立起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更为开放的平台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技术优势

1.1 更利于学习过程的直观探索

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媒介中大都是将间接性的知识经验作为主要的操作过程。而在虚拟仿真实践平台中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最为真实的学习效果。

1.2 学习过程更具有趣味性

学习的本质是以学生作为整个探索过程中的最终主体,学生能够积极解决问题才是决定学习成果的关键性因素。相较于传统的学习过程而言,虚拟仿真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虚拟仿真实践通过对情境式环境的设计与营造,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视觉上的真实体验,还能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实验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趣味性与艺术感。在虚拟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双向尝试过程中将不同的学习结果反馈给其他学生,实现了自由的学习过程探索。

1.3 能够全面反馈操作结果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以学习的最终结果为主,还更加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定反馈,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结果的反馈,还能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及时性的操作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续操作步骤进行思考与权衡。虚拟实践教学中心可以完整保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记录,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1.4 实现低成本的反复性学习

很多学习过程都会随着教学内容而出现反复学习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对于反复性的学习过程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则具有更多优势,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学习成本,能够让学生在重新学习的探索过程中获得对相关细节的不同认知,并审视之前的学习结果。

2 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建设路径

很多本科高校都在结合自身学科基础的教学前提下开设了针对不同学生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大大提升了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接近于真实过程的学习体验,不断通过感性思维对学习内容进行加深理解与持续强化。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路径体现在随时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碎片式的学习实践。这一方式直接打破了传统教学实践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更自由的进行学习与探索。

在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构建过程中,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最接近于现实的学习环境,并设定相应的学习过程目标,而非结果目标,让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依据平台所给出的反馈结果或提示信息来不断掌握实践要点,反思自身的理论总结体系。学生可通过平台提出疑问与建议,不断调整学习行为及实践思维模式,完善学习成果。

3 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措施

3.1 校网及教学的信息化管理

在校网及教学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通过问卷调查对实验前的辅助实验、实验过程指导、实验问答、实验结果、实验系统的评价、实验设计的学习效果、反馈信息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随后以图形、图表等方式直观展示出统计分析结果。为完善虚拟实验平台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本科高校中的校网及教学管理方式进行配套性的辅助建设,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导向对校网的网站模块、网站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及优化。在现实教学中,也要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信息化表现形式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逐渐缩短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与现实教学之间的差异。

3.2 强化信息化设备

在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下,部分设备应用和专业化管理方法的安全性逐渐偏离,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环境,不能对教育科研等条款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本科高校不仅要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性管理,还要综合考虑信息交换效率,可安装支持虚拟现实领域高水平研究的实验装置和软件系统。

3.3 完善管理体系

为完善管理体系,应制定《中心员工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租赁及损耗补偿控制阀制度》。要逐渐完善以全过程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不断规范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前中后期教学工作、学生信息化管理整合流程、教学目标制定过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包括具体的实践操作方式、实践流程、实践时间、注意事项、过后总结,避免学生因虚拟而产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大打折扣的现象。

4 结语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作为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与技能培训的基本要求,还能促进信息化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信息化实验过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