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阅读困境的成因与对策

2021-01-14 21:06钟晓玫王春梅岳景艳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书屋农家儿童

钟晓玫,王春梅,岳景艳,何 华

(1.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 农村阅读困境成因

1.1 对阅读存在“高”认知 “低”行动表象

全民阅读开展20年,但农村看书的人少却一直是个难解的课题。阅读本质是深层文化心理的建构过程,有效阅读需求的形成不仅要对阅读有充分的认知,还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如识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阅读兴趣等,缺一不可。识读能力、理解能力是进行阅读的基本条件,缺乏一定的识读能力就无法阅读,无法通过文字对读物进行吸收、鉴赏以致于领悟,更无法体验阅读之美。

国家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有效解决农民阅读率低的问题,加大了对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投放力度,于2007 年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累计投入180 多亿元,到2012年底,“农家书屋”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农村看书的人还是少,多年来国家对农村阅读服务的大量投入和辛勤努力收效甚微。走访调研发现,农民主观阅读需求不足是造成阅读率低下的主要成因。对阅读认知方面,绝大多数人还是认同阅读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用,如阅读能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修养、培养能力”等,但实际却鲜有阅读的人,出现“高”认知 “低”行动表象。

1.2 农村居民阅读内在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1.2.1 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

目前,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还有一些人未完成相应的学业,呈半文盲状态。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如遇见不认识的字及理解能力有限,都会对阅读产生较差体验,这些体验妨碍和影响了他们对阅读的感知,有些农民还产生了看书很累、活受罪、不如干活轻松的感觉,有的干脆就想不起来看书。

1.2.2 农村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听广播、看电视、刷视频、打游戏,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多。此外,唱歌、跳舞等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也让他们应接不暇,与阅读相比,大多数村民更喜欢这些即省脑又愉悦的文化娱乐活动。

1.2.3 缺乏阅读的动力和目标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阅读有用或很重要,但阅读毕竟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与农民当前的实际收入并不能产生直接的关联,因此缺乏有效的阅读动力。一些村民认为自己年龄大了,没必要阅读。一些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也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低,不是看书的料,与其静下心来阅读,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挣钱上实惠。大多数成年人自己不想阅读,但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要多读书,有文化。

2 推动农村阅读的措施

2.1 以儿童阅读为突破口,带动农村阅读

农村不阅读的人占大多数,这种环境和氛围,群体之间相互趋同,相互影响,使他们想不起来看书。人们阅读需求的内在贫困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开展农村阅读推广服务,必须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阅读状况,不可好高骛远。在阅读需求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努力挖掘和准确抓住真实、有效的阅读需求(如希望孩子阅读),设计和制定针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计划,以儿童阅读作为突破口,逐步扩展延伸服务,从而带动更多村民参与阅读,让其在各种形式阅读活动中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走进阅读,逐步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阅读特别是儿童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如英国开展的“阅读起步”计划,新加坡的“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一些国家还专门针对儿童阅读制定了立法,如1998年美国的《卓越阅读法》、2020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日本200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等。我国2016 年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也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的策略,体现了我国对少年儿童阅读的高度重视。

从儿童身心成长的角度来看,婴幼儿阶段正是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部分学者通过对比实验或实证研究发现,早期阅读对婴幼儿认知及情感发育等方面都会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国外学者皮亚杰从心理学视角阐述了2-7 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符号能力增强、口头语言逐渐向书面语言转变阶段,是早期阅读实施的最佳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 44% 的天才男童和 46% 的天才女童是在 5 岁以前开始阅读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1年发布的题为《世界儿童状况》报告称,“语言能力的形成在生命的头四年到头八年之间最为关键”,一旦错过了就难以弥补,正如《学记》所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儿童时期也是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较强,如果这一时期近早接触阅读,充分体验读书的快乐,那么便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从小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将有助于伴随其一生。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承载着建设祖国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所以,开展农村阅读题推广工作应该抓住儿童阅读的关键期,以儿童阅读为突破口,带动家庭阅读,从而带动农村阅读。

2.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部门在农村阅读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应将提升农民素养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以提升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促进基层干部认真、踏实地做好农村阅读工作。要想实现村民阅读行为的持续化,主动的、持续的、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可或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需要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基本的、持续的资金保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协调各方资源,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农村阅读推广活动,才能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农村阅读活动提供支持,才能更好地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阅读推广活动。

2.3 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幼儿园、学校农村基层文化机构的主体作用

2.3.1 书屋管理员应成为农村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力军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大力倡导阅读。国家累计投入180 多亿元的农家书屋,在开展农村阅读以及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其有的几乎成了摆设。究其原因,书屋的定位以及书屋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素养限制了农家书屋作用的发挥。目前,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为农民自我管理,且大多数为兼职,只要能借还图书就行。无工资报酬,这种薪资报酬与定位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作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阅读中心的农家书屋应主动作为,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吸引人们走进书屋,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对阅读有愉悦的体验和新的收获与感悟,通过不断反复的体验-认知-感悟,使人们渐渐喜欢并热爱阅读从而激发其想阅读的内生动力,由此对书屋管理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爱心、热爱读书,还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所以要改变农家书屋管理员无薪或低薪的局面,需要给这个岗位合理的薪资待遇,面向社会招聘,将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阅读推广队伍中,宣传和引领农村阅读,在提升人们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其基层的主体作用。

2.3.2 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为婴幼儿早期阅读提供支持。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早期阅读意识或不知怎样引导孩子阅读。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为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开展有关儿童阅读理念与方法技能的培训,以提升监护人对儿童早期阅读的认知与重视程度。通过推荐优秀读物,帮助制定家庭阅读大纲,提供亲子阅读指导,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共同阅读,为婴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提供支持。

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少儿阅读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举办知识讲座,推荐新书、举办故事会、经典诵读比赛、专题展览等方式,鼓励、引领少年儿童年阅读,让阅读时刻陪伴在身边,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把农家书屋打造成成年人阅读场所和文化娱乐中心。我国倡导全民阅读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无论是纸质阅读、数字阅读,还是观看多媒体影视,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对于文化程度较低、阅读困难的人群,可以帮助其利用“听书”这一方式。“听书”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阅读吃力的人群也能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充分挖掘和大力提倡“听书”这一阅读方式,其能够让更多的村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滋养其生活,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养。

2.3.3 重视幼儿园、学校的阅读教育

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婴幼儿阅读启蒙中的主渠道作用。对幼儿教师进行分期分批有关幼儿阅读方面的专业培训,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对儿童早期阅读的认知水平,让其在幼儿教育中重视早期阅读,抓住儿童阅读的关键期,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制定相应阅读内容及实施步骤,让幼儿尽早接触读物,感受阅读,体验阅读。

重视学校阅读。学校只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开设课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缺乏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适时增加阅读、导读类课程。在校园阅读文化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热爱阅读的教师能够感染一大群周围的学生。教师不仅自己阅读,还要引领学生共同阅读。可向学生推荐书目,举办读书会,开展经典阅读,举办阅读交流会,交流阅读感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师生共同构筑一个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

2.3.4 社会合力发挥积极作用

农村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以单方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宣传部、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倡导,号召社会上热心阅读的人们,如文化名人、教育工作者、学生等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充当阅读推广活动的志愿者,为农村阅读推广提供人力方面的支持。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大力宣传报道,扩大其影响力,为开展农村阅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图书馆、学校、出版社、书店等公共文化机构及公益组织等,负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各部门、组织机构、志愿者在活动中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共筑阅读。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将农家书屋作为图书馆分馆,将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延伸到农村,通过与农家书屋共同开展或为农家书屋提供指导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村阅读推广活动。与大学图书馆相互配合,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农村小学教师、志愿者等阅读推广人提供专项培训,保障阅读推广人员的业务素养,为农村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书屋农家儿童
西江月·农家早春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梦幻书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