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设想
——基于德州市的调研问卷

2021-01-14 21:06邵宝文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养老院养老

邵宝文

(山东华宇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通过对德州市社会养老研究现状的调查,探索适合现代老人社会养老社会资源配置与保障的方式,提出了“老人+”模式,将三种社会养老资源最大化利用,达到让所有老人能随时求助,保障老人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及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1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现状

社会养老服务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这三种方式为主,不同程度互为补充地解决了养老问题。但是,这三种方式也都面临着硬件、人力资源不均衡、不能充分利用等状况。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中养老资源的配置状况,剖析了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化转型情况,指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配置和养老机构的设施配置,提出了医疗资源配置对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了硬件设施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现有民政事业经费预算制度制约了我国养老机构财力资源配置和我国城乡养老保障资源配置不协调问题,提出将与养老保障有关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其他养老保险补充条款纳入法律层面,为各地区养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供保障。这些研究从养老模式的发展、完善养老立法、补充养老资金等角度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和保障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但没有指出怎样解决养老资源配置不公平、保障跟不上等需求问题。

2 基于德州市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的了解及养老意愿的调查

本研究以德州市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发放了500份有效问卷。调查的主要点为:老年人期望当前的养老方式是自己或夫妻料理还是未来可能入住养老院;对社会养老社会资源配置与保障的了解。

2.1 调查对养老方式的了解情况

发放了400份问卷调查,受访人只能回答问题不能查看其他受访者的答案。先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陵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以及所辖县市的养老院机构、社区、公园等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有:目前是哪种养老方式、对社会养老的了解有多少、是否了解本区域的社会养老资源等。

经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了解和选择上,有无退休金和身体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60岁以上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比较关注,了解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身体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往往选择养老院,且因为有退休金作保障,多选择收费高一些、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60岁以上无退休金的健康老人,多将关注点放在如何继续维持生计上,多选择就近干家政、在小区做保安等来增加些收入,但这类老人对本区域的养老资源多有基本了解,向往自己也能够享受那些条件较好的养老资源,如果能进那样的环境继续干力所能及的工作,个人是比较愿意的。60岁以上无退休金的、身体欠健康或者不健康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往往取决于儿女的赡养能力,自己无法做主,对哪里有养老院或者社区养老等资源的了解几乎没有。

未到60岁的成年公民对在养老方式的了解和选择上,是否在农村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和个人阅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一直在农村生活的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比较重,多选择老了以后随儿女生活,也愿意提供给儿女看孩子等劳动。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多选择老了以后独立生活或者进养老院,不希望和孩子住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多数愿意给儿女提供经济帮助,不愿意为其带孩子等。

2.2 调查对养老资源的了解情况

养老多牵涉家事,中国讲究家事不外传,关系到家事这种隐私访谈法是最有效的。选取了100名受访者,调查方式以面访法为主。以山东省德州市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对选取养老院机构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与面访调查,对非养老院的老人采取随机访问个别老人的方式,包括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老人。资料由面对面录音访谈收集或者微信、QQ聊天收集,自编“老年人养老模式访谈提纲”,包括对老年人的经济水平、家庭背景以及对社会养老社会资源配置与保障的了解等。

经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了解多囿于针对个人家庭或者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的就近打听,对外市或者稍远、自己利用不起来的养老资源不予关注。对自己是否愿意从事养老相关工作,多与个人健康或精力相关。60岁以下的公民,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或个人健康状态不好的,对本市、本省甚至外省异地的养老资源都会比较关注,并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方式等有所规划。待自己成为老年人后是否愿意从事养老相关事业或者具体工作,多和个人的个性有关,一般有耐心、爱心较重的人多愿意从事养老相关事业,和收入、文化层次、地域等没有必然的关系。

3 “老人+”社会养老资源配置与保障设想

“老人+”养老资源配置与保障是借助互联网尤其是手机网络来优化三种社会养老方式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现有养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目的是借助健康老年人来服务于非健康老年人,即健康老年人借助即时、便捷、高效的手机网络或自身具有的体力、技术等,从事养老服务领域某一环节的工作,使健康老年人发挥出人生智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3.1 利用“互联网+”建立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清单

令健康老人借助“互联网 +”,建立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清单。要对不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层次、紧迫程度进行精准分类和排序,使社会养老机构了解老人的需求,可令设施配置精准化。

3.2 充分利用大数据搜集能力,建立养老设施数据库

让健康老人利用“互联网+”,对各种养老机构、街道乡镇养老和社区养老、有养老功能的各种医院、乡镇卫生服务所、康复机构以及独立开展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种形式的养老设施进行摸底,了解各类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运营状况、设施使用状况。应例出养老设施的切实可用性、养老设施覆盖的面积和涵盖的老年人口数等,将其内容清楚展现,建立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数据库,便于健康老人了解,方便其选择。

3.3 调查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状况,建立人才需求库

健康老人可依托“互联网 +”,不断更新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结果,将养老服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到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平台,供养老服务机构浏览筛选。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让健康老人投入到养老服务中是可行的,只要教会健康老人使用手机,学会操作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平台,他们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老事业中的。健康老人本就属于老年群体,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能够感同身受,千万个健康老人汇聚起来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达到“老人+”模式对社会养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 结语

健康老人可借助手机网络,为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促进社会养老资源合理分配,引导不健康的老人乐观、开心、高质量地生活,保障年轻人能够安心工作,不牵挂老人的养老问题。只要社会各个部门统一协调,有足够多的健康老人愿意投身养老事业,那么这种“老人+”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式就必能解决部分养老资源的配置问题。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养老院养老
养老生活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