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黔东南州森林公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2021-01-14 12:44刘人源
山西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森林公园林场

梁 哨 刘人源 李 权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黔东南州近年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建设民生林业、生态林业,根据州内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分别在10个县市设立了13处森林公园[1,2],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17]9号)任务的要求,到2020年每县建成一个以上森林公园。目前仍有施秉、三穗、镇远、从江、榕江、岑巩共6个县未建成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州级森林公园1处、县级森林公园1处。近年来,黔东南州以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黎平国家森林公园、舞阳湖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和业态培育得到升华,森林公园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效益不断彰显,但是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 黔东南州发展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从整体上看,黔东南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仍处于局部区域推进阶段,森林公园组织机构待完善,部分管理部门不同系统难以统一管理。黔东南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复杂,公园土地权属为多乡多村所有,林木资产属于股份制,在当前没有企业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责任不明确,森林公园资源往往为一个集体林场管理,林场资金来源仅供维持林场的常规运转。

2)从需求上看,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的主导需求之一,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黔东南州虽然具有开展森林旅游的良好自然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力度小而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知名度有待提升。目前仍有施秉、三穗、镇远、从江、榕江、岑巩共6个县未建成森林公园。

3)从自身发展上看,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稳定的投资渠道,公园基础设施主要靠林场“化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森林公园内步道、厕所、停车场、观景台、住宿等设施场所不完备。黔东南州财力困难,州县政府均无力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工作既无工作经费也没有财政资金投入,紧靠招商引资难以有效推动公园建设工作。由于机构不健全和经费落实困难等原因,森林公园管理机构难以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难以保障相关规划的落地和森林旅游快速发展。

4)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融合发展对森林公园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能力的冲击和挑战。大扶贫战略在民生林业的深度、广度受到挑战。大健康战略给森林环境资源提出了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要求,森林公园面临提供更多优良的森林资源环境和有机动植物产品的挑战。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大旅游战略,森林公园面临提供优良环境资源和将森林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挑战。大数据战略中的森林公园数据基础薄弱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5)森林公园发展主导意识不强,对森林公园的重视往往顾此失彼,重视生态轻视配套产业的发展和民生发展。重视森林,轻视林下经济及综合发展。重视旅游战略上的林业生态、基础性,轻视森林旅游蕴藏的巨大潜力。

6)我州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影响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属于系统性工作,需要综合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林场、自然保护区、林区群众等各方面关系,并需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规范性文件报相关部门审批。目前,6县市8个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黎平县东风林场、楠竹林场均属于黎平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县林业局设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锦屏县春蕾省级森林公园属于县旅委管理;凯里市由凯里林场负责具体工作;天柱县由林业局种苗站负责具体工作;剑河、榕江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机构尚不明确。

2 加快黔东南森林公园的发展对策和实施措施

2.1 森林公园建设任务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森林公园工作目标确定为重点围绕以凯里市为中心的苗族文化旅游经济圈、以黎平县为中心的侗族文化旅游经济圈、以镇远为中心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旅游经济圈,全面启动8个森林公园建设(凯里小高山、剑河八万山林场、天柱将军坡,黎平东风林场、黎平楠竹林场、锦屏春蕾林场、榕江万亩林场、剑河百里阔叶林)。

黎平县东风林场、楠竹林场均属于黎平国家级森林公园,可合并作为一项任务;剑河八万山林场坚持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已自行完成旅游接待用房和旅游步道建设,应开展森林公园规划申报工作,争取早日挂牌;百里阔叶林属于自然保护区,其开发受到相关政策严格限制,建议取消该项任务;凯里小高山公园是凯里市规划建设的城郊公园,是否作为森林公园需争取凯里市意见,如作为森林公园,需按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和申报。榕江万亩林场国有林地面积仅600亩,其余土地均为与村组联营,面临租赁到期的问题,作为森林公园建设需要经过周边群众的同意,建设难度大,应取消或者责成县人民政府明确公园建设管理机构,推进公园建设。锦屏春蕾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复杂,公园土地权属为多乡多村所有,林木资产属于股份制,在当前没有企业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责任主任不明确,森林公园资源目前为一个集体林场在管理,由于林场资金来源仅供维持林场的常规运转,公园基础设施主要靠林场“化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应对其建设管理加以规范和明确。

2.2 加强森林公园的生态科普教育建设

为了发挥黔东南州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中小学学生群体渴望学习大自然生态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向广大受众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有效培育公众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5]。

1)建设科研工作站。在森林公园中建设国家级生态定位站、科研设施监测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设施与监测工程、科研宣教、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等。

2)推进自然教育健康发展必须推动多元化社会参与,寻求合作共赢。要充分调动各有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广泛参与、行业自律规范、资源共享的自然教育发展新格局。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森林公园的生态科普教育建设和自然教育的发展才会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3)强化自然生态教育支撑体系建设。借助高校研究机构,不断加强横向合作,围绕森林公园中丰富的动植物生态资源,设计科普系列课程,提升教育活动质量,从而进一步夯实做强黔东南州自然教育学校(基地),为中小学自然教育课程提供野外实训的广阔空间。依据本地森林公园的特色,制作和开发自然科普知识宣传册、绘画、书籍等出版物,开发和应用自然解说的二维码、信息网络等的软件技术。

2.3 构建全民参与森林公园发展平台

营造全民参与黔东南州森林公园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氛围[6]。

1)培养森林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黔东南州林业局近年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学习森林公园管理经验,如:丹寨县龙泉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了让原来只熟悉造林和采伐销售木材业务的职工尽快掌握森林旅游的相关知识,专门安排他们到广西北海和黔南独山森林公园参观学习,并在社会上招聘的专业人员到公园参与管理。贵州台江国家森林公园对公园内的旅游接待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了农家乐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还在漂流区开展实船操控、护航、医疗救护、海事法规等方面培训。这些工作的开展,使黔东南州各级森林公园在接待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加强“树木认养”“绿地认养”机制建设。充分利用森林公园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林木资源、众多的古树名木和完备的科普教育平台,开展树木、绿地等认养活动,构建规范有序的“认养”机制,加强森林公园与城镇居民的联系,提高公众对森林公园建设管护的参与意识,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人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3)开展类型多样的森林节庆主题活动。利用“爱鸟周”“世界森林日”“环境日”等时机,开展主题活动。同时,结合森林公园自身资源特色,开展诸如“桃花节”“杜鹃节”“樱花节”“红叶节”“登山节”“森林文化节”等专项活动,不断丰富具有林业特色的生态产品,打造优质的森林文化品牌,强化公众的生态文化体验,提升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宣传展示生态文化成果。

4)加强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加强森林公园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森林公园动态信息服务能力和市民互动水平,发布公共服务信息,服务市民出行,接受市民监督。建设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报送,定期分析汇总,实现科学管理。

3 结语

由于黔东南州大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逐步改善森林旅游条件,知名度逐渐提高,到当地欣赏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游客大幅度增加,森林旅游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不断完善森林公园发展格局,规范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黔东南州各级森林公园在基础设施、接待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走上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森林公园林场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补妆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