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对处方合格率影响分析

2021-01-15 02:07叶吉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7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合格率处方

李 虹,叶吉珍

(云和县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600)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细菌、真菌、衣原体、螺旋体、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所致感染性疾病[1]。大多数抗菌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疾病。然而,由于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不善,药物滥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混合使用,导致了耐药菌以及医院感染的大规模爆发[2]。因此,对抗菌药物处方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本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患者15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分为2组,研究组75例,女39例,男36例,年龄11~78岁,平均(51.29±13.06)岁,对照组75例,女34例,男41例,年龄11~78岁,平均(50.97±13.2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用药标准,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恶性肿瘤、药物严重过敏史。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处方点评:(1)在患者用药前对患者的药品品种、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途径的适宜性,重复给药治疗的情况,已有或潜在的过敏或敏感性反应,已有或潜在的药品-药品、药品-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患者的体重和其他生理信息,其他禁忌症等情况进行分析。(2)处方点评:对抗菌药物的遴选、给药时间和频次、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确认,对出现问题的处方进行及时的点评分析,如适应症不合理,药物使用频次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正确,联合用药的适应症不合理等,根据指出的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及时改正,重新选择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选择要求为疗效好、毒性小的处方药,科学联合使用,对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要求,禁止随意添加和减少用药的时间和次数。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处方合格率(用药剂量合理、用药规格合理、用药合理频次、对症用药)。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用药剂量合理96.00%、用药合理频次94.67%、用药规格合理92.00%、对症用药90.67%等处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由于饮食问题、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细菌感染等使得临床疾病的发病类型和发病率均越来越高。在对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量很大的一类药物[3],而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剂量、时间不当均会导致不良反应,耐药菌以及院内感染,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4]。因此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并进行管理,为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指导。

表1 两组处方合格率比较[n(%)]

本次研究,使用处方点评的处方,用药剂量合理96.00%、用药规格合理92.00%、对症用药90.67%,用药合理频次94.67%,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合理率,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处方点评需要先对患者的处方中的药品品种、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途径的适宜性,过敏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症等情况进行核对。然后药剂师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点评,找出处方中用药的问题,并立即调整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

综上所述,对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点评,可以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合格率处方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浅谈如何提高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处方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