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视野下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

2021-01-15 00:44孙煜
参花(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

摘要:电影美学是现代美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美学一般由画面与声音两个媒介来共同支撑,二者相互独立又彼此融合,构建起了音画协调的审美价值。现代电影音乐在美学特性方面主要具有情节音乐与背景音乐两种表现方式,通过构建局部音画关系和整体音画关系来呈现对画面情感的表达和深化,最终构建起导演在电影创作中想要表达的美学意蕴。而正是由于这种融合背后仍然拥有独立性的特征,带动了电影音乐在电影美学表达方面的多元化创作与发展,音乐创作当中的多元化呈现,最终带给观众新奇、瑰丽的审美体验。其中多元化音乐创作所拥有的不确定性和音乐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是呈现现代电影美学韵味的关键。

关键词:电影 现代美学 电影美学 音乐

现代电影早已从最早的默片时代走出,成为多姿多彩有著多种媒介渠道进行内容表现和情感表达的新的电影美学世界,其中浮在的电影样态保证了电影能够更加全面地完成对于各类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的覆盖。音乐作为仅次于画面视觉信息传递的听觉要素,在审美环境构建当中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本身的独立性则保证了其在电影音乐融入当中仍然有着固定的规律性,从而实现了与画面彼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电影也更加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艺术创作。从音乐视角出发能够完成对电影美学架构的要素拆解,进而回归到电影艺术的情感本源,形成对电影艺术表现的深刻理解。

一、电影音乐的独立性阐微

在大众的认知概念中,对各类影视作品当中的音乐理解,更多停留在背景配乐阶段,认为电影音乐的本质实际上是电影内容的从属和辅助,用以对电影画面所传递的内容进行情感层面的进一步说明。配乐概念长久以来都是大众较为根深蒂固的认知,但是事实上,在电影创作当中,除了一般的以配乐形式出现的电影音乐之外,还有着更多以完整音乐作品进行呈现的音乐形式,相比于配乐作品,这些作品的完成度更高,旋律更强,更加具有段落性和结构性,对于情感价值的表现也更为立体。音乐作品本身便能够成为整个电影情感美学的缩影,透过音乐结构中的抑扬起伏,能够初步感知到电影的情感。近年来,国内外大部分电影在主题曲、插曲方面尝试发力,便是对这类电影音乐作品美学价值重要性的认同。

顾名思义,主题曲即为表明作品“主题意涵”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作品当中,这类音乐作品通常会在电影结尾处进行展现,是影片内容的总结。主题曲的内容能够引导观众对电影作品的内容进行画面式的回忆和回味,进而深化作品的情感。例如2010年上映的日本电影作品《告白》,导演中岛哲也通过电影中老师和学生的形象构建了一个人性丑恶的世界,并尝试对这种人性深处的罪恶进行反思。而结尾的主题曲《绿树成荫》则直接来源于亨德尔歌剧,对于了解这部歌剧作品的观众来说,很容易被带入揭露丑恶、劝谕世人的丰富情感之中,与电影内容彼此呼应,甚至成为电影传递价值的后续补充,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罪恶—反思—劝谕的完整情感路径。

从价值意涵角度来看,电影当中的音乐表达有着相对独立的情感视域,更多情况下,以主题曲形式所进行的音乐创作是基于电影作品原本的情感世界所形成的继续和延伸,是由此情感到彼情感的一次过渡。电影画面本身所传递的内容又不与音乐之间彼此割裂,而是相互保持独立性前提下的情感交融。这种交融不是一种创作妥协,而是彼此在情感共性层面进行的同一种情感价值呈现,使两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在维持独立性的前提下相互映衬、彼此说明,构建出更为宏阔的立体氛围,提升电影作品的美学境界。

二、电影创作当中美学特征的呈现

(一)情节音乐与背景音乐

音乐在电影作品当中表现较为常见,与前述所提到的主题曲不同,情节音乐和背景音乐更多以非完整的片段式音乐作品进行呈现,对场景进行渲染。现代电影创作当中情节音乐与背景音乐的区分较为明确,其中情节音乐主要是指情节当中的表现音乐,而背景音乐则是在剧情内容之外,对场景、人物进行介绍的音乐,其中前一类被称为“画内音乐”,即场景中的音乐;而后一类则被称为“画外音乐”,即场景外的音乐。两种音乐方式虽然划分方式并不完全标准,部分电影音乐也存在同时兼具两种特征的情况,但是对于审美表现来说,两种音乐方式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有所不同。画内音乐更多与环境场景进行融合,部分电影作品甚至以剧内人物或场景作为音乐主体进行音乐表达。例如在电影《寻梦环游记》当中,主角米格所演唱的“Remember Me”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这部电影当中的音乐呈现与情节相关联,音乐同时承担了情节推进和情感渲染的双重责任,既完成了情节完整性的建构,使米格—音乐—家族情感三项要素有效整合,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米格对音乐的热情以及对曾祖母的殷切情感。而“Remember Me”也成为贯穿电影的情感线索,出现在整部电影过程中,成为电影重要的记忆点。画外音乐则与画面内容之间并不发生互动,从世界观架构来看,电影人物本身不接触这类音乐,音乐的呈现仅与画外观众进行交流,这类音乐更多用来渲染场景、表现角色,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著名意大利电影《荒野大镖客》中,配乐大师莫里康内创作的“Titoli”以节奏明快的口哨小调来衬托主人公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人一马独自远行,烘托出一幅西部场景的苍凉之感。音乐作品悠扬婉转,使得整个场景画面的情绪气氛被烘托出来,成为一代经典。相比于画内音乐,这类画外音乐在美学表现方面可以直接以“创作者”的上帝视角进入电影当中,与场景、人物进行适配,来深化情感,表达情绪。

在一些电影作品当中,情节音乐甚至能够与背景音乐彼此交融,形成一种奇妙的视听体验。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最开始的音乐是以背景音乐进行呈现,剧情当中纳粹军人正对当前的犹太人进行登记和清点,此时犹太人说出他们名字的时候,背景音乐当中的圆舞曲入画,将原本还十分喧嚣的犹太人的声音冲淡。但紧随其后的是背景音乐并没有中断,随着云镜进入了主角辛德勒所在的环境中,辛德勒在出门之前随手将收音机关掉,此时背景音乐中圆舞曲的声音戛然而止。整个过程中,圆舞曲最开始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出现,随后伴随着镜头转换,音乐发声又从外部进入电影内部,以收音机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成为电影情节音乐。这个巧妙的转换使得音乐的流动性更加丰富,有了形式上的“叠入”,基于音乐的场景变化完成了两个电影空间之间的彼此衔接。在一些影评理论当中,这种音乐层面的过渡,也使得音乐所充当的外部评论逐渐转入到内部评论,此时拥有聆听体验的观众与电影当中的主角拥有了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评判准则,并利用音乐实现了双向的共情。

(二)音画融合——从局部到整体

声音与画面的相互结合,是电影最终呈现出独特美学风貌的关键,而在电影当中的艺术表现,音乐的呈现根据最终所体现出的美学效果不同,可以分为针对场景画面的局部融合映衬和整体环境的渲染营造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合理创作运用,保证了电影的美学态度,升华了现代电影的情感。

从局部的音乐创作角度来看,现代电影音乐创作主要通过音乐与实时画面场景进行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具体的情感表现方式,这种局部内容的交互主要可以分为形象呈现、符号象征、表现心理情感和表现作者创作态度等几个方面的美学功能。

其一,在电影的音乐表现当中,音乐本身能够带给观众以联想,创作者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调性或者音乐调式,集中展现一种音乐特有的美学形象。这个美学形象不同于电影画面的具象形象,它是一种抽象的环境形象。例如在一些恐怖惊悚电影作品当中,为了展现阴森恐怖的环境,电影音乐通常会运用打断的不协和音程来进行形象描绘,形成一种十分诡异的环境氛围,引导观众产生更为强烈的环境代入感。其二,电影音乐能够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来进行隐喻式的内容表现。相比于画面或电影台词,音乐往往更具记忆点,观众可以通过某种旋律回忆起某一个具体的电影场景。例如在《美国往事》当中,主题曲“Once Upon A Time America”音乐旋律与主人公Noodles的命运形成了“交织”,观众可以在聆听一段音乐旋律后,凭借音乐记忆点直接被带入电影场景当中,感受主人公隔着玻璃窗看望Bebra店铺时的心理境况。其三,电影能够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主角情绪或人物情感,成为电影在表达情绪方面的主要载体。音乐美学在电影当中最终以情感形式进行呈现,并以带动观众情绪完成创作者到受众之间的情感传递。在《东邪西毒》中,导演王家卫使用了陈勋奇所创作的《天地孤影任我行》这首音乐,整首音乐通过严密的鼓点和沉重的打击乐呈现出了主人公在一片荒凉当中的决绝心理,悲情豪迈,苍凉遥远。其四,电影音乐在场景当中还作为创作者的代言,对创作者的创作心理或创作态度进行表现。在《大话西游》中,电影使用《一生所爱》来展现孙悟空视角当中的夕阳武士和恋人之间的彼此对视。作者通过《一生所爱》表达了对于爱而不得、无法接近的爱情的态度,强化了主人公孙悟空在面对责任和爱情选择时无能为力的心理体会,也展现了作者对孙悟空所做出选择的主观态度。

从整体创作角度来看,电影美学价值的呈现有时候还需要利用音乐进行整体逻辑体系的架构,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电影叙事。电影创作技法当中,电影音乐甚至能够成为若干个不相关的蒙太奇镜头语言的彼此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情境。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创作无法单纯依靠画面或文字来完成内容叙事,必须借助电影情境来构建环境,而音乐作为一种隐蔽性的叙事手段,更多承担润物无声的环境氛围的建构,以此来形成电影戏剧的整体。具体来说,这种整体性是指电影当中时间行进的彼此同步,电影创作所运用的时间线索在电影剧情方面可以被打乱,但是逻辑推進需要严丝合缝、符合章法,才能够搭建起完整故事。画面的推进与音乐的推进相互同步,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影情绪流动。对于整体性的电影音乐表达来说,观众无法从某一个具体画面、某一个具体的音符来完成情感判断,电影音乐的创作也更多站在整体视角对电影情绪的流动进行审视。例如在国产电影《边境风云》中,导演便运用了整体架构的音乐推进,来带动情绪流动。其中蒙太奇的电影画面语言将孙红磊饰演的毒贩在寺院当中接受高僧洗礼和外边毒贩激烈枪战的画面进行交叠,呈现出了一明一暗、一静一动的反差之感。而蒙太奇电影画面语言的背后,是缓慢流动的电影音乐,借助鼓、电子乐等,将舒缓、沉静、悸动、淡漠的情绪融入激烈的场景之中,形成了蒙太奇戏剧冲突下的连贯。

三、情感表现电影美学中的多元化音乐创作

(一)坚持音乐创作的不确定性

音乐创作是一门具有独立性和主体性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以惊喜意外为呈现的合乎情理的艺术表达形式,多元化的电影音乐创作应当坚持不确定性的音乐创作逻辑,将多解性融入电影当中,呈现出画面语言未尽的音乐意象。这种不确定性是音乐创作的根本,在音乐创作当中,以模糊的意象来完成不确定的情感呈现。这是由于情感本身是不可量化和不能琢磨的,只能借助情绪的流动和特征形式来进行传递。因此,音乐创作者将音乐的模糊和多义作为音乐价值,在电影音乐当中赋予模糊、非定义的情感,最终带动观众情绪,为观众预留情感空间。电影创作本身是以具体的画面来进行逼真性呈现,观众需要通过真实场景完成情感代入,形成与剧中角色的共情。但是具象真实并不足以还给观众以想象空间,成为音乐创作的短板。而为了能够兼顾电影美学的情感价值,需要进行预留空间的情感渲染,此时电影音乐的不确定性便出现了。

电影音乐的多元创作便是在这种补充、建构的环境当中完成。音乐自身有着较高的概括性,能够以简单的旋律来表达相对复杂的情感,因此,对于音乐进行和音乐调式的调配成为音乐是否具有不确定性、能否在电影当中引导观众形成高于画面进行理解的关键。在现代电影创作中,这种基于画面之上的艺术价值,成为电影音乐创作者的毕生追求,也成为多元化电影音乐能够不断地以新颖的方式震撼人心的内在原因。

(二)音乐蒙太奇叙事

音乐在电影当中同样需要承担叙事的重要任务,不过相比于电影画面的叙事方式,音乐叙事所强调的更多是以情感思维联系形成的内容串联。当电影当中一组镜头需要运用音乐来进行连接时,音乐便拥有了镜头内容之外的深层次含义,这种音乐创作手法被称为“音乐蒙太奇”。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中,音乐蒙太奇的创作模式使得音乐的表现方法可以更加多元和多样,在实际的音乐串联当中,音乐不仅可以充当交代背景的功能,还可以将场景中的不同比较进行串联,使音乐的进行成为静止画面或者缓慢运动的无情节画面的内容情节表现。例如在电影《老炮儿》中,电影结尾“六爷”孤身一人奔赴战场,在冰面上跑动。整个画面镜头已经完成了剧情叙事,剩余的叙事任务完全依靠电影音乐来进行呈现。窦鹏所创作的《荣耀之战》将整个悲凉的英雄氛围渲染出来,在音乐行进中,鼓的运用逐渐增多且密集,带动了情绪的推动,承担了这部分情绪演进的内容叙事工作。

在电影当中,音乐所充当的媒介需要承担部分电影的叙事任务,部分电影在进行场景转换当中需要依靠电影音乐形式进行串联,而如《老炮儿》等电影作品则需要在镜头语言之外,利用音乐语言来完成情感叙事的延续。对于创作者来说,多元化的音乐创作在把握情感主线的同时,进一步深入电影的情感环境当中,并合理运用音乐叙事的语言手段,完成与剧情叙事推进相同步,同时能够完成画面表现不足的情感部分的叙事工作。美国著名的电影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曾就电影配乐方式发表看法,他认为,现代技术的快速升级带给音乐创作迥异于前的视域,这种视野的开阔使得音乐创作能够融入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增进想象力。对于电影来说,这种想象力的提升能够让人感到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他认为,皮埃尔夏福尔的音乐创作运用了大量的独特声音,使得现代电影的内容创作更加丰满,美学价值更加突出,成为他进入声音剪辑行业的主要因素。

在近年来的电影音乐创作当中,一些先锋音乐家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音乐创作来参与电影配乐,电影配乐一方面突出了新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电影叙事语言的呈现相互呼应。这些先锋音乐的创作带给人眼前一亮的冲击力,同时也将电影语言的内容叙事与表达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例如2021年9月份正式上映的电影作品《峰爆》,电影创作团队与先锋音乐人郭思达展开了合作,作为一部灾难题材电影,《峰爆》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与面对灾害平凡人的英雄情节作为主要矛盾冲突,展开了关于人性与牺牲的探讨。郭思达在音乐创作中,将英雄的赞歌与平凡中的伟大作为电影音乐的创作基调,为电影创作了音乐作品《回响》。这部音乐作品采用大小提琴弓弦乐器进行演奏,相比于传统的灾难题材表现震撼场面的音乐善于将钢琴、鼓等作为主要配器,其提琴乐器的风格更为纯净,大提琴的低音沉闷风格烘托出了辽远的气息,而小提琴的音高则将激动人心的紧张氛围充分体现出来。二者一远一近,层层交叠,使得山洞当中碎石崩穿的场景氛围呈现出来。而随着弦乐声音的逐渐渺远,紧随其后的是以情节音乐出现的飞机螺旋桨声音,将观众再度带回到紧张的电影场景之中,强化了电影的感染力。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为电影赋予了新的生命,使电影音乐成为电影美学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现代电影音乐在创作理念和制作方法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音响、电子合成器等技术设备的融入,使得音乐的呈现更加多元,音乐创作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可能。

参考文献:

[1]朱丹丹.谭盾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及意义[J].参花(上),2021(09):91-92.

[2]姚欣杰.当代电影音乐中的戏剧元素運用——评《当代音乐表演美学探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5):1591.

[3]李弦歌.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在当代电影配乐中的表现——以Alexandre Desplat的配乐作品为例[J].黄河之声,2020(19):170-171.

(作者简介:孙煜,男,硕士研究生,西安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美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之国”
音乐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