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W Corpus的“黄山”在英语网络媒体的影响

2021-01-16 20:51殷明明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山英语

殷明明

(合肥学院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问题的提出与方法的选择

黄山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名山之一,其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荣耀显示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截至2020年1月,此类双重遗产全世界仅有39项、中国4项。但要了解黄山在世界的实际影响力,不能仅满足于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头衔,还需要实证性的材料。有了实证性的材料,便可以更确切了解黄山海外影响力的真实情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扩大黄山海外影响进行规划。本文将借助Now语料库,对其中关于“黄山”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Now Corpus(News on the Web)由美国杨百翰大学Mark Davis教授团队开发,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网络英语新闻语料库,包含2010年以来英语网络媒体上的语料,收纳的新闻语料来自20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媒体发布的英语网络新闻,涵盖2010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所有社会层面的资讯,且不断更新。

语料库的基本特点在于其包含的是“大规模真实文本”。所谓“大规模”指的是语料库收集的信息量巨大,如Now Corpus收集的词汇量以百亿计;所谓“真实”指的是这些语料库信息来自于各种媒介实际使用的材料,“最原始、最可靠的语言证据只能来自使用中的客观的语言材料”[1]。“大规模”和“真实”的特点,使得语料库在应用于文化影响力的研究时,可以相对减少研究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减少片面性指的是单独的材料总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当数量足够大时,这种片面性就会被削弱,而表现出更普遍的看法;减少主观性指的是因为语料来自实际使用的语言材料,当使用语料库进行某个主题的检索时,所得到的材料在产生时并不相关于检索的意图,这就可以避免直接就某个问题进行问卷时,提问者的意图对于对象作答的干扰。

二、检索词的选择及数据的清理

在英语网络媒体中,“黄山”常见的译法是Huangshan、Huangshan Mountain和Yellow Mountain。前两者都包含Huangshan,检索时会同时出现,因此合并讨论。

在Now Corpus中,以Huangshan作为关键词输入,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其结果是该词在101篇文章中出现234次,与黄山景区相关的有185条。另49次指的不是作为风景区或行政区的黄山,其中有以黄山来命名的,如中国海军的黄山号护卫舰、华米科技的黄山1号可穿戴芯片;有的是同音,如哈尔滨的皇山公墓,名字发音为Huangshan的人;名字中含有黄山的企业。

在Now Corpus中,以Yellow Mountain作为关键词输入,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出现了79次,与黄山相关的有23条,其中16条为Yellow Mountain和Huangshan并存,单独使用Yellow Mountain的仅7条。其余的与中国黄山没有任何关系,有的是其字面意思——黄色的山,有的是词组中的一部分,如“yellow mountain shoes”(黄色的登山靴)、 yellow mountain strawberries(黄色的山草莓);位于埃及和苏丹之间,目前在国际上不被承认的小黄山王国(Yellow Mountain Kingdom)的出现。

三、Now Corpus中关于黄山报道的主要类型

(一)仅仅被提及或略加赞美

这类包含的是把黄山作为中国重要风景区之一简单提及,并不作为主题来讨论,也不展开论述。这类新闻要么是提到某人在中国旅行时游览了黄山,要么是涉及黄山的航线,等等。

如马来西亚The Malaysian Insider (2012-06-10)的新闻谈到了丽江机场开通了前往黄山、九寨沟、张家界、桂林和平遥古城等地的航线。新加坡Asia One(2016-01-04)新闻,Trip Advior发言人指出新投入使用的豪华酒店位于二线城市或风景名胜区,如黄山、阳朔、三亚、西安和丽江。英国Oxford Mail(2017-11-22)的文章写了一对夫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旅行,在中国游览了北京、西安、上海、桂林、黄山、阳朔和厦门等地。

或是提及时使用了一些赞美的词汇,至多做了最简单的延伸。

马来西亚的The Star(2014-06-09)的文章提到黄山的连心锁,并说黄山经常被看成是最浪漫的山。新西兰Stuff(2016-11-19)一文谈到中国丰富的地形地貌时,说黄山、三峡美得惊人。英国TTG网站(2019-04-26)报道,独立铁路度假运营商Rail bookers开发了新的中国旅游项目,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黄山、西安和成都这样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二)世界范围内某类型景观的代表性景点

这类是将黄山的某类景观作为世界性代表景观,经常冠以“之一”“最好”的称呼。在这类报道中,经常会对黄山的这类景观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概括。主要涉及索道、雪景、电影拍摄地、茶叶、拱桥等。

南非媒体Times live(2014-09-04)报道政府计划在Drakensberg(德肯拉斯山脉,南非)建旅游索道,政府计划考察一些著名索道,包括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大阿勒奇冰川,澳大利亚凯恩斯的Sky rail雨林索道,西西里岛东岸的埃德那山缆车,中国的黄山索道,南非的桌山索道,这些都是世界级旅游地的索道。

新加坡媒体Weekender Singapore(2015-10-22)文章指出,世界上有五个雪域仙境:北海道、峨眉山、黄山、格陵兰岛、美国南塔霍湖。称黄山是一座“激动人心的山”(dramatic mountains),并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黄山是古代中国绘画、雕塑的重要题材,有云海,12月是旅游淡季,最高4度,应带上厚外套、防滑靴。黄山有缆车、温泉,还提到了宏村,提到黄山是《卧虎藏龙》的拍摄地。

澳大利亚Cowra Guardian(2017-02-04)的文章《全球十个最好的电影拍摄地》提出的十个最好拍摄地分别是爱尔兰斯凯利格岛、捷克布拉格、英国伦敦、美国纪念碑山谷、加拿大亚伯达、澳大利亚西弗敦、瑞士的茵特拉肯、奥地利萨尔斯堡、约旦佩特拉、中国黄山。黄山有奇特的松树、无数的怪石、茂密的竹林,还提到了宏村,这里因拍摄《卧虎藏龙》《阿凡达》而著名。

加拿大媒体Digital Journal(2017-12-30)《给茶爱好者的旅游推荐:中国十个旅游者必去景点》,包括西湖、太湖、安溪、临沧市、武夷山等地,其中有黄山、祁门。文章指出在黄山应该喝黄山毛峰,还指出“黄山是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的常见主题,在现代摄影中也很常见。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祁门应该喝的是红茶,此外简单介绍了黄山的区位、人口、面积等情况。

新加坡媒体MICE times(2019-02-18)的文章《世界各地的美丽拱桥》,简单介绍了保加利亚罗杜珀山脉的魔鬼桥、德国萨克森的 Rocket space桥、西班牙隆达的新桥、苏格兰的格伦芬南高架桥等10座桥,其中有黄山的仙人桥。这座桥连接了两面几乎是九十度的峭壁。

(三)对黄山景观较详细的介绍

这类对黄山景观的介绍较为详细,也不是以黄山为主题,但谈到黄山时,对黄山的介绍会优先于或分量重于同类型景观。

加拿大媒体Globe and Mail (2011-04-06)的文章提到除了5座道教神山,还有4座佛教神山和一座在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方面似乎超越所有山峰的山:黄山。黄山每年接待超过1 500万游客。黄山是如此著名,有一个中国谚语说,一旦你参观了黄山,你不需要参观其他圣山。黄山位于离杭州或上海市区不远的地方,是松树林、花岗岩、温泉和瀑布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繁忙的缆车,还有几家餐厅和酒店。黄山似乎修剪得很整齐,其岩石被时间雕刻成各种奇怪的形状和大小。各种瞭望台凝视着深深的峡谷和裂缝。当云卷云涌时,会给人一种山是漂浮的感觉——这种效果激发了艺术家们在电影《阿凡达》中创造漂浮山的灵感。黄山看起来就像一部奇幻小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座山是传说和诗歌的来源,也是《卧虎藏龙》等电影的拍摄地。

菲律宾媒体Northbound Philippines News Online(2017-04-12)的一篇文章介绍安徽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黄山。文章提到,黄山是世界上最好的山脉之一,其有72座山峰,其中最高的莲花峰海拔1 864.4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地质公园列为自然和文化遗产。文章还提到“黄山归来不看岳”和迎客松。

(四)黄山与文化艺术

1.作为艺术主题的黄山

加拿大媒体Huffington Post Canada(2015-05-27)介绍,黄山有花岗岩山峰、云海、濒临灭绝的植物,黄山从唐代开始著名,一直是艺术和文学的主题。美国媒体The Diplomat (2013-02-13)报道了庄则栋送给朋友一幅“黄山”的丝印画——自唐朝以来,黄山就一直是中国艺术和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2.黄山与绘画

澳大利亚媒体Gizmodo Australia(2013-02-21)报道了Yang Yongliang(杨永亮)关于完全被混凝土和灯光笼罩的城市数码艺术作品Sleepless Wonderland(《无眠仙境》),其被刻意做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样子(这让人想起了经典的黄山画)。

爱尔兰媒体Irish Times(2016-12-20),中国画家Hong Ling在都柏林切斯特比蒂图书馆(Chester Beatty Library)举行了以黄山为题材的画展。

爱尔兰媒体Irish Times(2016-10-24),Chester Beatty Library这样一个以古董而闻名的博物馆关注一位在世的中国艺术家Hong Ling,他将传统山水思想融入油画中,在黄山建了画室。

英国媒体The Guardian(2018-03-16)《地球是我的见证:艾特沃尔夫的摄影》(Earth is my witness: the photography of Art Wolfe)谈到中国山水画与黄山的契合,作者原以为中国的山水画是一种想象,当他看到黄山时才明白那是一种现实,还提到了怪石、奇松和云海。黄山就像一幅画。

3.黄山与电影

印度Top News (2010-01-28)、美国Wall Street Journa (2010-01-28)和美国Wall Street Journa (2010-01-25)等媒体都报道了黄山和张家界关于《阿凡达》原型的争论。

4.黄山与建筑

澳大利亚Domain News(2017-06-18)提到科林伍德街区的一个住宅项目,其层叠、阶梯式的外观的灵感来自中国黄山。

(五)黄山的物产

关于黄山的物产,涉及的只有茶叶和千岛湖鲟鱼。其中千岛湖鲟鱼只是由英国媒体The Telegraph(2015-09-28)提到鱼子酱时谈及。关于茶叶的次数略多些,加拿大Common Ground(2011-12-02)提到了祁门红茶、新西兰Stuff(2015-02-25)提到了上海的一家黄山茶叶店、英国The Guardian (2016-04-18)提到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最著名的茶之一。T Ching(2019-11-19)提到黄山毛峰是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六)与黄山相关的社会事件

英语网络媒体中报道的关于黄山的社会事件不多。新加坡媒体Asia One(2018-07-26)和马来西亚媒体WORLD OF BUZ(2018-07-25)都报道了一个丈夫背着残疾的妻子游览了黄山。新加坡Catch News(2015-10-19)、Tech Times(2015-10-18)、The Inquisitr(2015-10-14)报道了2011年发生在黄山的海市蜃楼。

但2020年以来有至少8次关于黄山的社会新闻。有的是中性报道,美国Daily Herald(2020-01-29)报道韩国暂停了仁川国际机场至黄山、张家界、长沙和昆明的航班,以及釜山至北京、南京和济州岛至北京的航班。印度的Republic world(2020-03-10)谈到新冠病毒对各国服务业从业者的冲击,举了一个黄山导游的例子。有的是负面的。澳大利亚Sun Shine Coast Daily(2020-04-09)和9 News(2020-04-06)、美国KUOW(2020-04-07)、尼日利亚Bella Naija(2020-04-08)、新加坡The Independent(2020-04-07)、新西兰Yahoo (2020-04-08)、马来西亚的The Star(2020-04-14)都报道了清明期间,黄山游客众多,引起了人们对于疫情防控松懈的担忧。这些报道都配发了黄山数千人戴着口罩挤在一起,甚至有的人没有戴口罩的图片。

四、讨论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英语网络媒体中的黄山普遍被看成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最具魅力的景观之一。但这十年间的报道中,并没有以黄山的景观为主题的文章。关于黄山本身的非常详细、非常新颖的文章也几乎没有,对黄山的认识基本上还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日出、连心锁、历史悠久、激发了艺术灵感等等,这些认识虽然是事实,也很重要,但并无太多新意。

为扩大黄山的海外影响,政府和社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黄山市政府确立了“中国的黄山、世界的黄山”理念,非常重视黄山的国际化。政府也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向海外推介黄山旅游,如2017年举行了“万名美国游客游黄山”和“千名泰国游客看黄山”主题活动、2019年,黄山市政府与携程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手举办“美丽黄山之夜——当新安江遇见黄浦江”黄山入境游推介会、2019年,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华埠商会合作,在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开展黄山旅游宣传推介。除了政府推介,黄山还采取了民众参与度高的方式,“黄山市注意运用新思维、新观念来研究开发节庆活动,高度重视打好‘节庆’ 牌,做好‘徽文章’ 的战略。”[2]如黄山国际旅游节、黄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黄山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黄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节、黄山国际登山节活动等;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也在黄山开幕。但这一系列的活动,至少在英语网络媒体上没有产生反响。

就个人旅游体验方面,英语网络媒体中也没有个性化的表达。在其他相关研究中,也体现出了这一问题。胡孟姣等人基于英文游客博客类网站的内容所作出的研究表明,“外国游客有对黄山市旅游的情感体验,但其出现频率较低,说明游客对黄山市旅游的情感体验不深,没有产生情感依恋,或者没有将自己真正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3]。

关于黄山的报道,以静态的为主,诸如“美丽的”“令人惊叹的”这些描述,放在10年前可以,放在10年后也可以。与时事和热点有关联的只有两类:一类是正面的、一类是负面的。

正面的是黄山和电影《卧虎藏龙》《阿凡达》的关系,不仅有专门的报道,在其他主题的报道中也有提及。这两部都是有国际影响的影片。黄山的翡翠谷、宏村,作为《卧虎藏龙》拍摄地,得到了广泛关注。而《阿凡达》的景观原型虽然有着黄山与张家界之争,但因为导演卡梅隆自己表示受黄山的影响,使得黄山更胜一筹。何况黄山和张家界这两个都具有非凡魅力景点的争论,本身就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这说明现代社会中“媒介”对于影响力的重要性。旅游界有一个“媒介旅游”的概念,这个媒介并非指媒体,而是说某个景点因为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的缘故,成为游客向往的对象。在当代尤其是电影电视对于景区知名度的带动性很强,“当电影变成旅游的指南,人们不再满足于从电影中看世界,更渴望从电影中玩世界,造访片中的场景,重新体验剧中人物的种种经历。”[4]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迪士尼乐园,其成功首先不是因为设备的高端,而是因为每个项目都有迪士尼影片的支撑。不那么极端的例子如《指环王》系列与新西兰、《哈利波特》系列与英国。以前某个景点因作为外景而被关注,大多是无意的,而现在景区方会主动与影视合作,如北京旅游与《非诚勿扰2》制作方达成协议,在影片中设置慕田峪长城、欢乐谷、紫竹院公园、潭柘寺等北京景点。相比之下,黄山基本还处在一种单纯的“被看”的传统旅游模式。

另一类是负面的。“大众传媒尤为愿意报道负面新闻,负面新闻往往更能吸引公众”[5],媒体的这一规律充分体现在近期关于黄山的英语网络媒体新闻中。2020年清明节之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利亚、新加坡等多国媒体上出现黄山景区游客聚集,引发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担忧的新闻。这一组新闻是近10年关于黄山的最为集中的报道,但不幸是负面的报道。负面报道不仅容易受关注,而且具有放大性,容易造成刻板印象。这样的新闻显然不利于黄山海外形象的建构,给受众的感觉是黄山的管理混乱。

五、结语

基于这些实证性材料,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断是英语网络媒体对于“黄山”的关注其实并不强烈。

这可能与游客群体有关。据《2019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黄山接待国内游客7 115.27万人次,增长14.3%;接待入境旅游者286.94万人次,增长9.2%。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163.72万人次,增长2.8%。可见,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是最低的。而且国外游客中,韩国连续多年是黄山最大客源国,比例超过30%,美国、加拿大等国只是增长速度较快。这难免影响到黄山在英语网络媒体的关注度。

但两者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很难说是英语游客少,所以英语媒体关注少,还是英语媒体关注少,所以英语游客少,两者应该是互相影响。这也侧面表明,对于英语世界的海外推广,现有的措施谈不上非常有效。这提醒我们,不能满足于黄山的盛名和美景,还需要将黄山与电影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度广的形式联系起来,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受关注的黄山。

猜你喜欢
黄山英语
画说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奇绝黄山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