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

2021-01-17 07:45王进业,孟娜,许林贵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领导人稿件总书记

【作者体会】一次践行“新、深、活”特稿写作理念的成功实践

王进业新华社对外部主任

孟娜新华社对外部政文室主任

许林贵新华社对外部政文室副主任

一、立意新

“立意新”主要体现在将海量素材进行精准提炼上,需要对时代和人物有长久的跟踪、独特的观察,并找准时代和人物的结合点。一篇人物特稿的“立意新”首先体现在它的框架结构上。《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的五个小标题“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一切为了人民的获得、幸福和安全”“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穿越惊涛骇浪奔向伟大梦想”用清晰结构统领海量素材。

小标题的提炼需要传神到位,比如:“穿越惊涛海浪奔向伟大梦想”既描绘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交汇的时代画卷,又表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追逐梦想的鲜活意象。

“新、深、活”的领导人特稿写作理念背后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对“四力”的忠实践行。《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写作团队长期在时政对外报道一线工作,对每一天每一篇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都认真研读,并对海外英语世界中有关中外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出版物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二、思想深

领导人人物特稿中,“思想深”主要体现在稿件要回答怎样的时代之问上,对外人物特稿更要回答好海外世界的关切。《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有力回答海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最关切的问题,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内外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路上阔步向前的。

思想深意味着写作团队要在文章的起承转合中有一些夹叙夹议的点睛之笔。这篇稿件用五个小标题将稿件分为五部分,每部分的结尾都仔细打磨、意蕴深长。特别是整篇文章的结尾部分——

“2019年5月,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的于都县,号召人们走好新长征路。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与严酷的大自然、敌人的重兵围堵以及党内的错误路线作斗争,付出重大牺牲,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所有的艰苦付出,是为了达到他们光荣而神圣的目的。”

这样的表述既写历史和当下,又昭示未来,既写时代又写人物,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战略思维。

三、表达活

“表达活”是指人物特稿中用最具典型性的故事和细节来塑造人物,因为故事往往可以触碰人类共通的情感,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在7000字中有近30个与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的场景和细节描述。

写作团队在刻画人物时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使文章代入感更强,另外适当添加背景也很重要。比如稿件中这样一段场景描述:“有一次,在北京的胡同里,他忽然出现在一群快递小哥面前,对他们的辛苦表示慰问。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快递业,快递员人数超过300万。”现场感强,以点带面。

《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写作团队在数十天的写作过程中较好地践行了“新、深、活”领导人特稿写作理念,使稿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力。稿件在海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都产生重大反响,被《大公报》《文汇报》《香港经济导报》等308家中文媒体和网站采用。美国《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南非《星报》、肯尼亚《标准报》等40余家境外主流英文媒体转载。稿件在脸书、推特两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总阅读量257万,总互动量8.5万,获得积极评价,有效引导海外舆论,是领导人形象国际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

评委点评

易文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东盟传媒暨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刊发时机的准确把握。本篇刊发于9月29号,从具体的时间节点来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一个回顾与展望的绝佳时机;从大的事件发展时间节点来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并已经处于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领袖的态度、做法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也正是回应这种关注的绝佳时机。

对宏大题材的高超驾驭能力。本篇是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特色的提炼与展示,题材宏大,素材繁多,不易把握。文章分5个部分进行概括,既展示出开阔、动态的时空大画卷,又有大量丰富的细节和详实的数字,选材精当,表述准确,结尾画龙点睛,显示了作者极强的概括提炼能力和对当今时代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使命和精神的深刻理解。

对领袖形象塑造角度的精准选择。国家领导人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符号和直接展示的名片。与西方政治领袖形象塑造更多强调个人魅力不同,本篇突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与人民和祖国血肉相连,以习近平为代表和核心的9000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小我”融入“大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及惊涛骇浪何所惧,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大党、大国形象。

本篇紧扣时代节点,回应国际关注,展示中国道路,题材驾驭举重若轻,海外传播效果显著,是一篇优秀的国际传播力作。

猜你喜欢
领导人稿件总书记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总书记的告诚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