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党指导新闻工作理念的演进逻辑及启示

2021-01-17 04:05施宇白志杨
新闻爱好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新民主主义

施宇 白志杨

【摘要】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重视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理念体现出新闻工作政策的灵活性、创新性、渐进性特征。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前,党对新闻事业的指导理念从一开始就贯穿于思想观念的建设之中,并逐步深入到新闻业务层面。这不仅得益于党的新闻工作政策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之上,更有赖于从早期办报活动中吸取的丰富实践经验。

【关键词】建党百年;新民主主义;新闻工作政策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一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政策出现过多次变革,并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中孕育出了适合不同时代发展需求的新闻工作指导理念,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在建党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我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不仅体现在思想观念层面,还体现在新闻业务层面,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角度对新闻工作的开展有了全新的思考,并随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出了全新的指导方针与策略。本文将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相关文献的考察,对建党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党指导新闻工作的理念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新时代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建党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党指导新闻工作理念的演进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明确新闻工作的领导权及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把党报党刊看作是“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1],中国共产党也明确表示要创办一批旗帜鲜明的刊物,并且强调要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必须有一个极为稳定的思想宣传阵地。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刊物,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1922年9月《向导》周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于上海问世;1923年6月改为季刊的《新青年》以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的面目发行;1925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创办。此外,这一时期由我党创办的刊物《前锋》《中国共产党党报》《政治周刊》等也相继面世,总体呈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活力,给当时沉闷的政治舆论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凡属本党党员,不但有赠阅本党中央机关报之义务,并有努力向党外推销之义务”[2]。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将党报视为内部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希望通过经营手段,增强报刊的宣传能力,把我党的革命理论传播出去,“中国近几年的民族革命运动受影响于我们党的宣传工作实巨”。[3]由此可见,该时期我党的新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影响效果,呈现出了向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明確了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中共一大会议决定了宣传工作的核心精神就是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其中明确规定“杂志、日刊、书籍和小册子须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办”,并且“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4]。这表明从一开始党的新闻工作就被党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1925年,中共中央在通告中明确表示“我们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一方坚决地去领导广大工农群众作英勇的斗争,但是一方尤应努力作普遍和深入的宣传工作,使一切工农民众明白了解国民党和一切反动势力之反革命行动,同时显示我们党对政治的立场,和一切斗争的意义”。[5]这表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建党初期,政治环境极为复杂,新闻工作围绕我党的政治立场而展开,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力。

其次,重视新闻事业与群众工作的联系。新闻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刊发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的新闻,这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又一重要原则要求。建党初期由于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群众的宣传工作在一开始进展得并不顺利,新闻工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1922年,面对工人与农民群体,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新闻宣传的通俗化与否是提升新闻宣传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提出“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运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以及“当尽力编著通俗的、问答的、歌谣的小册子”。[6]1925年,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新闻工作与政治宣传活动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提出“各地方不应忽略利用每个群众集会,实行我们广大的宣传鼓动工作”。[7]1926年,毛泽东在《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一文中详细总结了过去两年内“十四项重要事件之宣传”,高度肯定了我党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但也指出了宣传中存在的“偏于市民,缺于通民;偏于文字,缺于图画”[8]的缺点。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一直在积极探索新闻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认识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工作中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在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完成宣传任务。这表明了我党对于群众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之间的关系取得了新认知、新理念,为之后新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引与借鉴。

(二)土地革命时期:明确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的关系,明确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中央宣传和鼓动更陷于停顿的状态”,“全党的宣传和鼓动尤其减少,几乎等于零”。[9]上海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主要阵地,如1927年秘密出版的理论性刊物《布尔塞维克》,1928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二份机关报《红旗》。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查办与打压,这些报刊所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中国共产党被迫将报刊的阵地从城市转向了农村。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我党创办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报刊,积累了丰厚的新闻工作经验。

首先,明确武装斗争和新闻宣传的关系。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重新提起,全党上下认识到“宣传教育是实现党的任务的经常的基本工作”及“目前政治形势之下宣传工作特别重要”。[10]这一时期我党正逐步清理“右倾机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意识到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党的新闻事业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红星报》在瑞金创办,并且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发行量最高时每期达4万份。根据地报刊的蓬勃发展,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为根据地的建设营造了舆论氛围。由此可见,武装斗争可以解放人民,而新闻宣传可以让人民认识革命,充分调动人民对革命的积极性。

其次,明确坚持新闻真实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央党报“不能反映全国的政治局势及群众斗争的情形,与各地下党部的实际生活相隔太远”。[11]中央党报不能正确且真实地报道全国实际革命斗争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1930年5月,针对当时红军内部出现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形成正确工作方法的行动口号。针对新闻宣传中的真实性问题,党中央迅速决断,要求各省至少必须有一个中央党报通讯员,通讯员不仅要对政治形势及群众斗争的事实如实上报,并且要尽可能地搜集到当地对于党中央政策的观点及争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宣传工作的真实性。

(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明确外宣工作原则,增强报刊的党性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的指导更加深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环境之下,我党新闻工作虽然受到了诸多阻挠,但也迎来了一些发展机遇。1937年初,为了配合国共合作的新形势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需求,《红色中华》被改名为《新中华报》继续出版,并于1939年初改为新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之后在1941年《新中华报》与新华社内部刊物《今日新闻》合并,出版为《解放日报》。1938年初,《新华日报》在国民党内部顽固派与日军的阻挠下于武汉正式创刊,虽然在国统区出版期间受到多方打压,但《新华日报》仍然出色地完成了我党交付的新闻宣传任务,为敌后根据地报刊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首先,明确了外宣工作的原则。1941年前后,党报党刊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宣传口径与中央不吻合,宣传内容不符合中央政策,并且有许多违反党的政策与中央指示的言论公开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党中央针对党报的对外宣传工作进行整改,要求“各地党政军负责同志对带有全国、全党、全八路军、全新四军性质的文件、电文、讲演,必须事先征得中央同意,否则一律不准任意发表与广播”[12],“一切对外宣传均应服从党的政策与中央决定”,并且“一切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应统一于宣传部”[13]。对外宣传工作的整改,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形势,促进了党内机关报的改革。

其次,增强报刊的党性。《解放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党八股”现象,为了提升党报质量以及解决党性不强的问题,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解放日报》党性不强以及脱离群众等问题进行了批评,要求“党报要成为战斗性的党报,就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表扬工作中的优点,批评工作中的错误,经过报纸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14]。1942年,毛泽东在《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中强调,“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的倾向,经常注意掌握新闻政策和社论方针”[15],并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党宣传工作中党性原则问题的整改做出了指示。此次的党报改版,增强了报刊的党性,进一步丰富了我党的新闻思想。

(四)解放战争时期:全党办报方针与群众办报方针形成

随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解放区新闻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要求党的领导人要充分利用好报纸,“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16]全党办报方针与群众办报方针的确立,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为之后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理念演进的逻辑与启示

(一)由党性到群众性,再到两者的统一

在建党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经过逐渐摸索已经完成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蜕变,这种蜕变离不开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与重视。中国共产党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就将新闻宣传工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刻强调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这28年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表明,党的领导是始终不变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内化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体现为:

第一,坚守党性原则是开展一切新闻工作的底线。在20世纪初中国政治环境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紧密地围绕在党的中心工作周围。坚守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也是支撑我党新闻事业不断探索前进并取得进步发展的重要遵循。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认为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最基本的党性原则,无论是中央机关报,抑或是地方报刊,只要是我党经办的报刊,都要无条件地服从黨的领导,宣传党的政治立场及政治主张。

第二,贯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的制胜法宝。办报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人民,党报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办。我党新闻事业的开展从一开始就以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创立基础,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发声,将群众路线贯彻到新闻事业之中。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所提出的“群众办报”方针是群众路线原则在新闻工作领域中最好的体现。实践出真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认识到,只有真正地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党报党刊的工作之中,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到党报党刊的指导,才能保证党报党刊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第三,守正与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的指导大多是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继承过来的,通过对当时政治局势及社会环境的判断而内化吸收并将优秀的理论进行中国化,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党的新闻理论思想。借鉴建党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党关于新闻工作的理念和经验,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方针,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摒弃守旧,与时俱进,这正是党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因。

(二)营造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氛围是当今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持续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7],我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始终以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为核心。进入习近平新时代我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有了全新的要求,对内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正面宣传及舆论引导,对外要不断争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而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与引领。

我党所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都要以党的政策意志为工作主线,不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要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统一,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宏观大局中把握宣传基调、统筹舆论场,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第二,不断营造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氛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18]。长期以来,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新闻工作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条主线。目前形势下,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介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受众在整体传播格局中逐渐占据中心位置,主流媒体需要不断努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在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的同时,构建好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互动场域。当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引导14亿人民同心共志、凝心聚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不仅要发挥舆论引导的功效,更要积极反映民意,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构建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

第三,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19]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无不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更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与内容形式,将新闻舆论这一时代前沿的瞭望塔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形成引导与反馈的内循环,既做到了政治传播,又达成了政治认同,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落到实处。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规划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传媒领导力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36.

[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5.

[3]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8-21.

[4]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1980:1.

[5]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7-28.

[6]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3.

[7]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8-21.

[8]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5.

[9]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35-37.

[10]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41.

[1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62.

[1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120.

[13]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98.

[14]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26-127.

[15]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文献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1-183.

[16]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文献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5.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3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14.

[19]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82.

(施宇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白志杨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舆论学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新民主主义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时间的历史考察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