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个菜薹品种在山西晋中的引种栽培试验

2021-01-18 03:57张效宁孟祥哲逯晓楠李梅兰许小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秋播菜薹菜心

张效宁,孟祥哲,逯晓楠,李梅兰,许小勇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省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谷030801)

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为产品的一种特色蔬菜,又称菜心[1]。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尤其适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一年四季种植,是广东乃至其他华南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2],可周年生产供应[3]。菜薹属于长日照植物,但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4]。菜薹的主要食用部位是鲜嫩的幼薹,幼薹含有许多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膳食纤维、抗坏血酸、钾等物质。增城迟菜心(菜薹)由于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薹较柔嫩,风味绝佳,被誉为“菜中之后”和“菜品之冠”[5-7]。近几年,菜薹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特种蔬菜,种植范围不断扩张,目前,山西晋中、临汾、运城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山西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8],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比较多,均不太适于菜薹生长;春季气候多变,栽培前期生长缓慢,后期抽薹较快且细长,商品品质下降;秋季天气温和,但是时间过短,后期温度偏低,菜薹生长缓慢,甚至终止。为此,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用11 个菜薹知名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山西北方地区栽培的品种,也为下一步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9-10]。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11 个菜薹种子购自市场,主要是南方品种,还有北方品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1)。

表1 菜薹品种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2017—2018 年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站试验基地的塑料大棚里进行,春季试验于每年3 月中旬穴盘播种(以下称“春播”);秋季试验于每年8 月中旬穴盘播种(以下称“秋播”)。每孔2 粒种子,播种完成后浇透水,并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菜薹出苗50%之上时,揭去薄膜,每日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及时查看温湿度,适时补水保湿,避免幼苗徒长或萎蔫。待幼苗长至一叶一心时间苗,保留每穴一苗。待长至三叶一心时移栽定植于大田。每个品种定植100 株,定植株行距为18 cm×30 cm。正常水肥管理,注意中耕除草。

适时采收,以薹长至与最高的叶片尖端同高,花蕾初开,即“齐口开”时收获[1,11]。一般在早晨无露水后进行,用小刀在茎基部伸长处切断,去除纤维化部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生物学指标观察 播种后30 d 观察叶柄颜色、叶脉颜色、叶型、叶缘裂刻程度、叶面光泽、有无刺毛、花薹颜色、花色[12]。

1.3.2 形态及经济指标测定 当菜心长至“齐花口”时测定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株高、叶片数量、薹长、薹粗、生育期、单株产量,折合计算产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3 和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菜薹生物学特性比较

由表2 可知,参试的11 个菜薹品种各生物学特性在春播和秋播试验中并无明显差异,但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11 个菜薹品种的叶型都为板叶、叶面无毛、叶缘浅裂,且7 号和8 号品种叶缘裂刻较其他品种深。除7 号和8 号菜薹品种的叶柄、叶脉、花薹均为紫色、花黄色外,其他品种的叶脉浅绿色、花薹均为绿色、花色浅黄。叶柄方面除了2 个紫色品种(7 号和 8 号)之外,2 个为深绿品种(10 号和11 号),其余 7 个品种均为白绿色。另外,1 号、10 号和11 号这3 个品种叶面光泽为强。

表2 参试菜薹品种生物学特性比较

2.2 春播菜薹各性状比较

由表3 可知,春播从3 月中旬播种到开始采收,整个生育期50~57 d,其中,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1 号、3 号、4 号、5 号,均为 50 d 左右;而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有7 号和8 号品种,分别为56、57 d,生育期差异不太明显。春播时叶长×叶宽最大的是8 号品种,为18.72 cm×7.20 cm,而最小的品种是1 号,为5.91 cm×2.20 cm。叶柄长最大的是2 号,为5.80 cm,最小的是1 号,为0.80 cm。各品种间叶柄宽差异较小。株高最高的为8 号、9 号品种,分别为43.60、43.70 cm;而1 号品种的植株最矮小,为25.60 cm。叶片数最多的是8 号品种,最少的是1 号。薹长方面,3 号、10 号和5 号品种的薹长较大且差异较小,分别为21.80、21.61、21.43 cm;各品种薹粗大小接近,大部分为0.4 cm 左右。产量方面,8 号品种的产量较高,单株质量为603.96 g,产量为11 777.25 kg/hm2;而7 号和6 号产量次之。

表3 春播菜薹品种性状观测

2.3 秋播菜薹各性状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秋播从8 月中旬播种到采收,整个生育期36~50 d,其中,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 1 号、3 号、4 号、5 号、10 号品种,均为 36 d 左右;而生育期较长的品种7 号、8 号品种,生育期均为50 d 左右。秋播时叶长最大的为7 号品种,为22.50 cm;叶长最小的是10 号,为10.54 cm。叶宽最大的是8 号,为16.24 cm;叶宽最小的是1 号,为6.31 cm。叶柄长和宽最大的均为6 号,为16.96 cm×1.63 cm;叶柄长最小的是10 号,为3.82 cm,叶柄宽最小的是4 号,为0.65 cm。株高最高的为8 号,为56.02 cm;而4 号的株高最小,仅25.19 cm。叶片数最多的是2 号,最少的是9 号。薹长和薹粗方面,号7、8 号和2 号这3 个品种的薹长较大且差异较小,分别为29.79、29.28、29.18 cm;薹粗最大的是9 号,为1.25 cm;薹粗最小的是2 号,为0.60 cm。产量上,8 号、11 号和 10 号的产量较高,其中,8 号的产量最高,单株质量为735.33 g,产量为14 338.95 kg/hm2;而11 号、10 号的产量次之,分别为11 613.00、11 483.70 kg/hm2。

表4 秋播参试菜薹品种性状观测

2.4 春播和秋播菜薹各性状比较

综合比较表3 和表4 的数据可知,各品种在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和薹粗4 个性状的变化趋势上大概相同,均表现为秋播的品质要优于春播,且各品种生育期均少于春播。除了9 号的叶长在春播时较长之外,其他品种的叶长均在秋播时更好。薹长方面,3 号、4 号、9 号在春播时较好,其他品种在秋播时薹长更长,以2 号、7 号的差异尤其明显。在叶片数量上,两播期8 号、9 号、11 号的叶片数量差异明显,其余品种的差异较小,7 号的叶片数量在春播和秋播时没有变化。在株高方面,两播期差异较大,2 号和9 号的差异尤其明显:2 号表现为秋播的株高较高,比春播高14.85 cm;9 号表现为春播的株高较高,比秋播高14.15 cm。单株质量大部分都是秋播的高于春播,其中,2 号品种春播和秋播变化不明显;10 号、11 号的单株质量变化极大,秋播的分别比春播大505.16、506.19 g;其他品种的单株质量变化不大。8 号在春播和秋播中单株质量、产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春播时的单株质量为603.96 g,产量为11 777.25 kg/hm2;秋播时的单株质量为735.33 g,产量为 14 338.95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有关菜薹品种的选择

菜薹品种的选择可以根据菜薹品种的栽培季节、茬口以及不同地区市场消费观念来决定。栽培季节及茬口要求生产者选择不同熟性的品种:早熟种对温度反应较为敏感,生长快,耐热性强;中熟种对温度要求同早熟种,生育稍慢些;晚熟种对温度要求较严格,春化温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生育较慢。曾小丹等[13]研究表明,早熟的品种虽然生长势相对不强,但采薹次数明显较熟性晚的品种多。不同的市场要求选择不同的品种,生产者在栽培时,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销售市场;其次,要了解不同销售市场顾客的消费观念[14-15]。本试验通过2 a 的春播和秋播试验,发现金秋红二号综合表现均优于其他品种,可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3.2 有关产量严重偏低的问题

菜薹生长快,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50~60 d。菜薹产量除了受品种影响之外,还受种植密度、播种时间、土壤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范勇新等[16]提出菜薹的产量构成由每667 m2株数、单株质量和商品率3 个因素决定,且高度为25 cm 左右时采收,菜心品质和产量较好。佘旭东等[17]研究表明,采收期和播种量对菜心经济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极为显著,初期采收的菜心经济产量随播种量增加有增产的趋势。李国英等[18]研究表明,对于同一播期不同土壤上种植的红菜薹,菜园土上产量高于黄壤土上的产量,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每个环节悉心管理种植一批可摘收三轮。第一轮收摘菜薹公顷产量约15 t 左右,但第二轮、第三轮产量低些,一批菜薹三轮采收总产量大概30 t 左右[19]。本试验中菜薹的产量折算最高仅有14 338.95 kg/hm2,且秋季产量普遍高于春季,这可能是由于采收期温度变幅较大,后期菜薹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品种仅能采收1 次,第二三轮很少,甚至没有;还有试验阶段栽培密度偏低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部分品种春播和秋播在薹长、叶片数、株高等方面存在差异,大部分品种秋播的生育期、叶宽、叶柄长、叶柄宽、薹粗均要优于春播,其中,金秋红二号在春播和秋播中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其他品种。金秋红二号春播和秋播表现最佳,春播时九月鲜红菜薹和四九菜心也较好,秋播时正源LN 菜场2 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表现也较好,它们都可以在晋中市引种栽培。

猜你喜欢
秋播菜薹菜心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一把菜心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春来菜薹鲜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