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崇拜者

2021-01-20 10:33许意
安邸AD 2021年1期
关键词:任何事物叉子橙子

许意

很難用一个身份去概括意大利的创作通才Bruno Munari (1907—1998)。他总是“抢走”编辑、平面设计师、作家等等各种工作。其实,在他的眼中,任何事物都存在“设计”。这不仅仅是你所知的狭义的设计,即根植于一个基于规范化制造流程诞生的产品设计——而是如他所认为,在我们的无意识与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彼此影响、相互塑造的过程就是“设计”的形成逻辑。

对于那些长得像怀表的相框、长得像一条鱼的锤子,或是形似母鸡的奶酪盘,他说:“这些东西必定不会是设计师创作的物品,因为设计师没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尽管他常以设计师的身份得到邀请和开展工作,但难得的是,这个长寿的老头从未用同僚们的视角看待设计,他有他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

1929年至1997年间,Munari在开展各类造物创作之余,也编撰出版了60余本书籍,不断向公众传达他的思想。他看到蔬菜和水果之中莫测而又复杂的结构和肌理,继而编撰了一本名为《沙拉里的玫瑰花》的摄影作品——玫瑰花瓣的形状就像卷心菜内部的曲线,万物呼应彼此,这是自然的形状。他还观察一个橙子从成熟的果实到进入人们手中被剥开和食下的变化过程,他用产品设计的营销口吻去描述橙子,颇为讽刺:“它们由一系列模块化容器组成。形状正好符合人食用的尺度,一旦从外部容器中取出其中一部分,将其放置在牙齿之间,只要很轻的压力就足以提取出果汁。除了果汁,这些切片本身还包括一颗小种子,这是公司免费提供的小礼物……橙子是几近完美的物体,让人从中可以观察到其形式、功能与食用方式的完全连贯性。就连颜色也完全正确,如果它是蓝色的,那将是完全错误的。”他看到: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关联。

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一组会“说话”的叉子,叉子的4根叉头被拟人化,就像人手的变化姿势。而他在更早的一本关于意大利手势的书籍中也曾讨论过人的双手会如何反映心理、习惯、情绪和交流发生的场景,与他如何思考叉子一脉相承。

20世纪70年代正是“二战”后反战运动高涨的时期,许多设计师都构想了可移动、融合多种功能的模块化式家具。而Munari构想的Abitacolo居住系统非常轻便,能够悬挂各式各样的物品,可供人们根据自身需求自由地拓展配件,比如加设书架与摆设。同时人亦可以在上面的床铺休息。

可以说,Munari的“设计”便来自他的思想。在Munari的满腔调皮和幽默之中,对造物主的赞誉溢于言表,他带着好奇心与旺盛的创作欲,反复向我们传达的核心或许正是——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

猜你喜欢
任何事物叉子橙子
Can You Help Others
Let??s Eat!
在力道与柔和之间寻找空间
橙子变变变
第三视角Another visual angle
极简主义
无中生有的味觉叉子
大橙子小橙子(4)
大橙子小橙子(2)
大橙子小橙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