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1-01-21 12:12洪冬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血流

洪冬英

(上海市黄浦区顺昌医院,上海 200025)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最常见的是非手术手段。其中,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效果,通过针灸帮助患者舒经通络、调节气血,推拿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加快组织损伤的有效修复。本文通过对8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现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02月收治的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抽签平均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基础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s)

组别 性别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男女观察组(43) 24 19 56.8±3.6 11.1±2.2对照组(43) 23 20 56.5±3.8 10.9±2.4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针灸疗法,具体操作如下:帮助患者采取正确舒适的卧位,并指导患者保持心态的平稳。采取平补平泄针灸基本手法,进针穴位主要包括百会、夹脊、四神聪、完骨、风池、天柱等穴位;各穴位留针25 min。然后,实施项六针,帮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在患者颈部双侧夹脊、风池、天柱穴采取一次性针灸针施针,进行局部消毒,共六针,采用穴位针刺法,三处穴均刺入约1寸,风池穴斜刺、夹脊穴直刺、天柱穴直刺。针灸采用电针治疗泄,穴位得气后进行,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节连续波频率强度,一般为60次/min,通电时间保持15 min。一天一次,两周一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中间间隔时间为2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具体操作为:推拿手法采用拿、揉、推等基本手法,指导患者取端坐位,放松颈肩背部肌肉。患者头颈给予拖拉牵引、旋转复位,头部左右旋转,注意动作缓慢;然后,采用三步推拿法:第一步,运用食指和拇指揉按患者颈臂穴,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施力,频率保持每分钟70次左右,按揉方向向下、向内,与椎动脉起始段对应;第二步,取患者两侧夹脊,运用一指禅屈拇指指推的手法,作用力在后关节,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第三步,取患者风池穴,按压推动,按压频率为每分钟90次左右。每一步推拿持续时间为10 min。完成后,给予患者5 min放松推拿。一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0天,每个疗程间隔时间为2天。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疗效:显效:所有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患者的颈部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呈现出明显好转,患者的颈部及肢体功能改善显著;无效:临床症状及各项功能都未发生明显的好转迹象。

患者治疗前后两组之间,以及各组组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行x2检验,P值分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高于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32/4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s)

注:*P为治疗后组间对比;a为治疗前与观察组对比,P>0.05;b为治疗前组内对比,P>0.05。

组别 收缩期峰值血流(cm/s) 血管搏动指数 平均血流速度(cm/s) 阻力指数观察组(43) 治疗前 51.58±3.25b 1.31±0.28b 21.18±2.07b 0.78±0.17b治疗后 63.58±2.84 0.72±0.21 27.62±2.01 0.53±0.09对照组(43) 治疗前 51.36±3.35ab 1.32±0.29ab 20.84±2.06ab 0.76±0.28ab治疗后 55.36±3.16 1.02±0.14 22.53±1.68 0.64±0.18*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多见,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造成患者椎动脉受压迫刺激,导致患者的颈椎部位血管狭窄,进而造成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中医角度上讲,可以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纳入到“头痛眩晕”等范畴中,认为其病因主要由于患者肾虚相关,病症表现主要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过度劳损等。同时,机体遭受到风寒湿的侵入后,会向机体内经络以及关节中流注,进而导致机体发生营卫阻滞的情况,而后不通。因此,从中医角度分析,椎动脉颈椎病主要病机是由于患者头颈部静脉存在运行不畅的情况,导致脑失所养。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主要采取非手术方式,其中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刺激患者穴位,促使其穴位疏通,促进头颈部血管的扩张,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性,从而改善患者头颈部缺血缺氧的情况,缓解患者头通眩晕等不适。同时,针灸治疗还具有见效快、对患者伤害较小等优势。推拿手法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放松头颈肩部肌肉神经,调节机体功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单一中医针灸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血流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