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2021-01-21 12:12李卫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氟烷胃底苏醒

刘 虹,杨 帆,李卫东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内镜术式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核心技术,目前临床主要开展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但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需要麻醉支持,其中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临床应用率较高[1]。七氟烷吸入麻醉正在逐步成为当代麻醉医学的发展趋势,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相比,其优点是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好,对心肺不良影响小,极少发生过敏,苏醒快,几乎没有麻醉后效应[2]。本实验拟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4~55岁,平均39.21±15.26岁,体重54~66 kg,平均60.07±6.02 kg。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40.21±15.39岁,体重53~66 kg,平均60.57±6.42 kg。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面罩吸氧后,静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依托咪酯+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随后进行气管插管。

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调节呼气末浓度为 1%~1.5%;瑞芬太尼(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8,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 mg),泵注4~6 μg/(kg·h),根据手术进展及时调节麻醉深度。

对照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丙泊酚(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50 mL:1.0 g),4~6 mg/(kg·h)泵入维持。两组患者术中出现心率下降≥30%者,应立即静注阿托品;低血压者,立即静注麻黄碱。

1.3 观察指标

术毕,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 10 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1]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分,评分1~6分,分值越高表明镇静程度越深;同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2]评估两组患者镇痛情况,评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术中及术后,监测两组患者出现心率≥30%、低血压≤20%、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镇静及镇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苏醒、镇静及镇痛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苏醒、镇静及镇痛情况比较(±s)

分组 n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镇静评分 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 32 13.02±1.02 15.23±1.53 3.56±0.82 2.26±1.03对照组 32 16.07±2.37 18.36±2.14 2.64±0.73 2.16±0.89 t—12.074 11.367 11.036 2.589 P—0.023 0.024 0.026 0.697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的手术操作时间较短,需要起效迅速、苏醒快,可控性好的麻醉方式,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均具有上述优点,在该类内镜治疗中应用较多。

丙泊酚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肝脏功能异常患者丙泊酚代谢减慢,因而患者苏醒时间相对较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剂治疗术相关文献报道显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但是较多患者出现苏醒时间延长、苏醒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七氟烷诱导迅速,苏醒快速,生物转化极少,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不受肝肾功能影响,因而在苏醒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面,优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3,4]。本次研究对比两者麻醉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苏醒质量更佳,且未降低镇痛和镇静效果,麻醉效果相对较好。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该类患者的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麻醉方式。

综上所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苏醒效果更好,且镇静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

猜你喜欢
氟烷胃底苏醒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胃镜疗效分析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植物人也能苏醒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吸入用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