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2021-01-21 12:12李博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内镜切口

李博艳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甲状腺癌是现阶段临床上发病概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甲状腺癌疾病的治愈率也在持续提升。年轻女性群体是甲状腺癌的主要发病群体,患者在发病之后自身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上在针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放手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患者接触手术之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加之手术之后所留下的身体瘢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的美观。因此,针对这一手术方式,患者的接受度相对较低。而伴随着微创内镜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从多个不同方面出发,探讨了甲状腺癌治疗过程中内镜手术治疗方式与开放手术治疗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2 0例患者,男7例,女1 3例,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28.7±3.2)岁。观察组20例患者,男6例,女14例,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28.4±3.6)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开放手术的方式,患者在正式开始接受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部位为患者的颈部,麻醉的方式为局部麻醉,在成功对患者进行麻醉之后,需要在患者胸锁关节附近位置做好标记,标记位置需要距离患者的关节位置1.7 cm,切入的过程中主要设置横向切口,从标记位置开始,到患者的胸锁乳突肌位置位置,之后逐渐扩大切口的外延,向着患者的舌骨下端位置转移,最后在患者的皮瓣区域结束,在确定患者的病变区域之后,切除患者的肿瘤体,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在患者的手术切口位置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手术切口位置进行抗感染处理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引流处理[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内镜手术的方式,在正式开始手术之前,要先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保持一致[2]。在为患者设置手术切口的过程中,手术切入点设置为患者的胸锁骨上端位置,手术切入点大约距离患者胸锁骨上端1.5 cm,在确定好的手术切入点位置做好标记,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从患者的手术切口位置进行肾上腺素的注射。按照层次切开患者的皮下组织,将患者的肌群结缔组织与皮下组织进行有效分离,切开患者的颈部白线,但是在对患者的颈部白线进行切开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舌骨肌以及甲状腺肌的完整,使用皮钳对手术切口两侧进行牵引,确保患者的甲状腺能够充分暴露在医生的手术视野之内,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在内镜的指引之下对患者病灶所处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进行观察,确保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甲状腺癌病灶,清除之后,针对患者的手术创口位置要进行止血处理,按照顺序将患者的手术切口位置逐层关闭,在对患者的创口位置进行包扎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压,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2 结 果(见表1)

表1 对比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s)

表1 对比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s)

组别 例数(n) 手术切口长度(cm) 手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0 3.47±0.92 17.92±6.54 79.64±10.51 4.14±2.32对照组 20 7.85±2.73 41.83±10.97 100.39±2.13 7.96±4.52 t 1.36 1.74 1.58 2.66 P 0.039 0.017 0.026 0.011

3 讨 论

甲状腺癌主要是指发生在患者甲状腺部位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约有1%的恶性肿瘤患者属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最早发生于患者的滤泡上皮细胞,患者在发生甲状腺癌问题之后,最初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受到压迫、皮肤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伴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此类疾病在保证治疗及时的情况下,多数患者都能够得到康复,但是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伴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有研究显示,在高原地区的缺碘区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大幅度提升,年轻女性是此类疾病的主要患病群体,而通过手术的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很多年轻女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于对于美观问题的考虑,往往不希望在结束手术之后给身体留下难看的疤痕[3]。而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来说,微创内镜手术方式则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由于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在患者的身体表面设置较大的手术切口,因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往往较快,且患者结束手术后,身体表面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患者对于相关治疗方法的接受度相对较高[4]。但是,综合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与美容效果进行考量,医学界对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实用性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研究显示,通过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且患者在结束手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而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则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5]。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相对较短,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切口的长度均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积极效益,说明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来说,通过内镜手术的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对患者身体方面的损伤相对较小,同时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整体较快,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内镜切口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