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创伤救治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21-01-21 12:12赵丁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失血性创伤性休克

田 辉,叶 钢,赵丁丁

(广东省深圳市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106)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单一因素致伤因素打击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多发性创伤不是多处创伤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一种伤情相互掩盖、相互作用的创伤症候群或临床综合征;其常见于塌方、车祸、高处坠落等[1-2]。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创伤疾病,指创伤引起大量失血引发的休克。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病迅猛,后果严重,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性命危险[3-4];有效、科学的救治模式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实现更好的救治结果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中笔者选取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中实行一体化创伤救治的临床救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具体如下:①构建急诊救治管理网络:选取经验丰富的医师与护理人员组成一体化创伤救治小组;设立预报信息系统,与120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实施掌握患者最新情况,动态追踪救护车位置,根据患者伤势调度合适的医护人员及救治物品,确保抢救人员与抢救物品及时到位;②院前抢救:医护人员评估患者伤情及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同时实施止血、防治脑疝、建立静脉通道等基础急救措施;另外,医师需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随行护士应记录患者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急诊;③院内救治:将患者送往急诊抢救室进行全面抢救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检测组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循环组负责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呼吸组负责进行呼吸支持,联络组人员则需完成抽血送检、与患者家属联络向其交代病情等工作;④各科室衔接:通过预报信息系统将患者基本信息、伤情及救治进度等提前告知相关科室;建立绿色通道并将患者直接送往手术室,同时直接由医师及护士护送救治仪器及急救药物,与手术医师进行直接交接,并由手术医师进一步完成开腹检查、开胸检查、颅内血肿清除等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救治护理,包括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从接到呼救至对患者实施院前救治时间(院前抢救时间)、患者入急诊至送达手术室时间(接诊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统计患者救治结果,包括救治死亡人数及治愈人数;另外,需记录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行t或x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相关指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院前抢救时间、接诊至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院前抢救时间(min) 接诊至手术时间(min) 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20 22.45±6.87 19.75±6.32 22.54±5.67对照组 20 30.15±7.01 28.87±5.89 29.01±5.36 t-3.508 4.721 3.708 P-0.001 0.000 0.001

2.2 两组患者抢救结果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抢救结果比较(n,%)

有50%的严重创伤患者受伤10min内有明显死亡风险,其中,致死原因大多数为大血管撕裂。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疾病发展速度较快,容易引起患者全身功能障碍,危机患者生命安全;保障救治效率、做好抢救处理是实现更好的救治结果的关键[6-7]。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院前抢救时间、接诊至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反映了临床救治效率,以上指标值越低,则临床救治速度越快,救治效率越高;抢救时间是直接决定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增加救治风险的情况下,救治效率更高的救治护理模式救治结果往往更好,临床价值往往更高。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传统救助护理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临床救治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效率,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救治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和传统救治护理相比,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强化了与120团队的联系,其可以根据与120团队的交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避免了入院后的二次分诊,节省了救治时间;另外,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还将各科室更好的衔接在一起,使得各科室之间的分工更明确、配合度更高,其强化了救治工作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流程更简洁流畅,从而有效缩短抢救各环节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救治效率。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和传统救助护理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实现更好的救治结局。分析原因,可能和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救治效率更高有关。在临床救治过程中,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其救治效率越低,则治愈率也更低;另外,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会加重患者机体损伤程度,提高救治风险越高,加大救治难度,严重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和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实施传统救助护理相比,一体化创伤救治护理可以提高救助效率和治愈率,其有利于实现更好的预后,具有更好的救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失血性创伤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