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1-21 12:12马翠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护士

马翠维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900)

原发性肝癌属于肿瘤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于40~50岁男性群体,主要表现包括肝区疼痛、乏力、消瘦、腹胀及食欲下降等[1]。介入治疗是临床对此疾病的首选疗法,有创伤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由于老年患者各类组织器官功能均有所衰退,介入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2]。有研究指出[3],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案,本研究选取8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研究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2~84岁,平均(68.86±3.67)岁;病程2~16个月,平均(10.80±3.15)个月。对照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61~83岁,平均(68.53±4.28)岁;病程4~17个月,平均(10.72±2.94)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护士向患者讲解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有关的常规健康知识;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常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清新;严格遵医嘱提醒患者用药;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①护士积极辅助患者检查并指导用药,确保临床护理的及时性和连续性;②护士需详细、耐心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特别是造影剂)过敏史:③护士在指导患者饮食时,需嘱咐患者低钠饮食,进食易消化类食物;④护士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等知识,若患者无法理解,则需重复并变换方式地进行讲解;⑤护士需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其自诉,然后再耐心亲切地进行心理疏导。(2)术后护理:①护士需帮助患者妥善地包扎穿刺点,并嘱咐其卧床休息24 h;②每隔0.5 h巡视1次,了解患者生命体征;③术后很多患者会发热,通常体温可高达39℃,因此护士需指导患者低温沐浴,并尽量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温处理;④护士积极询问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指导其以看电视、听书、看报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需严格遵医嘱对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治疗;⑤由于患者大量饮水并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症状,所以护士需持续监测患者排便情况,指导患者取侧卧位,若患者排尿困难需以“口哨”声进行引导排尿,对于尿潴留严重者可酌情留置尿管;⑥护士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积极疏导,同时鼓励其坚持治疗;⑦护士需保持床单的清洁、卫生及干燥,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必要时对其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敷料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①心理状态: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中SAS评分50~59代表轻度焦虑、60~69代表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代表重度焦虑,而SDS评分53~62代表轻度抑郁、63~72代表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代表重度抑郁;②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评分0~10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③生活质量:参考生活质量调查简表后自拟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定,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3方面,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④护理满意度: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评分0~10分,9~10分为满意,7~8分为一般,7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百分率表示,分别以t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干预后,两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①P<0.05

组别 SAS SDS VA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 60.84±5.21 53.25±6.80① 58.77±6.37 52.37±6.55① 6.50±1.27 5.25±1.03①研究组(n=43) 61.02±4.88 43.26±7.44① 59.25±5.87 44.20±7.35① 6.62±1.38 2.36±0.95①t 0.165 6.499 0.363 5.575 0.420 13.52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生活质量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①P<0.05

组别 生理 心理 社会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 44.57±7.10 48.70±6.58① 53.60±6.47 58.25±6.36① 52.16±5.74 56.53±6.20①研究组(n=43) 43.32±6.55 53.63±7.25① 53.05±5.79 64.10±7.33① 51.05±6.02 60.06±5.33①t 0.849 3.302 0.415 3.953 0.875 2.83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较对照组74.42%(32/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生存环境及黄曲霉素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4]。目前,介入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的常用疗法,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发现[5],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马敏敏等人[6]的研究也发现:对肝癌围介入期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由于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疾病本身较为恐惧,加上相关并发症也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强烈的不适感,特别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明显下降,身体不适感更加严重,所以对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加强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阅读诸多相关文献,总结了一些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因素,并将其制定成为一个完整的护理对策,其中包含术前准备、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等,不仅有助于手术的正常开展,还可提升患者对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认识,改善其心理状态,更积极地迎接手术治疗[7];另外还包含了术后发热护理、疼痛护理、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及压疮护理等,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可消除不良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提升[8]。

本次研究对4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35%较对照组74.42%更高。由此可见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