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炎孕妇的围生期护理体会

2021-01-21 12:1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肝炎孕妇新生儿

姚 芸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女性在妊娠期间感染肝炎的风险升高,并且近年来,妊娠孕妇合并肝炎等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当孕妇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后,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其重要。如果孕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导致其发展成肝衰竭,严重的还会导致孕妇死亡。对于中晚期孕妇,在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后,极易引发产后大出血、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肝炎会通过血液、母婴进行传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有学者建议,在妊娠28周以后至产后一周期间,对合并肝炎的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了52例合并肝炎的孕妇,通过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在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后,详细的分析了围生期护理的效果以及体会。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分娩被确诊的妊娠合并肝炎孕妇52例,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合并肝炎的诊断标准[2],且被确诊;(2)6个月内与乙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或者接受过输血治疗;(3)血清胆红素水平>17 μmol/L;(4)单胎妊娠,且孕周超过28周;(5)孕妇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其他比较严重的妊娠合疾病;(4)中途流产;(5)胎儿死亡。将本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28.54±2.36)岁,孕周29~40周,平均(36.25±1.30)周;观察组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28.62±2.75)岁,孕周29~41周,平均(36.33±1.26)周。本次研究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本组孕妇实施日常护理、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出院时对其进行出院指导。

观察组围生期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当孕妇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后,很可能会担心自身病情、担心对胎儿造成影响,导致其心理上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是因为孕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比较少。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孕妇及家属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的知识,叮嘱家属多陪伴孕妇,给予其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如果孕妇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要及时积极有效的与孕妇进行沟通和交流,指导孕妇进行散步、听音乐、看书等等,以多种方式分散孕妇对病情的焦虑情绪,静儿减轻其心理上存在的负担。对于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孕妇,护理人员要多鼓励孕妇,可以给其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孕妇坚持接受治疗,帮助孕妇树立起治疗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2)妊娠期护理。护理人员要叮嘱孕妇在妊娠期间一定要保证睡眠及休息的充足,护理人员尽可能的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孕妇造成的影响,帮助孕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护理人员要结合孕妇的饮食爱好及饮食习惯,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的饮食要尽量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同时还要保证饮食的清淡,多给其使用一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定期对孕妇的肝功能进行监测,掌握孕妇病情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还要叮嘱孕妇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其安全用药;(3)分娩期护理。分娩对孕妇的体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孕妇受到肝炎病毒的影响后,其机体免疫力降低,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比较弱,加上肝负担增加,在分娩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胎儿窘迫。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以胎儿状况,尤其要对分娩指征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现孕妇宫口有明显扩张的表现,则要及时实施阴道助产,为孕妇提供足够的氧气,保证其呼吸顺畅,如果发现孕妇出现低蛋白血症,则要及时给予纠正,为其补充抗凝血因子。当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还要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及时给产妇注射缩宫剂,进而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4)产后护理。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法的指导,向孕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如果孕妇依旧处于肝炎急性期,则应告知孕妇禁止母乳喂养。护理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消毒及隔离工作,及时阻断母婴传播途径。胎儿娩出后,及时给其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及肝炎疫苗,叮嘱产妇及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护理结束后对所有孕妇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对两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在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其进行病原学检查,统计两组新生儿感染肝炎的阳性率,采用统计学软件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和t表示和检验计量资料,用(n,%)和x2表示和检验计数资料。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

在心理状况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护理前,观察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s)

注:与护理前相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n=26) 护理前 56.38±3.62 58.77±3.83护理后 23.05±2.19ab 23.12±2.23ab对照组(n=26) 护理前 56.47±3.57 58.69±3.91护理后 38.95±3.21a 37.15±3.64a

2.2 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的阳性率

在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的阳性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7.69%和0.00%,对照组分别为23.08%和11.5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的阳性率比较[n(%)]

2.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以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与对照组(80.77%)相比较,观察组(96.1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肝炎是比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妊娠期女性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导致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升高。大部分孕妇发生肝炎病毒感染后,其病情都比较严重,尤其是处于妊娠中晚期的孕妇,其病死率超过了20%,不但如此,还极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甚至会通过母婴传播造成新生儿感染肝炎病毒[3]。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处于妊娠中期及晚期的肝炎孕妇,给其及时实施有效的维生期护理干预,对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院近年来针对合并肝炎的孕妇实施了围生期护理干预,因为大部分孕妇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后,由于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心理上出现了对病情、对胎儿的担忧,导致出现了不良心理情绪,此种不良心理情绪对妊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护理开始之前,由本院专业的护理人员首先对孕妇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一位孕妇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明确了只要控制得当,并不会对胎儿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给孕妇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有效的增强了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信心。然后对孕妇进行了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保证了其营养摄入的均衡性,明确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通过在分娩期及分娩后的护理,与治疗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病毒的几率,分娩质量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合并肝炎的孕妇实施围生期护理干预后,孕妇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的几率明显降低,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进一步证实了围生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肝炎孕妇配合实施围生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肝炎的阳性率,孕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肝炎孕妇新生儿
《世界肝炎日》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世界肝炎日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