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核磁共振技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诊断有效性分析

2021-01-21 12:12陈丽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半月板韧带准确率

陈丽平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膝关节是人体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的屈曲关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损伤。临床常见膝关节损伤类型包括创伤性急性滑膜炎、前后交叉韧带撕裂、骨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患者多伴有剧烈疼痛,膝关节无法正常运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膝关节损伤治疗中需确定损伤具体类型,并制定针对性治疗干预方案[1]。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常规方案为CT、X线检查,此类检查方案可准确诊断膝关节对应区域骨折,将其应用于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诊断中准确率较低。核磁共振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诊断技术,可显著提高关节软骨及韧带损伤诊断准确率[2]。为进一步分析膝关节损伤诊断的相关问题,本研究总结分析我院患者各项基线临床资料,研究评估1.5T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治疗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模式为依据,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均确诊为膝关节损伤,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汇总分析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3.38±4.09)岁,病程4~8个月,平均(6.05±1.27)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4~66岁,平均(43.49±4.15)岁,病程4~7个月,平均(5.92±1.18)个月,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CT检查诊断,利用我院多层螺旋CT完成检查,优先采用X线对患者损伤区域实施定位操作,确定CT检查的具体范围,采用1~2 mm厚度模式实施受伤区域检查。

研究组患者行1.5T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期间患者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采用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实施检查,扫描层距设定为1 mm,层厚设定为4 mm,FOV设定为18 cm×18 cm,扫描激励次数设定为2.对患者损伤部位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并行质子密度加权与T1WI、T2WI加权处理,由2名医师共同审阅1.5T核磁共振图像,如意见一致可确诊。

1.3 评价标准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 果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研究组诊断各类膝关节损伤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n,%)

3 讨 论

膝关节内部结构复杂,主要包括骨骼、半月板、肌腱、肌肉、韧带、关节面伸膝装置等,外界暴力因素作用下,患者可产生膝关节腓侧副韧带断裂、关节韧带、交叉韧带等损伤,导致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为此需早期确诊膝关节损伤类型,并行针对性治疗[3]。

3.1 分析1.5T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优势

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常规方案为X线及CT等,此类诊断方案骨折检出率较高,CT检查软组织及韧带图像清晰度不足,极易导致误诊及漏诊[4]。与CT及X线诊断方案相比,1.5T核磁共振组织分辨率显著提高,对出血及水肿部位诊断敏感度较高,可清晰显示韧带及软骨损伤。1.5T核磁共振采用多参数及多方位成像技术模式,可清晰显示膝关节走行、轮廓、损伤部位及范围,也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且能够检出隐匿性损伤,有助于提高骨髓及骨损伤诊断准确率[5]。

3.2 分析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1.5T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

(1)关节腔积液:关节腔积液患者经1.5T核磁共振检查可见损伤部位为条状低信号,边缘为波浪形或结构模糊不清,部分患者存在高信号或分层结构。T1WI加权信号为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模式,T2WI加权信号为高信号。(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患者经1.5T核磁共振检查可见损伤区域为低信号影,阴影内部存在椭圆形、球状、放射状、线状裂隙影,半月板区域可见线状或不规则高信号。(3)韧带损伤:韧带损伤患者经1.5T核磁共振检查,T1WI加权信号为低信号或高低混合信号,T2WI加权信号呈现高信号的特点。韧带损伤患者损伤区域可见低信号阴影,形态为扁平条带状,边缘结构多为波浪形,韧带区域为高信号,受肿胀影响,此类信号不规则,且韧带不规则增粗,与周边组织无清晰界限。(4)骨质损伤:骨折损伤患者经1.5T核磁共振检查可见损伤区域存在网络状异常信号,边界不清晰,T1WI加权信号为低信号,T2WI加权信号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内部可见片状高信号[6]。

3.3 本才研究相关分析

总结分析本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资源,研究组患者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质损伤等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与1.5T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软骨及韧带结构,图像对比度显著提升相关,可认为1.5T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准确率较高。同时,1.5T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为此可优先采用X线或CT检查,如无法确诊,可使用1.5T核磁共振检查。

综上分析可知,膝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1.5T核磁共振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在多因素影响下存在不足,就诊患者总量较少,1.5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的相关问题仍需持续分析。

猜你喜欢
半月板韧带准确率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