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1-21 12:12王月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病毒性血常规肝炎

王月芹

(泰州市妇幼保健所,江苏 泰州 225300)

病毒性肝炎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为感染肝炎病毒,患者临床表现为机体消瘦、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黄疸等[1]。病毒性肝炎在孕妇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对母婴健康威胁严重,为此需早期确诊并及时行针对性治疗干预[2]。相关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孕妇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指标产生显著变化,可将其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孕妇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分析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32例病毒性肝炎孕妇,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32例健康孕妇,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总结分析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年龄22~38岁,平均(30.29±1.44)岁,孕周22~37周,平均(29.88±2.76)周。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30.35±1.52)岁,孕周24~37周,平均(29.92±2.81)周,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受检孕妇检验前6 h需禁水,检验前12 h需禁食。清晨空腹状态抽取孕妇5 mL静脉血液样本,将其置入真空采血管内部,利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依据相关操作说明书完成生化项目检验。另抽取两组孕妇2 mL静脉血液样本,将其置入含有抗凝剂真空采血管内部,利用我院血球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完成血细胞检验,详细记录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结果。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项目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T(血小板)、WBC(白细胞计数)。对比两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包括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ALB(白蛋白)、A/G(肝功能白球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血常规相关指标

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T、WBC等血常规指标,研究组孕妇分别为(54.42±10.71)%、(39.55±7.14)%、(103.15±60.44)×109/L、(5.02±1.27)×109/L,对照组分别为(67.75±11.47)%、(30.12±6.25)%、(174.08±72.14)×109/L、(7.33±1.57)×109/L。研究组WBC、PLT、中性粒细胞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

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研究组TBIL、AL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A/G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s)

组别 TBIL(μmol/L) ALT(U/L) ALB(g/L) A/G研究组(n=32) 25.66±8.19 112.09±56.24 40.11±1.97 1.01±0.13对照组(n=32) 14.22±5.71 30.58±18.63 46.65±5.32 1.72±0.24 t 6.481 7.782 6.521 14.71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孕妇群体中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诱发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为感染不同类型肝炎病毒,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合并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危重疾病,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早期确诊病毒性肝炎,并行对症治疗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此临床需采用有效的诊断方案[3]。

总结评估本研究数据,两组孕妇经血常规检验,研究组孕妇WBC、PLT、中性粒细胞指标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指标高于对照组。经生化检验,研究组孕妇TBIL、ALT指标高于对照组,ALB、A/G指标低于对照组,可认为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应用于孕妇病毒性肝炎诊断评估中临床价值突出。骨髓抑制是病毒性肝炎典型临床表现,患者肝硬化及造血功能障碍病情严重程度与白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大部分医疗机构将白细胞计数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4]。血小板计数持续性减少属病毒性肝炎重要的病理表现,诱发PLT指标降低的因素与骨髓损伤及造血功能障碍相关,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肝脏在人体血清白蛋白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多项肝脏生化指标的分析可确定其病变情况。联合进行生化检验与血常规检验可全面评估患者肝脏损伤及骨髓抑制情况,有助于提高病毒性肝炎诊断准确率,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5]。

由此可知,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可为孕妇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可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样本量不足,未能与同类数据横向比对,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具体临床应用价值仍需持续性分析。

猜你喜欢
病毒性血常规肝炎
《世界肝炎日》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血常规解读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