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水平的影响

2021-01-21 12:12蒋小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甘草酸单核细胞斯汀

蒋小妹

(龙岩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福建 龙岩 364000)

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属于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血管通透性暂时增加所致皮肤黏膜局部水肿,该病可发生任何年龄段,其中儿童是疾病高发群体[1]。针对AU主要是采取用药治疗的方式,传统药物依巴斯汀片虽然具有一定效果,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用药后疗效不佳的情况,因此需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2]。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对AU患者采取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的效果,旨在为相关医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确诊为AU者200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红斑等典型症状,且经病史询问确诊患者为AU[3]。(2)患者均无用药禁忌及认知障碍。(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心、肾等机体重要的脏器出现病变或者器质疾病者。(2)无法耐受本次研究所使用治疗药物者。(3)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患者做科学分组,具体方式是按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实验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7~62岁,平均(34.2±2.1)岁。对照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8~64岁,平均(34.6±2.2)岁。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式为依巴斯汀片治疗。采取口服用药的方式,对<12岁的儿童群体用药方式为5 mg每次,一天一次;对≥12岁的患者用药为10 mg每次,一天一次,持续治疗半个月。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采取口服用药的方式,对<12岁的患者用药为25 mg/次,3次/d;≥12岁的患者2片/次,3次/d。持续治疗半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风团个数、瘙痒程度、水肿程度的评价,判定的标准如下:风团在0、1~10、11~30、>30分别记为0~3分;瘙痒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3分;水肿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3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治疗后若总积分下降>90%为痊愈;总积分下降30%~90%为好转;总积分下降<30%为无效。(2)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液,离心分离血清,采取流失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与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经1个月的对症治疗,实验组治愈7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58例,好转2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2.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03,P=0.004)。

2.2 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水平变化

经过相关的治疗,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均是显示为治疗后低于治疗前,而对比在治疗后的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水平变化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水平变化对比(±s)

组别 n TLR4 TLR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100 2.16±0.34 1.56±0.23 2.52±0.37 1.61±0.28对照组 100 2.12±0.33 1.76±0.26 2.54±0.37 1.96±0.33 t - 1.176 8.696 0.541 12.500 P- 0.241 0.000 0.589 0.000

3 讨 论

AU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疾病发病病因多种多样,常认为食物、药物及化学因素是引起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关于AU发病机制,有证据显示自身免疫应答存在异常可引起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自身的抗体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平衡,调节并改变免疫细胞成熟,诱导相关细胞因子分泌[4]。而AU病变上,细胞膜上受体物质TLR4、TLR2均参加到免疫反应的调控过程,能够识别相关的病原因子,并且可同此类因子进行结合,让引起病变的途径被激活,引起微生物介导的免疫反应作用,引起特异性免疫表现,因此合理控制并调节TLR4、TLR2可为AU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前对AU主要是使用依巴斯汀片这一药物,该药物是一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迅速而长效抑制组织胺,发挥较好抗过敏作用,然而单独用药的作用靶点单一,见效缓慢,部分患者还存在疗效未见改变的情况[5]。针对单一用药的局限,本研究在对实验组AU的治疗中,在常规使用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总的治疗有效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治疗后TLR4、TLR2较治疗前的降低幅度也较对照组显著,证实了AU的治疗上通过辅助复方甘草酸苷片的用药明显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这一药物是复方制剂的一种药物制剂,主要的成分包括了甘草酸苷、甘氨酸与蛋氨酸,其中甘草酸苷能阻止局部过敏坏死及控制出血;甘氨酸是一种一致性神经递质,可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蛋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因此将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AU的治疗中可起到良好的调节效果,配合依巴斯汀片可发挥协同配合的作用效果,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临床确诊为AU的患者,在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上,可通过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干预,借助这样的干预手段主要作用是明显的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2水平下降,让症状得以缓解及减轻,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甘草酸单核细胞斯汀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