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21 12:12金海明王清清王向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骨科资料研究组

金海明,王清清,陈 植,吴 桐,王向阳*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宁波 310016;3.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骨科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教学复杂,影像学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多为二维资料,立体空间感不足,因此骨科教学难点较大,为良好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带教时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1]。本文以我校8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探究对象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更加高效、合理的骨科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8月~2020年8月8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医学生均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9~23岁,平均(21.54±1.47)岁;研究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0~22岁,平均(21.53±1.41)岁。经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组间资料实施分析后,确定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模式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主要是老师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临床教学内容为床边教学。

1.3 观察指标

教学满意度:教学结束后,给予8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课题组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表,根据结果评估学生对于教学情况的满意度,问卷表的发放与回收均保证100%,内容分别包括不满意(分值低于50分)、满意(分值在51~85之间)、非常满意(分值高于86分)。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学生自我能力测评:自我能力测评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包括疾病理解能力、资料解读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理论知识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等,分值均是100分,分值与学生能力成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9.0,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组间差异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进行表示,组间差异取“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数据差异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教学满意度评估

经调查得知,研究组教学满意度显著较高,且与对照组间的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比较如表1分析。

表1 教学满意度评估表[n(%)]

2.2 教学内容测定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体格检查、病史资料收集、影像学资料分析、骨折分型及描述、诊断及治疗方法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表2 教学内容测定情况表(±s)

表2 教学内容测定情况表(±s)

组别 体格检查 病史资料收集 影像学资料分析 骨折分型及描述 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组(n=40) 18.07±1.42 18.30±1.39 17.73±1.83 18.03±1.51 17.97±1.31对照组(n=40) 15.63±1.56 15.97±1.56 15.92±1.43 14.98±1.84 15.55±1.51 t 7.333 7.015 4.874 8.086 7.6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学生自我能力测评

表3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疾病理解能力、资料解读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理论知识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学生自我能力测评量表(±s)

表3 学生自我能力测评量表(±s)

学生能力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t P疾病理解能力 89.10±2.65 78.75±3.18 15.804 0.000资料解读能力 84.83±6.57 73.475±7.45 7.218 0.000立体思维能力 85.47±4.99 69.93±6.37 12.146 0.000理论知识能力 88.22±3.73 85.47±3.76 3.279 0.002自学能力 85.72±3.26 74.85±6.53 9.420 0.000临床沟通能力 82.90±4.507 79.78±5.20 2.87 0.005

3 讨 论

在医院各科室中,骨科就诊患者量较大,该科室为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病理、生理、防治骨相关疾病的科室,科室带教实践性较强,与其他科室临床带教的差异性较大。鉴于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骨科临床实习带教难度较大,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病历资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骨科诊疗中,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地位,包括MRT、CT、X线等,但是资料基本均以二维图像为主,难以直观立体显示骨科疾病的损伤机理与解剖结构,虽然CT三维重建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仍旧缺乏直观感,因此教学具有一定难度。

传统教学是一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中心为老师,教学知识主要依据理论进行,忽略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且学生为被动式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并不利于临床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该研究结果显示以PBL教学为基础,应用3D打印技术,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促进教学满意度及效果提高。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价值较高,可促进教学满意度以及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是一种高质量的联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科资料研究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