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021-01-21 23:17
四川水泥 2021年9期
关键词:静力桩基础灌注桩

郭 磊

(甘肃建投生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随着桩基础技术在建筑行业内的推广,全面促进了建筑项目质量的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是目前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建造稳固安全的建筑,首先就要求要打好桩基础,与建筑项目施工有关的各个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全面了解到桩基础技术的必要之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桩基础技术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够保障在低成本施工的限制下完成高质量的地基建设。

1 建筑工程土建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原则

首先,因地制宜原则。在现实施工中,要注重联系实际,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区域的水文状况和地质情况,然后制定出融合当地特色的施工方案再进行施工,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地桩基础的种类和建筑技术,充分考虑桩基础的构造,如此才能促进地基建筑质量的提升。其次,适应工程建设原则。在现实施工运用桩基础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极力把控桩的承载度,精确掌握建筑物和桩的具体承载力度,保证其与建筑准则数据相一致。最后,适应施工进度原则。在建设过程中,要挑选最优的桩基础方式和技术,这是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施工的必然要求。比如,要是施工期限较短,就应该使用静压桩施工类型,这样的施工方式比较快;要是施工期限相对宽泛,就能够采取灌注桩[1]。

2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就建筑工程的整体构造而言,桩身是项目工程地面主体部位和地下地基部位有直接接触的地方,许多桩基都是在地底下的,这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比较常见的低承台桩基。还有少数桩基,其大部分桩身在地下,但剩余的部分却露出地面,这样的桩基叫做高承台桩基。因为高承台桩基的桩身既在地上又在地下,因此这种桩基类型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地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承台桩基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工程的规划人员要想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度与稳固度,一般都会采取高承台桩基来进行施工。在项目工程建设时,使用高承台桩基可以保障地面建筑的稳固,并且提高其防风和抗震的水平。因此,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桩基础的运用是尤为必要的,就算是在项目工程的完工与投入使用的时期,桩基础的重要性依旧不减,因此我们理当对桩基础的运用技术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2]。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 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一般是指在施工现场运用机械来钻孔的形式在地基上留下桩孔,接着把钢筋笼放到里面,然后再用混凝土将其灌注的桩基类型。它和打入桩的类型不同,钻孔灌注桩是先打孔然后再灌注成桩,但对桩体周围相对移动的土会对桩基造成一种压力,科学的把控桩基才可以防止塌孔和缩径情况的出现。通常而言,可以从桩孔的垂直程度精确地感受到灌注桩是否符合规范,还可以通过扩大桩基支撑面来提升桩基地牢固度,并且还要对钻杆和钻架垂直程度展开定期地核查,以保障其准确性。成孔后还应该把井斜超声波探测仪器及时拆卸。在钻孔灌注桩时,要科学把控桩位线与护筒中线的偏差,将其控制在500mm以内,并且还要对回填土展开认真勘察,保障土壤填埋符合规范,防止漏浆。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掌握钻孔的深度,将桩架具体固定之后还要对梁底和桩具的间距展开如实记录,通过钻杆在钻机上的长度来推测成孔后的具体深度。当钻孔到达指定位置时,要通过钻杆进行清空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桩基施工的实际质量[3-4]。

3.2 静力压桩技术

通常所说的静力压桩技术,也就是施工人员要对桩基展开科学浇筑,当浇筑结束之后,再将其运送到别的地方,然后通过进攻力压桩机将桩基础下压到地下的特定地方。把静力压桩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运作当中,既可以科学提高基础土层的承压能力,又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结构的实际稳定程度。但在使用静力压桩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记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科学把控静力压桩机的速度,要是静力压桩机的压桩速度太快,将有可能会造成桩基构造的稳固性能大大降低,要是机器速率过慢,又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第二,尽量避免静力压桩机在施工过程中停止运行,尽量保障桩基础下压一次就能够准确地成型。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用静力压桩机技术,可以科学减少施工噪音,就算是在人口较多地区域施工,也可以将对区域内居民正常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静力压桩技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逐节接长的过程中,对桩基地防护和焊接要求相对较高,施工人员要有足够的技术作为支撑,去保障桩基接口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挖孔桩技术

挖孔桩一般是通过人工挖掘的形式来展开施工的,它有实施简单、设备简单、质量较高、施工周期短、承载力强、成本不高的特性,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在实际操作过时,人工钻孔占地面积不大,因此桩直径一般≥800mm,并且一般运用在地下水含水量较少的土质区域中。要是面对含水量较大的土质,由于其土质松散或者地下水位高,所以这些土层敏感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始人工挖孔之前,一定要清除掉地表所有表层松软土层以及一些杂质,确保土面处于平整状态。然后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把每个孔桩的位置都固定下来,并把龙门桩的坐标固定在桩外,具体结合桩径的大小来放置开挖线,然后接着向下挖1m就行了。而超出地面大概有20cm的井圈也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厚度要控制在10cm左右,同时,井圈周围区域也应该进行混凝土加固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护壁衔接的混凝土浇灌质量。在施工时,还要将上下护臂的距离控制在5cm以上,并且要保证施工完全结束二十四小时以后才能拆除模块。在挖第二个井孔土方时,要事先使用垂钓线来确定井孔中线的具体方位,接着把一个小木桩置于底部,并将桩的垂直投影置于木桩顶部。在实际开挖之时,要严格把控土层的各种变化,务必保证施工水平的安全与稳固程度[5]。

3.4 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一般指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打桩设备来制造桩基,直接把制造好的桩基打入土中即可。目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比较常用的预制桩技术,一是混凝土预制桩,另一个是钢桩,在这二者中,前者的承重力与稳定性相对较强,因此使用频率较高,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与其相比较而言,钢桩一般只在特殊领域使用,比较常见党的钢桩有H型钢柱和钢管桩两种。

要想保证预制桩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科学使用,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刻了解预制桩构造的特质,全面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严格执行打桩顺序,保障桩尖可以顺利打入土层。第二,在灌注混凝土时,应该先进行桩顶灌注,灌注完成后接着灌注桩尖,另外还要通过静力、震动等方法来展开沉桩处理。

3.5 桩位复核技术

桩位复核技术也就是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有偏差的地方进行核查。在施工时,一方面,要复核先前已经建立的桩基础,保障全部的桩基础都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并且使后续项目施工更顺利,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土质较差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因土质因素而阻碍施工导致出现偏差的情况,要想避免这种境况,就要利用桩位复核技术来核查桩位,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施工中的偏差以及错误之处,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桩基复核技术在使用时,一般是利用卷尺、经纬仪等专业工具,选择科学方式来核查桩位数据,并及时发现与施工准则不相符合的桩位,及时改正,保障接下来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运用桩基础技术的措施

4.1 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前的准备

要想在项目施工中科学地运用桩基础技术,那么在使用之前应该展开现场勘察,结合具体的数据结果来规划实际的操作计划,并结合实际定位桩位。首先,技术人员科学开展现场勘察,认真勘察并记录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等条件信息。其次,还要结合现实情况,对桩基技术的操作方案展开实际规划,制定施工准备方案,明确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际数据。最后,施工现场桩基的放置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准点密切相关,要想深刻了解桩基的默认高度,工程设计师要严格收录桩基底部与顶部的具体数据。

4.2 现场勘查工作

在桩基施工之前,调查部门也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条件展开科学的勘察与分析,根据钻探、现有实验与施工人员的所勘察的具体数据等等,严格记录现场的各种施工数据与土木工程技术所需的各种具体参数,另外还要对土地设计与耕作等问题提出科学的具体建议。

4.3 放线的定位

桩帽的设置与定位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桩基施工的精准定位与基础施工的安全质量密切相关,施工开始前一定要展开科学的定位工作,关于单轴与多轴的偏差部分一定要严格把控,不能让其对施工进场造成阻碍。另外,在确定水平点之时,要认真遵守相关规则与标准展开科学测量。测桩时要结合桩的具体特征,以保障施工现场能够顺利进行。

4.4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建筑的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是每一个建筑都存在安全问题,那么它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安全一般和质量紧密相连,桩基是建筑的基础,提升桩基填充材料的质量能够促进桩基水平和安全稳固程度的全面提升。在选择填充材料时,要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要选择质量优价格合理的产品。选择完材料之后,还应该依据科学的配方将其混合,不能增加配方中没有的材料,也不能少放材料,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会影响到建筑的实际质量。在实际填充时,结合现实情况,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科学填充。要想使地基能够更好地承受来自建筑物的压力,就要利用相关设备实时监控建筑物的压力变化情况,依据这个来调整填充材料的数量与速率。只有通过这种施工方式,桩基才能够更为稳固,建筑物的质量也会提高,变得更加安全。

5 结束语

土建施工的核心就在于基础建设,而基础建设的核心则在于桩基础结构的方式与实际工程开展的具体情况。因此,建筑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从提升建筑基础质量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对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桩基础施工的具体规划,在确定好桩基础结构的方式之后,合理依据施工过程,掌握施工具体细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与稳固程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静力桩基础灌注桩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带孔悬臂梁静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BAQUS的叉车转向桥静力分析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桩基础古今之用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