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路的故事

2021-01-21 10:50王海滨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王二小小武建华

王海滨

一年秋天,我和几个文友去河北涞源采风,当地的作家朋友带我们去寻访英雄王二小就义遗址。恰逢周日,他们还特意请了一位中学生为我们作讲解。

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一个村庄,然后下车涉溪步行上山。小溪非常窄,一步就可跨越,但水流淙淙,清澈见底。

这位小讲解员是当地一所中学高一的学生,她明眸皓齿,对这条路线很是熟悉。她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当年王二小引鬼子进埋伏圈时的线路。一路上她神情凝重,把整个斗争过程描述得跌宕起伏,使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很快,我们走到了小溪的尽头,爬上了一個不太高的山坡。山坡上一块大青石,就是王二小就义的遗址。青色的石面上有丝丝缕缕的暗红,小讲解员表情凝重地告诉我们,传说那些就是王二小流淌出的鲜血留下的印迹。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返回涞源县城的路上,我们问当地朋友,小讲解员为什么会那么出色。文友说:“涞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在当地中学招募一批小志愿者,参与王二小事迹的讲解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曾经有这么一位小英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望着车窗外巍巍的群山,我在脑海里又回想起了英雄少年王二小的事迹。思绪翻飞,蓦然间,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红色电影——《两个小八路》。

电影里的两个小英雄——孙大兴和武建华,也像王二小一样勇敢。他们俩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战斗任务。

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被日本鬼子的枪打伤了腿,组织上安排小卫生员武建华照顾他。为了让大兴好好养伤,首长命令他们结伴到敌占区刘集村的一名地下党家中休养。

两个人来到刘集村后,分别以木匠小学徒和刘大爷外孙的身份安顿下来。虽然不再身处前线,但两个小伙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更没有忘记抗日打鬼子。他们利用小孩子的身份,多次偷偷去周边查看敌情。经过侦察,他们发现敌人正在囤粮,准备对我军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怎么办呢?两个人急中生智,决定放火烧光敌人的粮食,釜底抽薪。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偷偷潜入敌人驻地,一把火烧了粮。没想到,他们擅自行动不但打乱了党组织的计划,还引起了敌人的怀疑。大兴和小武知道了放火烧粮的严重后果,都十分后悔,表示以后一定会严格遵守纪律,配合大部队,绝不再擅自行动。

不久,大兴和小武又去侦察。大兴机智地钻进了敌人的据点,意外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敌人为了迷惑我军,准备让伪军穿上日军服装,冒充鬼子。

为了把这一情报尽快送到团长手中,大兴和小武一路狂奔,没想到却被汉奸盯上了。眼看着紧追不放的汉奸越来越近,两个小伙伴急中生智,将汉奸从桥上推到河水里扭打起来。就在他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个汉奸消灭掉后,日本鬼子的大军也到了。

时间紧迫,情况危急,大兴决定两个人分头行动:小武去给部队送情报,他留下来吸引敌人,负责掩护。

大兴机智地把敌人引到了芦苇丛中。在茂密的苇丛里,一队鬼子被大兴耍得团团转。最后,残暴的鬼子凶相毕露,放火烧了芦苇丛……

眼看着熊熊大火迅速逼近,大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拔出随身携带的一把镰刀,飞快地将自己周围的一片苇草割掉,阻止了火势蔓延。但最终,滚滚的热浪和浓烟还是让大兴晕了过去。

小武把情报送到独立三团后,首长立即部署对敌人的围歼,同时派出一个班的战士专门去找大兴,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找到。

战士们到处寻找,都没有发现大兴的身影,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认为他可能牺牲了。就在这时,小武率先发现了倒在一片小水洼里的大兴。小武激动地扑上前去把大兴扶起来,告诉他情报送到了。

大兴和小武一起回到部队,参加了歼灭鬼子的战斗。战斗结束后,部队要离开刘集奔赴新的战场了,孙大兴和武建华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队伍中。

当年,这部电影是在山东革命老区拍摄的。每到一地,剧组的工作都会得到当地人的大力支持。拍戏时,周围总会聚集很多父老乡亲,他们一边看一边偷偷抹眼泪,大家都说,当年的小八路就是这个样子……其实,电影中的孙大兴和武建华是作家李心田虚构出来的。

军旅作家李心田在部队生活中接触过很多小八路出身的革命战士,他们的斗争经历令作家心潮澎湃,促使他拿起笔接连创作了好几部反映战争年代少年儿童投身革命、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故事。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两个小八路》改编而来的。

孙大兴和武建华是现实中无数个为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甚至生命的小英雄的缩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这些小英雄的英勇无畏、奋勇向前是分不开的。

猜你喜欢
王二小小武建华
小英雄王二小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剥花生的智慧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