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ICU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

2021-01-22 07:07韩大贺孟晓燕孙晓璐张亚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制剂菌群肺部

韩大贺,郭 毅,孟晓燕,陈 朝,孙晓璐,张亚飞,薛 鹏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1]。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1]。以病原微生物清除为目标的抗生素使用,对降低病死率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也会导致诸如相关性腹泻和细菌耐药性增加等情况的出现,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医源性腹泻[2]。微生态制剂是一类对人体无害、安全、具有生理功能的、 由健康人体中分离的活菌。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此作用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3]。在本次研究里,对观察组进行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的联合治疗,并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的40例随机ICU肺部感染人员进行探讨,以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独抗生素治疗)和观察组(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进行治疗),每一组各有20例。纳入准则:入住ICU时存在肺部感染,且尚未开始行抗菌药物治疗。排除准则:非细菌感染患者;有药物的过敏史;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对照组女5例,男15例,年龄在56~9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9.2±8.31)岁之间;观察组女6例,男14例,年龄在65~9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9.3±6.69)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稳定内环境等基础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生素,依据给患者脏器功能、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规格:1.0 g(头孢哌酮0.5g、舒巴坦0.5 g)],每次3.0 g,用药每次间隔8个小时。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规格:0.2 g/100 ml),每次0.6 g,用药每次间隔12个小时。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口服(或者鼻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规格:0.21 g),一日两次,一次0.84 g。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连续7天治疗。

1.3 观察准则

疗效的判定:显效:对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血象恢复正常,肺部炎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症状得以缓解,肺部炎症超多百分之五十都已消失;无疗效: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疗效率=(有效+显效)/20×100%。对患者治疗前后的PCT、CPR、WBC含量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进行相应比较。P<0.05表示数据有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为计量资料,用t对其进行检验;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用x2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效果比较

对患者的治疗,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有效(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效果比较[n=20,n(%)]

2.2 治疗前后的PCT、CPR、WBC比较

治疗前比较PCT、CPR、WBC的p>0.05,无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都有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的PCT、CPR、WBC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的PCT、CPR、WBC参数比较[n=20, ±s]

表2 治疗前后的PCT、CPR、WBC参数比较[n=20, ±s]

组类 PCT(ug/ml) CPR(mg/L) 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29±1.06 5.02±1.31 48.51±1.61 26.37±5.23 17.12±3.63 11.89±2.68对照组 7.34±1.03 5.76±1.28 48.53±2.78 35.64±5.47 16.99±2.75 13.83±2.71 t 0.242 2.196 0.016 3.978 0.178 2.024 P 0.413 0.021 0.483 0.001 0.445 0.019

2.3 两组的腹泻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也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泻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之间的对比

3 讨 论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迈入老龄化阶段,本世纪以来这一问题愈发突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身体机能以及免疫系统不断退化,各种慢性疾病以及肿瘤疾病发病率升高,因而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更为强烈。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由于症状不典型,早期诊出率较低,发现时往往处于重症状态。正常菌群具有生物拮抗、免疫、营养、抗衰老、抑瘤等作用,因此保证宿主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生态平衡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前提。但是在老年患者肺炎治疗中常使用抗生药物,此类药物的使用可打破此种平衡,导致菌群失调。若大量使用抗生素,可使双歧杆菌等原籍菌数量明显下降,进而对条件致病菌的抵抗减弱,为肠球菌、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增殖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过剩菌而引起患者腹泻[2]。这一情况的发生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2)耐药菌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3)细菌代谢产物对肠道粘膜的刺激作用;(4)抗菌药物的直接损伤。老年人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且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打破老年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学屏障,进而产生胃肠道毒性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调节肠道菌群对抗感染较为重要[4]。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患病者可以用来治病、未患病者可进行预防、健康者可用以保健的制剂。它能调整微生态失衡,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且副作用小,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在此次研究中,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分别实施抗生素单一治疗和抗生素与微生态试剂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容易导致微生态失调,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以对患者体内微生态环境平衡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得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研究显示,对照组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体内PCT、CPR、WBC的水平得以降低,而观察组抗生素基础上的微生态制剂的联合使用使得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说明抗生素对患者的治疗有正向作用,而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的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能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效果明显。综上,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对ICU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优于抗生素的单独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制剂菌群肺部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拯救营地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