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2021-01-22 07:07温培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体征心衰心率

张 莉,温培植

(茂名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茂名 525000)

左心衰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力衰竭疾病,一般是由于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导致的,其发病率较高,一般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1]。急性左心衰竭多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突变引起的,以心脏排血量骤降、组织器官灌溉不足为主要的病理表现,严重情况下会危急患者生命安全[2]。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应用十分重要,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确保急诊干预的有效性,提升治疗效果,稳定患者心率等体征,减少病情波动[3]。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并对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的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观察,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的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情况,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每组均2 5 例患者。观察组最大年龄8 5 岁,最小年龄58岁,平均(71.5±2.6)岁,男性共12例,女性共13例,病程范围1.4~6.2 h,平均(3.8±0.3)h;对照组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57岁,平均(71.4±2.2)岁,男性共11例,女性共14例,病程范围1.5~6.1 h,平均(3.7±0.5)h。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临床检查均可以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和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研究。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多种心脏疾病的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恶性疾病的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沟通交流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接诊到患者之后积极的展开护理,维持患者体征,通知并配合医生展开抢救治疗工作,开放、维护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

1.2.1 体位干预

急性左心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不适感。治疗期间,应将患者置于坐位,下肢自然下垂,确保下肢血液循环,减缓静脉回流,降低心脏负荷。同时,每隔1~2h帮助患者转换一次体位,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2.2 吸氧护理

缺氧严重患者采取高流量吸氧,经鼻导管给氧,氧流量设置在6~8 L/min之间,必要时可以进行面罩吸氧,湿罗音显著患者以30%~50%左右的酒精湿化排出肺泡泡沫;呼吸衰竭患者则使用呼吸机治疗,机械通气期间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并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注意维持患者口腔、鼻腔等呼吸道组织的清洁度,减轻感染风险。

1.2.3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用药后应当注意检测患者体征指标,如心率、血压等,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可以询问医生是否采取镇静药物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后,注意观察患者心回血量;应用利尿剂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同时预防低钾血症。

1.2.4 心理干预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叮嘱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积极的配合治疗。全体医护人员必定竭尽全力为其服务。其次,需要把握患者的情绪状态,让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帮助和理解,对于患者的合理诉求,应当给予满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恢复或改善2级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2级,症状显著改善为有效;不符合以上描述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25×100%。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维度,由患者自主评估,满意例数=满意+较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试验数据输入SPSS 23.0中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检验,以x2和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数据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分析

观察组干预后体征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据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过负荷是导致急性左心衰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心肌炎、心肌代谢障碍、心肌病等,心脏过负荷主要包括容量负荷过重[4]。急性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的特征,可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呼吸频率最高可以达到每分钟30~40次,并伴随有咳嗽、面色灰白、发绀、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等多种症状,严重时引起意识模糊[5]。

急性左心衰起病较急,患者死亡率颇高,尽早的抢救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急诊抢救中,护士工作尤为重要。高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6]。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应从体征检测、体位干预、心理干预、吸氧护理等多个方面,首先,维持患者病情平稳,减少体征波动;其次,需要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不适感,稳定患者情绪状态,减轻全身的应激反应[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心率是(82.53±3.17)次/min,收缩压是(131.77±4.25)mmHg,舒张压是(84.23±4.05)mmHg,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在综合干预下,患者心率、血压指标显著恢复。而常规护理干预则比较单一笼统,所取得护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吴俊雯[8]在其研究中也指出:综合护理干预前,急诊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率是(81.74±3.53)次/min,收缩压是(127.35±4.26)mmHg,舒张压是(84.62±3.66)mmHg,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论证观点基本一致,仅有较小的数据差异,可能和病例数差异相关。

综上所述: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为全面的照顾到患者的心理和病理需求,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中推广该措施。

猜你喜欢
体征心衰心率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