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设计穿支血管皮瓣的应用

2021-01-22 07:07王雪山单思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皮瓣多普勒彩色

张 威,孙 明*,王雪山,单思维,许 可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1.烧整创伤科;2.急诊医学科;3.超声影像科,江苏 宿迁 222800)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理念自从1993年被首次提出之后,就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成为改善患者症状的有效手段。现阶段临床在设计穿支血管皮瓣时普遍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位目标区域的血管数量、血流平均数等,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而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果,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普勒血流仪,所取得的效果更理想。现本文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32例接受穿支皮瓣修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接受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患者,本组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3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41.63±6.22)岁。对照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42.08±7.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比较(P>0.05)。

设置高频线阵的探头为L 8-8 i,频率范围设置为8~18 MHz,当增益调节至最理想情况下,设置探查深度为3-25mm,设定彩色速度标尺为35~37 cm/s,校正角度<60°。在设备准备妥当后,取仰卧位,叮嘱患者下肢保持自然伸直状态,暴露被检测部位;先确定传统A点(患者髌骨外侧、髂前上棘之间连线的中点),以及改进后的A点与B点(使患者的腿抬高,取中段部位定位后,确定股外侧肌、股直肌之间间隙,该肌间隙作为A线,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与A线的交点为A点:找到其腹股沟韧带处,股动脉搏动最大点,将其与A点连线,作为B线)。于A线外,选择大腿外侧中心以及B线两侧垂直线的3cm范围内,根据规律做连续超声探查,确定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通过跟踪主干定位穿支后并确定穿支位置。定位后测量穿支的血管走形、管径以及距体表距离,通过PW测量舒张末期峰值流速、收缩末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等,记录详实数据。筛选合理位置,选择管径在1.0~1.2 mm范围内,具有满意血流信号以及肌肉内走形少的穿支,将其定义为优势穿支后,直接将优质穿支穿出阔筋膜位置标记在体表上。整个检测过程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测量,连续多次测量后计算平均值。

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干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接受多普勒血流仪,选择深圳贝斯曼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取患者仰卧位,检查将侧臀部位垫高,下肢保持自然伸直。通过二维图像的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的肌间隙内确定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走行,启动CDFI模式,选择外周动脉条件,调整Scale至合理状态下,增益调节至最敏感部位且不产生噪音即可;同时沿着髂前上棘和髌骨外上缘之间的连线位置缓慢移动探头,同时快速定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血管,按照从里向外、从上至下的测量顺序,检测股外侧动脉降支以外的穿支情况,测量穿支血管管径与髌骨外侧缘中心点的距离,记录血管行走的基本情况。

所有患者在接受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皮瓣大小,一般皮瓣要略大于实际创面。准备妥当后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沿着设计切口切开皮瓣外侧,并对解剖的股外侧皮神经施加保护;切开深筋膜,从外向内的掀起皮瓣,确认术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穿支位置、类型,判断穿支在深筋膜层走向;沿着穿支血管追踪,解剖分离的肌肉或者肌间隔,保护神经肌支。最后将皮瓣断蒂止血后,并对创面做缝合处理,或者取近端、远端全厚皮回植供区创面,并对创面做相应的包扎、加压处理。

1.2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后的穿支血管外径均值、穿支血管血流的平均速度,并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皮瓣移植成活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术前超声检查的穿支血管位置与术中解剖吻合者为93.75%(15/16),对照组为68.75%(11/16),数据差异显著(P<0.05)。

本文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穿支血管外径均值、穿支血管血流的平均速度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指标( ±s)

表1 患者临床指标( ±s)

穿支血管血流的平均速度(cm/s)实验组 0.812±0.126 7.628±0.543对照组 0.816±0.119 7.529±0.319 t 0.537 0.682 P>0.05 >0.05组别 穿支血管外径均值(mm)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率情况,实验组皮瓣移植成活率为100%(16/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13/16),数据差异显著(P<0.05),资料见表2。

表2 皮瓣移植生活率(n)

3 讨 论

本文所介绍的彩色多普勒彩超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的优点,能够直观显示穿支血管的走行以及穿出点情况,医师在设计穿支血管皮瓣过程中,可以根据其中的超声数据,正确识别穿支血管的流速、管径等,不论是可靠性还是准确性等均显著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具有科学性[1]。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详细总结了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设计穿支血管皮瓣中的应用价值,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要显著高于单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设计,证明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更理想的应用价值。

结合我院经验,在使用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负责检查的超声医师应该全面掌握的皮瓣及其穿支血管的局部解剖情况,必须要情况下可以通过观摩手术的方法来进一步掌握穿支血管皮瓣与超声影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对穿支情况作出正确判断。(2)在选用外周静脉检查条件下,可以将取样容积设计为1-2mm,速度标尺为3.7cm/s,并且声束与血流间的夹角在校正后若小于60°,可以将仪器设备调整至最敏感以及不产生噪音的状态[2-3]。(3)在检查期间注意区分肌肉内穿支血管以及肌间隙穿支血管情况,其中肌肉内穿支血管蒂较长,存在较大的解剖难度;肌肉内穿支易于分离,但是蒂部短,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4)超声检查若发现特殊情况,需要讨论后,确保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第一时间解决,提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设计穿支血管皮瓣时,多普勒血流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了穿支血管皮瓣的设计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皮瓣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