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知识点拓宽课堂量

2021-01-22 10:32冯惠珍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双减教学质量

冯惠珍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减量提质”对于一线教师既是挑战也是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考验。笔者在中小衔接课中,有效搭建中小学衔接教学桥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文章从抓准知识点,拓宽课堂量阐释笔者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教学;教学质量

“直线、射线和线段”三线知识分布在人教版教材中呈螺旋上升状。四年级与七年级同一课题,但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截然不同。四年级学生只需要初步认识三线即可,七年级对三线的学习要求已经提高至理性认识的水平,要求学生准确描述三线的特征,掌握三线的表示方法,运用几何语言描述相应的点与线组成的、线与线组成的图形,最后根据几何语言能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对于刚从小学升至中学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的内容繁重而且零散,较难掌握。笔者从四个方面入手,为课增容。

一、抓准学生知识起点,是增容的前提条件

笔者设计活动一,把新旧知识串联成线。这种旧知的正迁移,使知识的产生更加自然,知识的内涵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挖掘,让课堂增容有了可行性。

活动一以学生自主活动、讨论汇报形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活动设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概况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第二层次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抽象出直线,得出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第三层次,在直线上找射线,让学生深刻体会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并且只有一个端点,能向一端延伸,具有方向性。这三个层次是旧知识的正迁移,又高于旧知,让学生在回顾旧知的时候,不断加深对知识内涵的学习。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又加深了射线具有方向性这一知识点。

二、抓准知识脉络,发挥教者在教学中的主導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知识学习困惑的疏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因此,笔者应该对所任教科目的劝学段甚至上下学段知识脉络胸有成竹,因此,基于知识脉络,笔者设计了活动二。

活动二的3个要求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第一,让学生感受点成线,大写字母表示点,内化几何语言运用。第二,让学生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公共点,为活动三点与线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作铺垫。第三,通过操作得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数学事实,明确公理同时渗透“有且只有”数学思想。这个活动把3个知识点串联成链,点成线,线成面,水到渠成地为学生编织出知识的脉络图,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出教学难点,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具备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

三、善用多媒体平台,是实现课堂增容的有效途径

活动三先设问,让学生想象,在一个平面内出现一条直线,再出现一个点,这个点会落在哪里?让学生把自己脑海想象的图像画出来。当时预设学生可以把点在线上、点在线外的情况都画出来。结果学生整齐划一的只出现了点在线上的情况。这时多媒体课件的那个活动的小点不仅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他们对点与线的位置,从想象到现实进行了多样、多元的强化。可以说,同一平面内,点与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已经在多层次感官上得到深刻的认识。因此,善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课堂的容量。

四、分层练习,实现每个学生课堂容量最大化

这节课练习分层为两大块。一是每个活动配套围绕知识点的练习;二是新课后的分层练习。

新课后分层练习时间有10分钟。10分钟让每个学生都完成数量较多、呈梯度分布的练习,难度较大。因此,笔者设计了A、B、C三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题,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笔者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成的问题及时进行精讲点拨,让每个学生的课堂容量实现最大化。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双减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