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水南站至羲皇大道段为例谈天水有轨电车选线研究

2021-01-23 03:18
山西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向东南站天水

戚 鑫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1 概述

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工程为天水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的一部分,其中天水南站至羲皇大道东段线路为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工程东延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路的设计工作中,需综合考虑内、外部制约条件与影响因素[1],对线路方案进行分析与技术经济比选,研究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为天水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发挥好龙头作用。

2 主要影响因素

2.1 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

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是集长途汽车客运站、高铁公交换乘站、旅游大巴站、出租车站、社会车辆停车库、商业及站前广场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分为西区、中区、东区。其中西区一层为长途汽车客运站,二层以社会车辆停车库为主(局部为长途客运站换乘厅);中区首层、二层北侧为商业,南侧为换乘服务大厅,屋面层为天水南站站前广场;东区首层为高铁公交换乘站及旅游大巴站,二层为社会车辆停车库(局部为长途客运站与公交换乘站的换乘厅),屋面层为景观绿化广场及出租车站[2]。有轨电车线路引入综合交通枢纽,需考虑对交通流线、挡墙及建筑结构的影响。

2.2 技术标准制约

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未考虑轨道交通引入问题。由于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未预留轨道交通敷设条件,有轨电车线路设计需要兼顾考虑相关技术标准[3,4]要求与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方案。

2.3 沿线道路现状及规划

研究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南山路、规划经二十路、规划经二十一路、规划经二十三路、规划经二十四路、规划经二十五路、羲皇大道东段等。南山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 m,其中经二十一路交叉口以东至经二十三路交叉口段已实现规划,其余段落目前未实现规划;规划经二十路红线宽30 m,目前未实现规划;规划经二十一路红线宽40 m,目前已实施但未贯通;规划经二十三路红线宽40 m,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规划经二十四、二十五路红线宽均为40 m,目前未实现规划;羲皇大道东段为既有道路,计划与有轨电车同步实施改造。有轨电车线路方案需要与现状及规划道路相结合。

2.4 规划地块

南山路北侧目前为规划万达地块,规划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等为主。其中南山路北侧、经二十三路东侧部分均规划为临街商业。有轨电车线路方案需兼顾客流吸引效果与对地块的影响等因素。

2.5 工程实施条件

规划经二十三路东侧为现状高铁佳苑小区、西侧为规划万达地块,道路廊道附近已完成相关拆迁工作;虽然城市总体规划已将经二十四路纳入规划,但道路实现规划需要兼顾军事管理区搬迁计划;规划经二十五路南端分布有规划宝兰客专存车场,道路实施需兼顾宝兰客专存车场用地。此外,规划经二十五路廊道分布房屋建筑较多。有轨电车线路方案需要统筹考虑不同廊道的工程实施条件。

3 天水南站局部方案研究

综合权衡有轨电车线路技术条件、高铁南站换乘便捷性、对综合交通枢纽影响、占用道路资源情况与对交通影响、对周边规划地块影响、工程投资等因素,对线路方案进行研究。方案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天水南站局部方案综合比较

3.1 南山路中设站方案

线路沿规划经二十路向南延伸,于南山路折向东,沿南山路路中地面敷设,于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外南山路中设站,出站后线路沿南山路路中地面向东延伸,于规划经二十三路折向北由地面线路转高架线路延伸,如图1所示。

3.2 南山路北侧设站方案

线路沿规划经二十路向南延伸,于规划南山路折向东,沿规划南山路路中敷设,过规划经二十一路后转向南山路北侧向东延伸,于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外南山路北侧设站,出站后线路沿南山路北侧由地面线路转高架线路向东延伸,上跨规划经二十三路后转向规划经二十三路路中向北行进,如图1所示。

3.3 综合交通枢纽内设站方案

线路沿规划经二十路向南延伸,过规划南山路后线路继续沿规划经二十路向南延伸,于白崖村南折向东延伸,线路由西区引入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于综合交通枢纽中区内道路设站,出站后线路沿综合交通枢纽一层道路廊道延伸,穿越南山路后沿经二十三路由地面线路转高架线路向北行进,如图1所示。

4 线路走廊方案研究

综合考虑线路对道路及交通影响、客流覆盖效果、与规划结合度、工程实施条件、线路与运营条件、对周边地块发展带动作用、主要工程投资等因素,对线路走廊方案进行比选。方案综合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线路走廊方案综合比较

4.1 规划经二十三路方案

线路沿南山路向东延伸,于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中部外设站,出站后线路沿南山路向东行进,于规划经二十三路折向北,由地面线路转高架线路敷设,于高铁佳苑小区设高架站[5],出站后线路上跨规划经二十三路后折向东北延伸,上跨羲皇大道后由路中高架线路转地面线路向东行进,于天水机场设站,出站后线路沿羲皇大道路中地面向东延伸,见图2。本段线路长度2.2 km,设站3座。

4.2 规划经二十四路方案

线路沿南山路中向东行进,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央北部设站,出站后线路沿现状南山路向东延伸,过规划经二十三路后线路沿规划南山路向东行进,于规划经二十四路站西侧设站,出站后线路路折向北沿规划经二十四路向北行进,于羲皇大道折向东延伸,设天水机场站,出站后线路沿羲皇大道东段路中地面向东延伸,如图2所示。本段线路长度2.291 km,设站3座。

4.3 规划经二十五路方案

线路沿南山路路中敷设,于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北门外设站,出站后线路沿现状南山路向东延伸至规划经二十三路,过规划经二十三路后线路沿规划南山路向东延伸,过规划经二十四路后设站,出站后线路沿规划南山路向东行进,于规划经二十五路折向北延伸,于羲皇大道折向东,于汽车城设站,出站后线路沿羲皇大道东段路中地面向东敷设,如图2所示。本段线路长度2.294 km,设站3座[6]。

5 方案研究结论

5.1 天水南站局部方案

南山路中设站方案对高铁南站客流与规划万达地块客流兼顾作用好,线路技术条件好,对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内原有交通流线无影响,对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内建筑结构、挡墙结构等无影响,对南山路北侧规划万达地块无影响,投资省,故天水南站局部方案推荐南山路中设站方案。

5.2 线路走廊方案

规划经二十三路方案因地制宜,巧妙布设车站,线路与运营条件好,与规划结合度好,客流吸引效果好,对周边地块发展带动作用好,对道路交通影响小,工程实施条件好,投资省,故线路走廊方案推荐规划经二十三路方案。

6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选线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工作[7],在对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节点做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统筹考虑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客流覆盖效果、对道路交通影响、线路与运营条件、工程实施条件等因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要因地制宜,尽量使投资省、服务水平高,尽量带动沿线土地增值与城市空间发展,尽量降低对沿线规划地块与既有城市配套设施等的影响[8],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更好地融入城市规划布局、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更好地提升城市品质。

猜你喜欢
向东南站天水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我的爸爸
杭州南站上线“智慧平台”
赶集归来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吴向东油画作品选登
张润秋北京南站有位好姑娘
孝南站SFM编码电路设计缺陷分析处理及建议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