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与深部找矿预测

2021-01-24 07:57张平仙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1期
关键词:池州矽卡岩斑岩

张平仙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安徽 池州 247000)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是长江中下游银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山坐落于安徽安庆-贵池矿集区,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矿产资源丰富,储量较多,属于大型银矿,并且矿区银矿品位较高[1]。自20世纪80年代出就有多个地质勘查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开展了地质勘查,1987年洪镇幅、怀宁幅同时开展了重砂测量,查明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的主要含矿建造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1993年在综合研究区域及矿区现有地质矿产资料基础上,在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区内开展1/10000地质矿产填图大致查明区内变质砂岩、透闪石绿泥石片岩、安山岩、石英脉等地层、岩石的分布、变化及其含矿性、与银矿成矿关系。虽然取得了众多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成果,但是目前没有系统的总结出矿山勘查研究进展,并且对于该矿山深部找矿也没有理论研究,为此提出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与深部找矿预测。此次对前人相关地质勘查研究成果对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且对于矿山深部找矿预测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为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地质勘查及深部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1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

此次根据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资料,对其在基础地质、物探以及化探方面的勘查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大致查明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成矿时代、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矿石化学特征,下表为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示意图。

以下将对基础地质、物探以及化探三个方面的勘查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表述。

图1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示意图

1.1 基础地质勘查研究进展

在收集、综合分析研究前人相关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1:5万、1:1万矿产地质调查和异常检查,已经查明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成矿时代,早期成矿与第一阶段(140Ma~150Ma)的侵入岩有关,主要以钙碱性闪长岩类岩体为主,主要为高钾钙碱性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包括铜山铜矿、安子山铜钼矿、许桥-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抛刀岭金矿、马头铜钼矿等。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斑岩型。成矿系列包括矽卡岩型银矿床、斑岩型银矿和斑岩性银矿;而晚期成矿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与第二阶段(120Ma~130Ma)花岗岩相关,花岗岩主要富硅富碱,具高分异花岗岩成因,包括黄山岭银矿和乌谷墩银矿化。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系列为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银为主。

1.2 物探勘查研究进展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物探勘查工作的开展,基本查明了矿山地质构造特征。安徽池州许桥银矿裂构造较发育,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南北向断裂。其中以北东向组最为发育,是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最主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顺层理面发育,产状与层理基本一致,断裂的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北西或者南东,倾角一般很陡,在70°~85°,至少经历了两期的活动。较为典型的是安徽池州许桥银矿赋矿断裂,该断裂宽度5m~6m,其间有3-4条走向近于平行的含金石英脉,断裂产状310°~330°∠75°~80°,断裂面上观察到的擦痕线理基本垂直滑动面走向,可能为早期纵弯褶皱作用的产物,指示早期有垂直滑动面或层面走向的应力作用。同时,垂直裂面上发育皱纹线理,产状为65°~70°∠80°,线理倾角基本为垂直;除了发育皱纹线理外,还发育有近于水平的擦痕线理,表明断裂发生过剪切走滑,根据各类线理的运动学特征分析,走滑的方向既有左行,也有右行。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物探勘查资料显示,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早期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为左行,晚期在变形带中剪切和断裂的作用下为右行走滑。断裂中含银石英脉宽度不一,厚度变化大,一般20cm~30cm,大者2m,小者1cm~2cm。石英脉主要为白色,少有浅灰色,含有黄铁矿,银矿自形立方体状,大小0.1mm~1mm不等,风化后留下银矿充填的晶洞。石英脉银品位变化大,一般6-10×10-6,沿走向数米或变为不含银。石英脉两侧可见发育宽度不等的片理化带,宽度一般10cm~30cm不等,也常有银矿化。

南北向断裂:南北向断裂或裂隙在矿区较为发育,根据南北向石英脉的发育程度大部分为节理和裂隙,真正与矿化有关的断裂构造为矿区北部的断裂,断裂控制长约300m,系沿北北西和北北东两组共轭裂隙追踪而成,总体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65°~85°不等,断裂南段有老窿,其间充填的石英脉宽度20cm~50cm不等,石英脉含金极不均匀,局部含金最高为0.78×10-6,北端充填有黄铁矿化霏细斑岩,霏细斑岩产状为300°∠85°,斑岩上盘充填有宽约20cm石英脉,下盘发育有细脉状石英脉。属张性断裂。

1.3 化探勘查研究进展

根据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化探勘查工作资料,基本明确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矿石化学成分以及特征,矿石中有益金属元素仅为银金属元素,其它铁、铜、铅、锌、铝、锡等均未达到共伴生标准,从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分析,银与铜和铁金属具有正相关性;矿石中其它非金属元素主要为SiO2,含量占95%以上。银金属元素异常在矿区分布广泛,大多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具三级浓度分带,单点异常最大值达1967×10-9。银单元素异常多数呈条带状或椭圆状,少数呈港湾状或不规则状,长轴走向北东,全部异常总体也呈北东走向分布。

2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找矿预测

2.1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矿床类型预测

此次根据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构造控矿规律,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矿床分为矽卡岩型银矿、斑岩型银矿、低温热液型银矿三种,其中矽卡岩型银矿主要受岩浆热液条件成矿,褶皱构造线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2]。成矿时代基本为晚侏罗世151Ma,中酸性岩浆岩侵入泥盆系五通组至二叠系栖霞组之间碳酸盐岩建造中,围岩蚀变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硅化。斑岩型银矿位于下扬子坳陷褶皱带中部的北东向褶断隆起区,怀宁凹陷断裂褶束的中段,周围均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复杂,属“洪镇帚状构造”旋扭带的一部分。月山闪长岩类岩体形式时代约在早白垩世139Ma,侵入三叠系和龙山组至黄马青组之间碳酸盐岩建造中,围岩蚀变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3]。燕山运动期间北北东向断裂构造运动强烈,产生一系列压扭性断裂,晚期并有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伴随断裂复活。成矿岩体主要为英安玢岩,成岩年龄为141Ma,在岩体接触带上形成脉状、网脉状、角砾岩型银矿化,蚀变主要为岩体的绢云母化、硅化。

2.2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找矿有利因素预测分析

根据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预测要素特征,对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赋矿围岩、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成矿时代、成矿环境、构造背景以及矿物组合等找矿有利因素进行预测分析:①赋矿围岩:灰岩、大理岩、闪长岩、矽卡岩;②岩石类型:闪长岩、灰岩;③岩石结构:全晶质中细粒半自形结构、微晶结构;④成矿时代:燕山早期;⑤成矿环境:受中生代三叠系碳酸盐岩建造控制。

2.3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找矿标志预测分析

根据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成果,对其深部找矿标志进行预测分析,分析如下。

(1)构造标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围岩的层间断裂构造;岩体及硅铝质围岩中裂隙构造。

(2)地层标志: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志留系硅铝质岩接触部位;岩浆岩标志:高银含量的花岗闪长斑岩体,隐爆角砾岩筒的存在是银矿化富集的标志之一。

(3)化学标志:重、磁异常总体均呈北东向展布,反映了结晶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特征。磁异常总体北东向正磁异常,与含矿建造和燕山期侵入岩(隐伏)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体对应,因此可以判定深部含矿建造大致分布范围与埋深;通过以上对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相关分析,以此完成了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与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3 结语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找矿工作大有可为,此次虽然对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勘查研究进展与深部找矿预测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内容仍存在不足,今后仍需在安徽池州许桥银矿找矿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安徽池州许桥银矿矿业发展。

猜你喜欢
池州矽卡岩斑岩
杜牧池州诗歌研究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试论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对涞源县南赵庄铅锌矿床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池州印象
东天山雅满苏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和矿床成因类型剖析
《池州抗日战争史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