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桂毗邻地区金矿成因新见解及深部勘探前景剖析

2021-01-24 07:57何明华刘玉生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1期
关键词:热液金矿矿床

何 桁,何明华,刘玉生

(1.四川盛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2.贵州铜仁伍环有限公司,贵州 铜仁 554300;3.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 成都 610016)

滇黔桂“金三角”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带其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独特,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在该区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及金矿(化)点共计50多处,以及各类化探异常区(带)120多处。由于该金矿成矿带的找矿潜力较大,其开发条件也较好,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多家上市公司计划在这一金矿成矿带上寻找几处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有利、化探异常也很好的区域作为后备勘查基地,同时,一些上市公司还想以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获取一些已经探明或者有待探明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特别是原生金矿床)所属矿区的探(采)矿权,其目的是为下一步在这一地区进行深部风险勘探与投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并提供资源保障[1]。

1 区域地质背景

滇黔桂“金三角”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带,地处古特提斯-喜马拉雅与濒太平洋构造域的衔接部位。位于次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陆块与右江盆地毗邻区。

据其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这类金矿床则分属扬子区、右江区两大构造单元,作为滇黔桂金三角主体的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分布在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分界线两侧,赫章—水城—盘县—罗平与垭都—紫云两条深大断裂所夹的三角区域内,其西北侧为川滇黔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黔西南金矿属燕山期Au—Sb—Hg-_Tl—U—Mo—As—萤石成矿系列[2]。扬子陆块内该系列的各种矿床(点)都分布在玄武岩边缘和外缘,且以外缘为主,所在区域属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右江造山带内,以金为主的各种矿床(点),主要分布在与碰撞作用有关的周缘前陆沉积盆地内(图1)。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赋金地层

赋金地层主要在二叠系、三叠系中,但在广西境内的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中也有赋金层位(表1)。

2.2 控矿构造

最主要、最直接的控矿构造,是在两条深大断裂之间的区域一级背斜或穹窿。最主要的容矿构造有两种:一种是在背斜或穹窿轴部及近轴两翼,沿区域性沉积间断面及其附近产生的层间滑动断裂。

2.3 围岩蚀变

近矿围岩蚀变简单,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其次为毒砂化、碳酸盐化、粘土化等。

2.4 矿体特征

该区域主要有层带型的似层状矿体、透镜状矿体和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两种形态类型。

图1 滇黔桂金三角区构造与金矿分布图

层带型的似层状矿体、透镜状矿体:其赋矿岩石有灰色硅化粘土岩角砾岩、灰色硅化灰岩角砾岩。矿体长一般在200m~600m左右,有的可达790m,宽一般在20m~70m左右,有的可达660m,厚度一般在2m~7m左右,有的可达8.19m。矿石Au品位多在3.44g/t~8.20g/t。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辉锑矿、毒砂、自然金、磁黄铁矿、白铁矿、辰砂、雄黄、雌黄、方铅矿、辉钼矿等。另外还有氧化矿石: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等。矿石中的金,一般为游离不可见金,但也偶见自然金[3]。

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矿体产出于断裂破碎带、构造破碎带,赋金岩石为遭受热液蚀变后的构造角砾岩,有明显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现象和稳定的金矿体。矿体长一般200m~500m,有的可达600m,沿倾斜方向延伸一般100m~150m,有的可达300m,水平厚度一般1m~5m,有的则超过10m。矿体中金的品位一般在2g/t~9g/t,单件样品最高可达40.28g/t。金主要以次显微状包裹在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中。伴有碳酸盐化、辰砂-雄黄-雌黄矿化。

2.5 矿石特征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原生矿、氧化矿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矿。原生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和毒砂,矿床以单一金矿为主。

3 矿床成因

滇黔桂成矿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形成与分布.时间上与右江裂谷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一致,空间分布范围也与裂谷一致。

层带型矿体是裂谷作用强烈时期,大量赋矿热水通过同沉积断裂活动带向海底广泛喷溢,这些富含多种金属及SiO2、H2S的热水溶液将对海底表面的软沉积层产生侵蚀作用、化学蚀变作用,使其成为渣状、角砾状构造。由于地壳的均衡沉降,后期的沉积物覆盖其上,致使遭受热液作用的角砾状软沉积层成为相对封闭的还原环境,在区域上视其为富含SiO2、H2S、Au和其它多种金属元素等的最原始赋矿层,或称其为热水事件沉积层。在漫长的成岩期,通过层内物质的调整改造、层间滑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最终将生成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和石英、白云石、方解石、辉锑矿、辰砂及微量的自然金微粒。从矿石矿物组合来看,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矿床类型。

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该类型矿体其成矿机制与其它的低温热液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类似,是赋矿热液充填、浸透到断裂构造破碎带,与围岩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之后,慢慢冷却、结晶成矿。之后,在后期的多期次构造-热液活动过程中,则会受到改造、富集而使矿脉矿石的品位更高,以及矿脉的规模更大一些。

作者曾在贵州、广西、云南毗邻地区作过多年的野外地质调查、矿区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从广西和云南一些金矿的矿区地质和区域地质特征来分析,该类型金矿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基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其成矿过程中应有富含金属元素的岩浆期后热液参与成矿。

4 找矿方向

综合因素分析,推测黔西南的小箐、莲花山、碧痕营、戈塘、潘家庄、雄武、灰家堡、赖子山等背斜,巧马复式背斜,板纳穹窿,新寨(大丫口)、卡务、贞丰背斜及其它封闭宽缓背斜深部均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表1 滇黔桂成矿区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

2002年至2017年,贵州省地矿局与福建省紫金矿业公司共同风险勘查的水银洞金矿,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60.45t,矿体埋深在150m~1400m之间,矿床金资源开发利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目前矿区仍处于外围和深部勘查阶段。

5 下步立项的目标任务及实施途径

下步立项的目标旨在基本掌握该地区金矿的深部资源情况,为以后公司在这一地区投资勘探与开发提供可靠信息资料依据及资源保障。具体任务为:①全面收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在这一地区所作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包括1:20万和1:5万的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区域化探以及各个金矿床、金矿(化)点、矿区各类化探异常等勘查资料。②将收集的资料分类进行整理,对各个金矿床、金矿(化)点的资料要列表归纳统计,金矿床(点)地质特征统计表主要内容有矿床(点)名称、位置、成因类型、规模大小、矿床地质特征简述、工作程度等等。并将这些矿床(点)按坐标位置标在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区域地质矿产图上(该图比例尺暂定为1:50万)。③重点对各类化探异常区(带)的异常特征、分布特点与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各类蚀变带之间的成因联系,并选取对金矿成矿有利地段,做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④对优选出来的找矿靶区作野外踏勘、调查,并写出考察简报,作为单位或公司收集的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并与所收集的以往地质资料作对比、相互检验,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成矿预测方面的综合研究论证。⑤项目综合论证:项目综合论证包括对所选金矿勘查区块的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物探异常、金矿床或金矿(化)点现状及成因类型和控矿因素、勘查程度、已有地质成果资料的完整程度和可靠程度,以及探(采)矿权的登记情况、社会环境、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有无自然保护区和交通、通讯、水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及综合论证,最后确定金矿找矿靶区位置、范围,并通过申报审批、收购、转让、合作等各种合理方式获得找矿靶区合法的探(采)矿权。之后,分阶段逐步投入资金,进行风险性地质勘查工作;对于已经探明的金矿床,在经过项目投资风险论证后,将由具体某家上市公司收购(或合作)过来着手投资开发。

6 结论

滇黔桂毗邻地区的金矿床,按矿体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可分为硅化角砾岩层控制的层带型矿体和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从矿石矿物组合来看,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微细粒浸染型)矿床类型。

从广西和云南一些金矿的矿区地质和区域地质特征来分析,该类型金矿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基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其成矿过程中应有富含金属元素的岩浆期后热液参与成矿。

猜你喜欢
热液金矿矿床
洗碗机是金矿 还是冰山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无人化智能装备在大尹格庄金矿的应用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黄花窝铺乡达赖沟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巧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前景
针对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研究
蒙面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