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中常用的生态治理技术及具体措施

2021-01-25 08:53成庆荣
四川水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河床水生植被

成庆荣

(广东建咨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增城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河堤作为基本的防汛手段,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目前,河堤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河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河堤的建设能够有效保证河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河道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人类与自然保持平衡的状态。

1 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土流失严重

在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河道挖掘,由于施工现场较为复杂,对于泥沙的处理不及时,导致大量的泥沙堆积,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岸坡,河道两边的边坡无法正常使用,随着河水的冲击使得岸坡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进而导致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导致河床的淤泥堆积,再加上对废料的处理不到位,导致出现土壤暴露,加速水土流失。

1.2 施工污染情况明显

在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机械装备对河道进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会出现扬尘的情况,这对于施工人员和周围的居民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河道施工,挖掘和爆破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废气,这对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需要及时处理污染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环保。

1.3 破坏原有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平衡

部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工程量,选择将堤线进行施工处理,对岸坡坡脚的部分进行填埋处理,这种方式对于河流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导致河道的整体形态出现问题,对水中生物具有一定的影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不仅无法保证河流的自然形态,还影响河流水流的形态。

2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模式及性能分析

2.1 现行的治理模式分析

目前,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在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加生态治理功能,传统的治理模式主要是利用河道工程的防洪功能、排涝功能,对护岸进行加固,适当地加高河床。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出发,关注周围的动植物生存和生长,并没有充分发挥河道工程的生态功能。另外,为了加固河岸两侧,所选择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硬度,这种材料中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质,对于河流的水质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不仅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还有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正确看待治理模式,对生态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规划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治理模式,在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人为因素,还需要考虑自然流失因素,对河道的道宽进行处理,需要进一步地改道,从而确保水流速度保持适中的状态,提高河道的实用性。

2.2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的性能分析

2.2.1 涵养水源性能

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对于曲折的河床需要进行人工干预,为了实现生态治理的效果,需要了解生态治理的基本功能,不能对河流的走向进行破坏,确保保持自然形态,可以利用植被对河流的流速进行合理控制,有利于水源的渗入,充分发挥河道工程生态治理的涵养水源性能,稳固河床。

2.2.2 生态性能及景观性能

在河道工程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河流的水文特征,在不进行大面积的河道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的治理,有效解决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生态治理的基本特点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一定的景观性能、生态性能、文化性能和经济性能。生态治理过程中能够对河道的水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增加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和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另外,需要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性,不能过度人为干预,对河道中生物的生活规律进行研究,充分促进河道的自然发展,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景观性能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河道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是推动河道的开发,增加河道的植被覆盖率,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治理的景观性能,需要增加河道文化建设,设置一定生态化的凉亭,加强自然与河道的融合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河道工程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对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3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技术分析

3.1 生物沉床技术

生物沉床技术的应用需要解决河床问题,对河流内部的河床进行生态治理,避免出现淤泥堆积导致河床抬高的情况,沉床技术主要是利用有机质材料,在此基础上种植相关沉水植物,对河床的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安装合适的沉床,确保沉水植物能够对河流的水质进行改善和调节,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在应用生物沉床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沉水植物的生存要素,综合考虑光照、水温等情况,确保沉水植物能够存活和生长,另外,还需要对水质情况进行合理的监测,适当调节沉床的位置,达到对整条河流的全面净化。

3.2 水生植被恢复技术

在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河道两岸的水生植被具有一定的破坏,导致水生植被的大量死亡,为此,需要利用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维持河道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确保对河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在水生植被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植被的根茎叶系统进行修复,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对河道内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植被进行吸收和处理。植被恢复的范围主要根据河道工程沿岸植被的破坏情况以及河中植被的生存情况等,采取人工移植和培育的方式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河流的水质、水温、鱼类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得河流的植被生存环境更加合理。这项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植被出现死亡的情况,进一步腐烂,容易造成河流的污染,促使河流内的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影响河流的生态系统的发展。

3.3 生物浮岛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应用于具有一定小岛屿的河道中,这项技术的应用主体为水生生物。在小岛屿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生态系统,对河流生态的稳定和平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维护河道内大环境的健康性和生态性。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对水体进行净化,利用岛屿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进行生物调节。随着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增加漂浮技术的应用,利用漂浮技术实现对岛屿的创造,使得生物浮岛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这样一来,需要重视岛屿材料的选择,制作合适的岛屿,通常情况下选择浮力较大,且重量较小的材料。漂浮岛屿的构建不仅能够为鱼类、水生昆虫提供生存环境,还能够为鸟类提供筑巢设施,形成一定的生态系统,对水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

4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需要考虑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需要从周围环境出发,宏观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技术应用。在选择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河流的断面进行综合考虑,判断河流的水文特征,合理记录河流的水量、流速等内容。在河流断面分析过程中,可以准确判断护岸的位置,将河流的主要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对于地势较为平坦的位置可以保留一定的缓冲区域,只需要设置简单的木栅栏即可。河道的不同流域存在的问题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闸口的位置容易出现泥沙淤积的情况,需要提高河流的流速,确保能够顺利过水,对于护岸的高度设置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流域的水位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护岸高度,起到对泥沙阻挡的效果。

为了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做好对河流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综合考虑各个时期河道内生物的生长情况,根据河流内的生物群落情况进行具体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水生生物恢复技术,综合考虑河道内的水质情况,确保水质的合理性,为了提高恢复的效果,通常采用芦苇等植物,在保证河道景观性能的同时发挥水生生物恢复技术的优势。河床的建设是必不可缺的部分,主要通过放生植物和鹅卵石实现对河床的加固,使得河床更加稳定,能够面对不同流速河水的冲击。仿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自动吸附效果,结合其他的微生物,实现对河床的稳定,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利用仿生生物进行吸附,构建完善的河床生态系统。

5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5.1 确定堤线、堤型,合理分析河道生态系统

堤线的布置关乎整个河道工程生态治理的规模,是治理的基础,需要根据河道工程的具体规划对堤线进行合理选择,不仅要求保留河道原始的自然形态,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堤线的自然形态保持能够有效提高河道工程的稳定性和合理性,加强对两岸植被的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堤型的选择需要对河道的断面进行分析,在断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堤型设计,确保选择具有一定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堤型。另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坡度问题,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标准,选择河道恢复技术,对河坡的植被进行恢复,确保河道的绿化发展,选择具有一定生态化的堤型,做好生态系统的调节和保护工作,避免施工材料对堤岸的影响[1-5]。

5.2 加强岸坡的防护,避免出现滑坡情况

在河道工程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岸坡的生态性,岸坡作为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河道原有的形态,设置合适的岸坡,加强岸坡的防护,避免出现滑坡的情况,导致河道内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此,需要在岸坡上移植植被,起到对岸坡的防护效果,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河水的冲击。

5.3 注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修复

在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树木移植,对河道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在施工后需要对树木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得河道周围的环境更加绿色化和生态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堆放位置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对污染的位置进行修复,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对水资源和水生生物进行保护。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河道工程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为了提高生态治理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对生态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对河道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研究,应用相关生态治理技术,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河床水生植被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河 床(外一首)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互助
互助
公路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新技术
跟我进城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