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与维修养护策略

2021-01-25 08:53
四川水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养队伍水利工程

马 娜

(广州市增城区水务技术中心,511300)

0 引言

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与维修养护,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一直是水利工程管理者追求的目标。针对如何作好“管养分离”是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和深放思考的问题,“管理分离”模式下,加强工作经费分离、加强养护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定期考核、实施物业化的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 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意义

“管养分离”通俗来讲就是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与维修养护工作分开的一种管理体制。在“管养分离”的作用下,单位的管理队伍会更加精干,同时养护队伍也会更加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能够显著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的质量。具体而言,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意义如下:

1.1 能够让管理队伍更加专业精干

在“管养分离”的实施下,管理队伍在过去的管理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依据相关编制完成了人员分流,这些工作人员多是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完成了笔试与面试,以竞争上岗的方式来到了现有的岗位上,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管养分离”下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全部交由养护企业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队伍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日常运行与未来发展上,能够在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与工程质量管理有更多研究尝试,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及经济效益提升,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服务。

1.2 能够提升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施的“管养分离”模式如下:(1)内部分离:对于在改革中从原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分流出来的人员,以独立或联合的方式,组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养护企业,对于水利工程养护工作,则主要交由这样的养护企业完成[1]。在一段时间中,养护企业仍然隶属于原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企业运营成熟后,可逐渐将企业从原管理单位剥离,与原单位脱钩。对于水利工程养护工作,则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企业。(2)外部分离:在实施“管养分离”改革时,若依照编制,原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未分离出多余的人员,则后续的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养护企业,让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能够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无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选择了以上的哪一种“管养分离”模式,对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而言,都具有了更具专业素质的维修养护队伍,能够让维修养护工作的任务更加明确化、职责更加清晰化,这显然有助于提升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水平。此外,在运用企业管理方法,实施对养护队伍的管理的情况下,养护队伍能够更加全面地完善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水平。

1.3 有助于保证水利工程的平稳、安全运行

在“管养分离”改革前,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普遍存在体制不合理、机制不灵活、管理工作粗放化、经费匮乏、重视工程建设轻视维护管理等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易导致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不及时,部分水利工程出现年久失修、老化情况。但在“管养分离”的实施下,以上问题均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其一,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更加充足,工作人员可在测算工程规模的基础上,确定经费数额,而这一数额主要由地方财政、水管单位按一定比例承担,这就保证了养护经费充足;其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不再是维修养护工作的主体,而是成为了维修养护工作的监督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水平得到了保证,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能够集中更多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平稳、安全运行,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果[2]。

2 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和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管养分离”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相比过去经费更加充足,为水利工程更加高效、稳定的运行奠定了物质基础,也让部分化或年久失修的工程得到了及时维护维修,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水利工程能够更安全稳定地运行。但在目前的维修养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需要加强重视。

2.1 重维修轻养护的认识不够科学

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一定的重视维修、忽视养护的现象,水管单位常在维修养护经费下达后,将本年度的工程维修项目打包,分为多个标段实施招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招来的主要是从事工程维修工作的施工单位,进而会将有限的维修养护经费过多花费在对工程的维修中,对工程的日常养护不足,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2 养护队伍专业素质不足

目前从事水利工程养护的队伍较少,特别是具有专业的养护资质的队伍较少,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对养护单位实施招标时,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难以招到符合标准的队伍。对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实施“管养分离”时,从单位内部分离出了一批人员组成了专门的养护企业,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则主要交由养护企业来完成;养护企业虽然没有相应的养护资质,但其人员长期在水利工程管理一线中工作过,具有一定的养护技能;(2)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电气设备,则交由中标单位定期维护。对于诸如渠道类技术要求较低的建筑物的养护,则交给单位中的临时人员来完成,养护人员往往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而单位也未对这些养护人员实施充足的岗前培训,容易导致养护效果较差。

2.3 对工程的日常养护不够到位

水利工程的施工期在一年中是较为有限的,在施工结束后,这些工程往往长期处于无人养护的状态,特别是在维修与养护的认识不科学、养护经费预留不足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工作往往不能连续开展,多为阶段性实施,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这样的养护工作显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2.4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维护维修的资金能够得到最有效的运用,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维护维修管理工作按期、足量、高质量地完成[3]。但在目前实际工作中,部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尚缺乏一套足够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质量与预期目标无法匹配。

3 提升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效果的策略

3.1 加强对工作经费的分离

对工作经费的分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管养分离”的效果,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效果。一般来讲,可从维修与养护工作两个角度,实施经费分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进一步分析、整合当前的资金管理体系,保证所有工作组、工作项目都能够满足各项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的工作经费保障,有利于维护维修工作有序地开展,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在工作经费分离的过程中,组建监管部门,建立配套的监管制度,从每一笔经费的使用审批流程、账户的管理标准,经费的使用支付流程等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经费的来源、用量、使用效果的记录。监督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工作经费的审核工作,保证工作经费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3.2 加强对养护队伍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还应当加强对养护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当对养护队伍的全部人员实施培训考核,以保证养护人员能够对各种设备的运行原理、运行情况、故障表现具有充足的了解,提高每一个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例如可将对各种管道接口区域的漏液渗液的解决方法、水泵运行故障的表现、对各种非正常振动原因的分析,纳入到集中考核的内容之中,了解养护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对于专业素质不合格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学习提升,以此保证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其次,应加强对养护人员工作过程及效果的监督检查,作好养护工作的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查,如对养护工作记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查看与分析,通过工作结果的检查,以考核该名养护人员是否符合当前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的要求,不合要求的继续培训提升,或是调岗换岗,以保证整个养护队伍的专业水平。

3.3 落实对维护人员专业能力的定期考核

人员专业能力的定期考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1)对于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应从其发现各类隐患的能力、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的能力以及日常管理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人员的考核可以放在其日常管理维护的工作区域及体系中,在考核的同时保证日常的工作质量能够有所提升;(2)对于从事对设备的故障检修工作的人员,可从对各类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对各类维修工具的操作、对各项管理标准的了解以及落实情况等多个角度,实施考核。在发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符合水利工程故障检修工作的要求时,可对该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追责[4-5]。

3.4 实施物业化的管理系统

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应用物业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水利工程各种设备的运行检测维护情况、设备故障维修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维护维修企业的工作水平、工作质量,并对其工作水平及工作质量作出评价,并设立奖励专项资金,实施奖惩。

在这种物业化管理体系的应用下,各维护维修企业应当及时将工作情况,按要求上报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仔细检查维护维修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实际工作质量较高,能够充分、全面、严格地履行工作职责的企业,确立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长期合作;在发现某一企业未能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完成各项工作时,管理单位可派遣专业人士,对该企业的技术力量及管理能力进行考察,若发现该企业无法适应水利工程维护维修工作的需要时,可终止合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与维修养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完善和提升的问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与维护维修企业,应当加强落实新型的工作理念,结合实际的维护维修管理工作,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保证“管养分离”模式下能够最大化发挥维护维修效用,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管养队伍水利工程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河北沿海高速公路机电管养工作实践与探索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