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某大型商业建筑制冷机房装配式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2021-01-25 03:21李垚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制冷机机房建模

李垚君

(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个综合性大型商业购物娱乐中心,总建筑面积17×104m2,包含商业、餐饮娱乐、影院、超市等多种配套服务业态。制冷机房位于地下1 层汽车坡道拐角处,机房门前区域为超市货车卸货区,机房面积为500m2(见图 1)。

机房主要设备包含:3 台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量:4 571kW)、1 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量:1 472kW)、12 台循环泵组、分集水器、化学加药装置等。

2 BIM 参与阶段及因素

2.1 BIM 应用原因

图1 制冷机房深化三维示意图

运用BIM 技术为业主提供直观的多元增值服务,涵盖制冷机房设计与施工的图纸深度交圈分析、机房内全专业多参建方的问题分析及深化要点、模块化拆分及施工的复杂节点多方三维分析等。极大减少现场动火、动电、电焊、加工导致的声、光、气污染;减少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深化设计成果落地性和机房施工工期进度可控性【1】。

2.2 BIM 参与阶段

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中后期,BIM 技术介入项目中,与设计人员相配合【2】。

在该阶段配合,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机房的净高复核、设备安装位置复核、管道占位空间复核、设备基础荷载复核等相关工作。并初步优化机房设备管道的大概排布情况、主要维修通道的路径及机房净高情况、设备更换运输通道的路径复核、排水沟的设置情况等(见图2)。

图2 机房空间示意图

在该阶段,落实暖通专业在制冷机房内通风管道的设计情况,明确机房内风管系统的风机位置、风管尺寸、管底标高及有无保温层等信息。落实给排水专业在机房内的管道入户点位、管道尺寸及路由、设备布置和末端点位等信息。

在该阶段,分析电气专业对制冷机房的供电桥架进线点位确定、机房内桥架路由情况,若机房内有电气配电箱柜,应明确配电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防护等级及管线敷设方式等,确保用电安全。

该阶段完成后,BIM 模型与制冷机房CAD 施工图内容应相互对应。该时间节点,将图纸及模型等项目资料存档备案,之后进入BIM 深化设计阶段。

2.3 BIM 影响因素

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介入工程项目,为图纸设计提供优化思路,深化机房排布情况,协调性强。BIM 技术可以加深设计阶段至深化阶段的成果交接内容,弱化工程上下游阶段间隔,减少二次深化带来的设计变更工作量,推进工程信息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交接。

3 BIM 技术应用流程与方法

3.1 机房全专业建模及控制要求

1)全专业建模。依据施工图信息,应用BIM 软件对机房涵盖范围内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所有专业进行1∶1比例的模型建立,作为深化设计阶段初始模型。依据施工图信息,对机房范围外1~2m 位置范围内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主要专业进行1∶1 比例的模型建立,用来校验管道进出制冷机房位置的安装空间【3】。

2)建模精度要求。暖通专业应建模出所有尺寸的管道、阀门、设备机组(含冷水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分集水器、螺旋空气杂质分离器、全自动软化水装置、膨胀水箱、化学加药装置等)、设备基础、管道保温、管道附件(含能量计、压差传感器、压力表、温度计、自动排气阀、止回阀等)、进出机房管道的套管,还应包含机房内风机、风管管道、所有风阀、风管保温等。

电气专业应对供电桥架、配电箱柜(若落地安装应将设备基础建模)、配电管线、进出机房预留套管或预留洞位置进行建模。

给排水专业应对消防系统喷淋管道(含套管)至末端喷头、排水沟、集水井及设备等进行建模。

建筑结构专业应按图纸对墙、梁、板、柱等模型构件进行建模。

3.2 装配式深化设计和装配模块划分

1)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在该阶段,将基于施工图的模型进行多方优化,包括设备机组位置再次复核、设备管线分层、分区、分系统优化排布等。应考虑到设备机组和管线阀门的安装操作空间,设备机组的检修维护空间和机房主要检修通道净宽与净高,并应考虑设备更换时,有设备更换运输通道空间路由等。

2)机房排布因素影响。机房优化排布时,应先确定制冷机组设备位置,确定连接制冷机组的管道位置、管道空间分层关系、管道附件(如阀门、压力表等)在管道上的安装位置。合理划分空间的同时,还应保证机房的净高要求等。待制冷机组、配电柜等大型及重要设备优化排布后,根据原始模型中的水泵位置和关联管道的路由,结合机房的土建条件,对机房内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及关联的供回水管道进行合理排布。然后对风机管道进行合理的空间排布,优化机房的主要设备管道空间关系。基于已优化的模型对给排水专业的各类管道、喷头点位及排水沟位置进行调整,对电气桥架、电气管线、灯具位置、插座位置、消防联动点位等末端设备进行排布。

排布完成后,初步深化模型基本完成,达到机房内所有的专业构件没有遗漏,主要设备位置和管道空间分层关系位置等条件已经成熟。在该时间节点将深化图纸及深化模型等项目资料存档备案,之后进行下一步BIM 深化流程。

3)模块划分基本原则。模块是装配式制冷机房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安排各模块进场安装顺序,达到机房的高效安装。在模块划分时,应收集好机房的设备参数资料,含制冷机组、水泵、配电柜、风机等设备的尺寸、重量等。本项目的机房模块划分按照“双水泵+单柱跨”的拆分方式,将每2 个水泵及配套管道优化为1 个模块单元(见图3),设定每柱跨内可安装放置1 个模块;其他机电管线按柱跨或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制冷机组优先并单独进场安装,分集水器及关联管道、电气桥架和风机风管作为单独模块穿插安装。

图3 装配模块定位及模块三维示意图

模块划分后,对各个模块进行编号命名,模块之间的管道应断开并根据设计说明中管材的连接方式预留接口,如法兰连接预留管道法兰片。模块划分后进行支吊架深化,针对不同模块深化不同的支吊架方案,确保支吊架深化到位。支架深化过程中,应考虑设备管线减震装置、管道固定装置等,可与支吊架组合安装形成一体式模块。

模块划分完成后,进行综合校审,机房工程相关的各参建方需参加,针对机房优化进度和各个模块优化深度进行校审,并将会议记录和校审意见整理成文,反馈修改至模型中,将文档与模型整理并归档。

4)设备机房其他影响因素。设备机房的顺利建造需各方倾心配合,无信息滞后等影响。在机房深化模块划分过程中,注意各设备机组参数应落实、模型中机房各专业构件应完备、各参建方提供参数应精确、机房工程施工工期和项目总工期流水排布应提前交圈等。

5)某一模块深化加工图。机房模型深化模块划分后,将其中一个模块继续深化到加工图深度。该流程需参建方中的加工厂、装配厂等参与。不仅校验机房中模块深化深度是否达到加工要求,并且保证机房模型精度可传递到下游行业中的加工厂内,可预制加工组装。应核实机房模块在工厂至项目所在地之间是否存在运输问题。机房工程安装过程中,应与总承包管理单位达成协调,预留好模块进场安装的施工条件。

3.3 各参建方提资与校审

1)设备参数明确。机房深化初期,应提供机房范围内所有设备确定的选型参数。明确管材参数、管道附件选型参数、管道保温层材质等,还应再次复核机房土建条件。

2)明确预制加工厂商信息。机房深化中期,应选择确定加工预制厂商信息,预制加工单位应提前介入机房深化阶段,保证BIM 模型深化程度可延展到加工精度。

3)与总承包管理方协调。在机房深化后期,明确模块数量及安装进场流程,与总承包管理方进行沟通协调,保证机房模块进场条件,实现没有二次拆改情况。

3.4 机房装配式安装模拟

利用BIM 系列软件对机房深化模型中模块进行进场安装流程动画模拟,用以校验机房安装总工期、模块进场安装顺序确定、安装空间合理性等,明确呈现出机房安装工期天数对应的安装工作量、模块安装数量、进厂数量及加工数量等,工程量工期可控即达到成本可控,形成工期可控的装配式机房加工安装流程文件【4】。

4 结语

该项目中,通过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介入,并延续至深化加工阶段,加深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流程中的应用,加强BIM技术对项目的管理,实现了BIM 技术基于项目施工级别的指导。通过对整体项目BIM 技术回顾,总结出BIM 实际应用点、BIM 技术在机房工程中的使用流程,实现为建设方提供多项增值服务,节约了投资成本,明显缩减机房安装工期,把控建筑机房建设进度,为今后BIM 技术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制冷机机房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制冷机的制造与改造广州圣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某IDC机房结构设计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双温区双冷指斯特林制冷机连管的设计
基于Regen3.3的45K斯特林制冷机分层结构回热器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