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融入中“可视性文化”的情感激励功能

2021-01-25 16:07李维拉
大学教育 2021年1期

李维拉

[摘要]意识活跃、文化新奇感强烈的非洲学历留学生在汉文化融入过程中的文化情感激励和维护尤为必要,它可帮助非洲学历留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度过“挫折期”,顺利进入文化交流阶段。如何通过表层文化的洗礼,实施情感激励?课题组就此开辟“可视文化”一说,对其“奇异性”“可感性”“激发性”和“分辨性”做出界定,并对其在减缓以致消除文化“挫折感”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逐一做出分析,同时提出实施激励的多视角兼顾原则及一些见解。

[关键词]可视性文化;情感激励原则;挫折期;多视角兼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1—0001—04

作为文化背景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非洲学历留学生(以下简称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汉文化融入过程较之其他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复杂的种族构成和随意好动的群体性格,非洲留学生骨子里流淌着活跃的因子。同时,“由于其自身的殖民文化和历史特点及地缘性,各部落间使用通用语,此外,几乎所有人至少会说英语或法语,此造就了他们非凡的外语能力”。秉承这种自信,非洲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困难估计不足,学习动机和兴趣极易随情感发生波动。而大多数非洲留学生性格外扬,表现欲强,他们在与汉语、汉文化接触的“蜜月期”尚表现活跃,参与兴致高,但在汉语学习走向深入遇到挫折时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数,这也暴露了这部分学生文化情感脆弱的一面。怎样维系起初的文化情感,伸延非洲留学生对所处语言文化的好奇,进而延长“蜜月期”,减弱以至消除“挫折期”,这是摆在对外汉语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本文在分析非洲留学生汉文化融入中情感因素的同时,在学界业已界定的三种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之基础上,将“可视性文化”单独辟出予以论说。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性文化引领初期的汉语教学和汉文化过渡,这将对非洲留学生的汉文化融入及汉语知识学习提供一项有益的探索。

一、“可视性文化”的激励性特征

“可视性文化”系指文化中呈具象性,可见可感,尤以物质实体表象为特征的文化,如以中国的馒头、饺子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剪纸、京剧为代表的艺术文化,以拜堂、新年为代表的礼俗文化等。这种文化首当其冲突入眼帘,极易引发新来者的好奇,继而激發非洲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并开启与他人交际的欲望。在非洲留学生面临一种陌生文化的初期,缩短乃至消除随后的心理挫折期,“可视性文化”的可操作性和激励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可视性”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一)直觉的奇异性

“可视性文化”既曰之“可视”,就不可避免地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而充当一国文化的第一显像。比如中国式的大家庭用餐,祖孙几代坐成圆圈,人手一筷,碗碟杯盘,取食欢笑,这是一个温情四溢的场面。而筷子作为中国食文化的典型物件,第一次用来夹菜时,域外者于新奇中该遭遇怎样的笨拙?久之,随着两指间配合的娴熟,他们又会获得怎样的满足?又如中国的书法艺术,龙飞凤舞,飘逸自然且流派纷呈,透出的则是各自的刚毅或缠绵,足以演绎出汉民族文化的洒脱和多元。再如中国画,笔下的骏马扬蹄昂首、鬃毛飘然,夸张之中尽显生命的韧度。这些文化的显像表征,对于一位来自异邦的非洲留学生来说,新奇感自会得到激发而产生“深入一探”的心理冲动。因此,在与汉文化的“蜜月”阶段,教师若能将计就计,将这种“文化触动”能动地转化为“情感沐浴”而不是流于“一看一过”的参观,这将对非洲留学生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文化挫折”心理起到积极的消抵作用。

(二)意识的可感性

“可视性文化”作为一种直观物象,可感性亦是其主要特征。这一可感性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间往往具有可伸延性。如作为物质文化象征的长城,初次目睹给人以震撼,但随着汉语教学的深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情感会不期而来,则又会将非洲留学生引入文化纵深。这一过程揭示了文化认知的基本规律。因此,作为文化表征的长城,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时,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所能带来的震撼情感就不能简单地一带而过,而应适当做些文化的伏笔,以待以后的深入。再如包括包子、饺子在内的中国饭菜,色香味美,非洲留学生初次品尝,就最为难忘,将这种强烈的感受作为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很自然地触悟到隐藏在后面的“中国美食”“民以食为天”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因此,初次教学这类词汇,就要留意文化的铺垫,力求在情感上使非洲留学生学生亲近所在国文化,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兴趣的激发性

培养语言学习动机(Motivation)是语言学习中情感激发的核心一环。它表现在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丰富表达技能、努力参与文化交流的强烈愿望。是愿望的集中体现便是个体内心涌动的向学之力,是通过参与交流一窥全貌的好奇之心。在这方面,“可视性文化”所呈现的种种“不一样”往往最能首先满足非洲留学生的猎奇心理,进而成为其融入交际的原动力,如面对东方情调的婚宴、诱人的大红喜字、“闹洞房”等民俗所引来的聚众欢闹,自然会使新来者萌生新奇之感。这类“近景动机”与适当的语言情境操练若能有机地结合,将会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功能得到有效的伸延,因这种动机虽时间短且范围小,却十分强烈。

(四)文化的分辨性

“可视性文化”的异质性常以全新的面目冲击新来者的视觉和听觉,在引其做出无限遐想的同时,亦会令其对所熟悉的母系文化中的同类行为进行暗中比较。这是因为交际者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观。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如习惯了自己母系文化中“情人节”献花、约会的习俗,非洲留学生自然会对中国别样的“七夕”节风俗做比较,那牛郎织女跨越银河相见的艰辛,那种为爱而感动上苍的中式浪漫,不仅可念可感,也为新来者洞开一扇民俗比较之窗。这种同质不同形的文化存在,可为非洲留学生融入一种新的文化注入情感因素。

综上所述,“可视性文化”的奇异性、可感性、激发性及分辨性代表了一国文化的外在表层,它为新来者提供了一种别致的文化沐浴。其新鲜、可感于表面,又可牵动新来者的新奇感逐步走向纵深,实现文化融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式演绎过程。把握这一特征,在此阶段从情感激励入手,投入必要的精力,做足几方面的工作,将有助于我们的汉语文化教学不断走向深入。

二、“可视性文化”的情感激励与“挫折期”的减缓与消除

众所周知,非洲的语言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苏丹语、班图语、闪含语,且大多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造就了非洲留学生初期阶段对汉语口语无所畏惧,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如刚学会“你好”“谢谢”等社交词汇,便迫不及待地在大街上与人对话,也往往因中国人的善意回应和鼓励而萌生欣慰。他们在目的语环境下感受异样的文化存在:生活中,刀、叉被筷子取代;面包、三明治换作了馒头、饺子;去酒吧演变成了去茶馆;练太极、学书法等全新的文化模式更会使他们的视觉为之一新。怎样从新奇走向适应?Searle & Ward(1990)曾提出文化适应模型:1.社会文化适应性(行为层面);2.心理适应性(情感层面,包括幸福感和满意度)。我们认为,要保持中国文化对非洲留学生最初的吸引力,必须先从情感层面的心理适应人手,继而过渡到行为层面的社会文化适应。就文化敏感性较为强烈的非洲留学生来说,心理适应在某些方面却具备了先天的优势,因为“越是文化渊源越远的人,反倒是最能适应,因其新鲜感大。儒文化圈的人,较为内向,容易抱团,一起活动,反与社会交流较差,因而适应性小”。因此,致力于汉文化情感维护,从“适应”人手,在非洲留学生意识“兴奋期”期间,把握好以下环节实为必要。

(一)抓住文化情感键入的契机——开启课内学习、课外体验的感受渠道

非洲留学生邂逅汉语“可视性文化”并“蜜月”般相处一段时间(一般被视为来后的前三个月)后,会因接下来语言上的隔阂、生活上的不习惯、功课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使“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期随之而来,诸如易怒、惊慌、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感等“挫折感”也会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蜜月”阶段的文化邂逅往往会被冠以“参观”“熟悉环境”之名轻易而过,教师往往未能将此阶段视为汉文化沐浴和疏导的关键时期而投入必要的精力,非洲留学生的这种新奇感会慢慢退去。匆匆开课后,又因管理方、师生间、生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疏导,以上思想障碍的发生将不可避免。

我们认为,在这一“蜜月”时期,适时开通文化体验渠道十分必要,而它的可操作性、可伸延性也为开通提供了可能。这是因为,本时期非洲留学生对“可视性文化”的接触一般与汉语课本中相应词汇的学习同步出现。以杨寄洲先生所编著的对外汉语一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册第八课就开始出现中国的“馒头”“包子”“碗”等可视性物点;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第二十六课又相继推出了中国的国画、书法等文化视点,充分体现了编著者的文化观和文化引入策略。在此阶段,要让学生接触目的语实物,以现场观察、情景感悟等使汉语教学的课堂适时伸延到文化体验中。美国学者Moran Patrick R在其著作《文化教育观念》中将“文化体验”界定为“学生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主要包括文化内涵、学生介入、预期及实现的结果、学习内容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实质等五个方面”。据此,以“可视性文化”为媒介的文化“碰撞”活动的有序推进,可使非洲留学生在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公德意识乃至社会服务模式几方面经历多维感受。让非洲留学生参与一些新鲜并富有刺激的体验活动,如书法、武术、太极拳、朗读、绘画等,将有助于他们填补心理空缺,以激起他们的求学欲望,其可视、可感、可鉴等物质文化表象也为其融入目的语文化奠定了情感基础。这种通过对目的语物质文化的直接审视与品味,也将使他们自觉地修正文化立足点,逐渐生成对目的语文化的亲和感。这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所不能忽视的文化梳导过程。利用汉语语言环境这一充分条件,注重文化感受对文化心理的直接影响,也使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课上课下得到了有效的衔接。

(二)“兴奋期”的维护——文化词汇的“预热”原则

为使学生尽量熟悉文化体验中所涉及的汉语词汇,使体验与汉字教学做到有机结合,在每次有计划的活动(如民歌欣赏、京剧表演、编织及厨艺展示)之前,我们会将活动中所要接触的汉字及词组先行“预热”,事先讲授。诚然,这些新词短句不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记住,因为在运用场合的直接操练更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即使忘掉也会在后来的交流场合的不断重复中被拾捡起来,由生变熟。正如周健先生在谈到留学生汉语语感时所指出的“对比儿童母语语感的形成,我们能感受到留学生汉语的有效输入量的严重不足。儿童是可懂输入,留学生是不可懂输入,不可懂要注意变成可懂,其难度要稍稍超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教学中就应以学生的言语活动和言语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这种预热文化词汇、实施交流铺垫是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业已得到验证的有效方法,它新颖、生动、直观,也给学生留有猜测和发挥的余地。

(三)互鉴互赏——搭建多国留学生文化习俗展示的平台

对外汉语教师的双文化视角也应被看作是实现学生文化摆渡的基本要素。“教师作为汉语文化群体的一员,自然而然代表了汉语文化,但他的教学对象是来自异文化群体的成员,这样他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文化依附选择以适应教学对象,而来自汉语为非母语的文化群体的留学生,却不得不‘背叛自己的文化群体甚至接受汉文化的价值观或准则”,这种文化选择中的矛盾“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伸延到课下的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此,作为主动方的汉语教师就应本能地关注非洲留学生对异邦文化除惊奇之外的质疑、不解甚至抵触,并主动搭建不同文化间互相欣赏的平台,以消抵留学生内心出现的种种“不平衡”心理。就“可视性文化”中的相似相异之处,我们除以图片、漫画等形式予以展示交流外,還提倡各国学生将自己本国文化相同的视点予以展示(初期可允许学生用英语或半英半汉的形式),最后由教师予以归纳,同中看异,异中悟同,从中阐释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通过各自介绍本国的文化,部分非洲留学生所面临的文化纠结症当会得以减缓,相互间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紧张也会得到释然。一方面,通过这种展示和交流,大家对自己的母系文化自豪感增加了;另一方面,随着汉语运用能力的相应提高,留学生对融入汉语文化、参与交流的信心也增强了。

语言能力强了,教学方法适应了,开始交目的语国家的朋友了,此时,非洲留学生对两种文化有一种理想的感知差异比率,而且也处于较为理想的认知和感情状态,对两种文化既不太接近,又不太疏远,这样就能给非洲留学生一种合适的压力来学习语言。

(四)辅助移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倾诉心中的不解

文化碰撞的可避免性及跨文化情感的适应性都应看作是一个紧张感不断减少,直至心理平衡的过程。由于“可視性文化”伸延了课堂教学,也为非洲留学生喜于交际打开了希望之门。如果说留学生之间的“母系文化”展示令其懂得,不同文化的表层之后都蕴藏着各自丰富的内涵,相互比较鉴赏方能丰富我们的文化感知,这种发自内心的醒悟可成为心灵的自我摆渡,使他们移情于所在国文化的动力在悄然增加。但这种动力又因个体性格、自身兴趣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管理方、教师等职责部门还应建立一种让个别人“倾诉感受”的机制,这种机制可通过小组讨论、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有效途径来诉说内心与众人不一样的感受。这种诉说机制和情感释放途径有助于他们放下包袱,继续保持先前的新鲜感。总之,通过观察体悟,留学生们大多对融入新文化有了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便成了其后有效交际必不可少的一段心理过渡,从而最大化地体现了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大优势。当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投入的是积极的情感,他们会产生愉悦的体验,其学习动机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态度也会更加认真、专注。

三、实施文化激励的多视角兼顾

发挥“可视性文化”的情感激励功能,教师与管理者所要关注的,不仅是课堂的“学”与实践中“悟”的有效结合,还应做到多视角兼顾,辩证统一,把握分寸。

(一)课后体验的尺度与限度

在课本中“可视性词汇”集中出现时,相应的社会观察体验方能得以展开,相应的扩展性词汇才益于讲授。此时的关注点应在文化的衔接上,要避免过度的引申,如在课本中出现中国的红“喜”字及“福”字等时,在教授读写之基础上,可将有关风俗如“道喜”“双喜临门”“恭贺新禧”以及“新郎”“新娘”“媒人”等相关词汇和“参加婚礼”“先拜公堂”“夫妻对拜”等搭配词组予以“预热”,并有组织地带领留学生体验附近举办的婚礼活动,让留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适用场合并指导有可能的现场操练或返回课堂后的情境演练。此外,这一体验环节应遵循“见好就收”的原则,否则,非洲留学生的随意性会得以无限度地发挥,会将课外接触的文化现象拿到课堂上来提问不休,从而干扰课堂教学的既定程序。

(二)要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兴趣

教师的本文化形象,包括穿戴、言行及对学生的关爱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汉文化情感的培育和维持,而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承接和表现出来的兴趣亦会验证教师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对于表现欲十足的非洲留学生来讲,教师的关爱和文化感染力可使他们的话题增多,直接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但教师同时也要了解是否大多数学生都对此话题感兴趣且程度如何,并以此为参照来组织其后的体验环节,同时其所涉及的汉语词汇的多寡选择以及现场言语操练的幅度,都要考虑能否使大多数的学生始终处在兴奋之中。总之,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和体验现场的节奏,视多数人的感受为准。对于个别留学生的质疑和不感兴趣,可私下征求其想法意见。中国的人际关系素以情感为重,对有关个体的私下问询,也要注意不要侵犯了个人的隐私。

(三)“可视点”的区域性与文化的完整性

“可视性文化”名日“可视”,不可避免地会呈现留学生所在的省区、市区、校区等地方色彩。由于课外体验一环是本着方便就近的原则,留学生的所见所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区域文化的印记,这对于中华大文化的主体特征的了解和关照当有不足或不充分之处,应充分利用其他多媒体手段予以补充。但此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文化吸引和文化激励,文化内在的博大精深自会通过随后的融入而得以加深,此间留下必要的伏笔即可。

(四)“显性”与“隐性”的当下对接

如上所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盲目的引领实践只是给学生带来了一时的欢愉,很难解决接下来留学生们所要面临的文化“挫折期”。为使“可视性文化”的激励功能得以维持,关注文化物象的表层的同时,涉及与民族价值观、深刻隐喻等内在的隐性文化的对接,也是应当考虑的。这一点作为留学生管理方,汉语的任课教师等有责任搭建这一过渡桥梁,有意识地做好文化铺垫。如当讲到中国“家庭”文化时,要适度揭示中式家庭所遵循的代系姻脉,如“尊老携幼”“儿孙满堂”“忠孝为先”及“家国情怀”等先进的价值理念。这一有意识的文化引申,会激发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欲望,也为今后隐性价值观的推出做好必要的铺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挥“可视性文化”的直面效应,做好非洲学历留学生的前期心理维护,以持续的情感激励来减缓或消除文化融合中的“挫折期”,以期更为顺利地进入文化“适应期”,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可以尝试的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名日为新,其理论性、可操作性等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局限性。其可尝试性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方予实施,其结果也会视管理方、师生间、学生间、课堂与实践之间的协调程度而决定好坏,其有效程度更会因是否能有效地解决随时所发生的问题等而发生变化。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广泛和深入,我们在内地培养非洲留学生亲近中国文化,这将对中国在非洲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起到积极的声援作用。众所周知,来中国的非洲留学生很多是官员,或者是知识界、商业界精英的后代,依非洲现存政治,有些家族是具有世袭性质的,因此来华的很多非洲留学生将是政府重要官员。从这点出发,以“可视性文化”为切入点的中国文化情感培育将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