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党建工作“五位一体”模式的探索

2021-01-25 16:11鲁晶
关键词:五位一体党建研究生

鲁晶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遵循新时代的需求,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和研究生党建现存问题,从政治建设、主体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环境建设等五大方面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研究生;党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与政策巩固完善高校党组织。习近平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现人才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虽然研究生党建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现实情况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党建工作存在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等系统性难题,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时代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既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研究生党建是实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需要

一部中共党史,也是一部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2]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青年运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号召广大青年争做抗日救国的先锋,最终把旧中国改造为新中国。随后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3]。党中央对延安各高校进行直接领导,并逐渐开始在高校中恢复和建立党的支部,将高校作为培养党的先进青年和优秀干部的特殊阵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对大学进行接管整顿的同时实现创建发展,这一时期建立起了党领导高校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部颁发《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开始在高校恢复重建党组织,加强学校党委的领导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1990)、《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3)、《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1998)、《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0)等,按照中央部署,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把高校党建工作摆在突出地位,每年联合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党建工作重大问题。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党建应该继续坚持党管人才、善用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入党,夯实党组织基层建设。自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4]教育部党组相继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17)、《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2018),旨在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切实解决高校党建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现阶段知识分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符合国家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要求,契合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是引导研究生积极投身伟大事业、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要求

首先,引导研究生入党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研究生是社会人才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文化水平高、理论功底好的优势,对他们进行政治引导,提高政治认同,无疑是破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应有之义。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扩充党员队伍,有助于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助于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其次,引导研究生入党是抵制境外势力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要求。近几年,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敌对势力试图阻挠中国发展,不断散发“中国威胁论”等谣言,妖魔化中国形象,在中国的一些重点高校和保密单位安插间谍以掌握中国发展动向。2018年9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专题节目《危情谍影》,披露了台湾间谍情报机关曾向祖国大陆渗透,大肆发展间谍开展情报活动。这些间谍都是被误导和蒙骗的中国高层次人才。这些高知识群体接受了正规高校教育、掌握著先进技术,是入党重点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爱党爱国教育,防止境外间谍事件的再次发生。

研究生入党也是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和研究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高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研究生入党,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成长成才。同时入党也是研究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研究生党建工作可以指导广大研究生接受党的思想引领,学习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格,促使每位研究生党员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奋发进取、努力拼搏,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三)加强研究生党建是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高校学术风气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把德育为先与全面育人结合起来。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研究生党建,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培养品德端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下,高校无疑成为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最大人才储备基地,但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结构愈加复杂,各高校的学术失范问题也愈加凸显。大力推进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在研究生中宣传党建党风,提升研究生的党性修养,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净化高校学术风气,用党的创新意识引领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为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构建严谨活泼的学术氛围,引导研究生品德自律、学术创新,为党组织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资源,有助于推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生自身需求的变化,给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研究生党建工作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与培育模式对党建的影响

高校研究生知识水平高、政治觉悟强,是发展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群体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身心成熟,三观趋于完善。研究生的年龄较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思想观念成熟稳重;其次,当代研究生社交面广、知识面宽,善于理性思考;最后,研究生阶段学习动机明确,成才意识较浓,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但随着研究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调整,研究生来源更多样、结构更复杂,存在着价值观念多元化、入党积极性不高、入党动机功利化、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

价值观念多元化,参差不齐。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接受过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治观、道德观等相关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思想主流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新时代研究生群体95后居多,是伴随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享受着信息便利的同时,也深受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侵扰,思想上产生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认同,对四个自信的不认同,甚至是对党的不认同,且研究生年龄跨度大,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政治热情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入党积极性。

第二,入党动机复杂多样,偏向功利化。端正入党动机是入党的基本前提。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本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志愿无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做的伟大决定。但现在部分研究生的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物质主义,更加偏重物质利益,将入党看作是进入社会后可以利用的“资本”,宗旨意识淡薄。

第三,科研压力重,入党积极性不高。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课业以外,科研成果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将大量精力投入科研,学生生活时间分配上与参与党建工作产生了矛盾,导致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性减退,已经入黨的学生也缩减了参与党组织活动的时间。

第四,生活空间与时间分配过于分散,集体意识淡薄。现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立仍大多坚持“支部建在班上”,但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弱化了固有年级、班级的概念,研究生更多以导师的课题组、实验室的形式展开学习,进入到更加细化的研究领域;此外,全日制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与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在生活空间和时间分配上的显著差异,也使得同一导师、年级、课题组的研究生在不同的时间完成科研任务,整个研究生群体更加分散[5]。长此以往,由于他们之间互动匮乏,缺少浓郁的集体氛围,研究生的个人主义强烈,致使集体意识淡薄,存在组织纪律涣散,缺乏奉献精神等问题。

(二)研究生党组织工作现存的不足

第一,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科学性。研究生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支撑。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选拔制度不合理,部分学校把学生成绩、竞赛获奖情况等作为唯一的入党标准,缺乏对学生的全方面素质考察,严重影响了党员的发展质量;没有明确的奖罚制度,没有做到奖罚到位、责任到人,优秀的党员没有激励措施,表现差的党员也没有相应的惩罚;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党员纪律涣散、自觉性弱又缺乏约束,最后导致管理制度有效性缺失,党建工作难以继续;考核制度不合理,考核形式单一,大部分高校发展党员虽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参与实践活动,但考核方式都采取考试的形式,对上党课时老师讲授的关于党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他们在此期间的心理变化和对党的认同。

第二,活动建设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高校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但是现在部分高校研究生党组织有名无实,学生忙于科研,党员无心参加活动,有限的活动形式也缺乏新意,没有贴近党员生活,也没有发挥党员对非党员的引导作用,对党建工作的开展极其不利。

(三)互动合力的党建环境没有形成

相对于其他社会党支部建设,高校党支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党支部在理论知识、党建经验等方面都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师生党支部的独立设置,这些优质资源并没有流向学生党支部,发挥实效。除此之外,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还长期存在着设施设备、活动经费等党建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高校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党建资源浪费的情况。

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师生尤其是本科生与教师缺乏课堂之外的沟通与交流,同院系同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互动也很贫乏。传统的师生党支部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起步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落后于本科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

因此,高校党建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三类党支部相对独立,鲜少互动、缺乏沟通。没能充分发挥本科生党支部的促进作用和教师党支部的带动作用,研究生党支部的滞后发展成了高校党建的一块短板,整体上不利于高校党建发展。

将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大思政育人场域,发挥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增进研究生对专业课价值、学科伦理道德的认知,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大势的把握,激发研究生入党的内生动力,参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主意识,彰显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课外阵地又细分有三:一是创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不仅是党建工作的载体,更是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阵地。要完善设施设备;组织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以及“两学一做”等;定期展开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督促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专业年级的不同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比如举办论文写作讨论、实验经验交流、面试技巧分享座谈会等,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问题;树立优秀典型,举行优秀党员学习交流会,发挥党组织与党员的带头作用,将党员活动室打造成为党员思想教育和交流沟通的阵地。

二是利用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它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党的建设经验,蕴含了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红色资源主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这里特指用于打造教育基地的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物质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历史遗迹、革命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定期组织研究生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宣传介绍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奋斗历程,加深对共产党的认识,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党员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是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应根据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研究生党建双创”活动,争做“样板支部”和“党员标兵”。通过积极参与“双创活动”,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增强党支部影响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传统阵地在党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要坚守传统阵地,并不断加强与完善。但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拓展线上阵地也刻不容缓。如果说传统阵地是有形渠道,那新媒体阵地就是无形战场,对研究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入骨髓的。可以利用移动网络媒介的传播即时性、时间整合性和方式交互性等特点,通过受众移动和双向交流,随时传播党建教育信息,随地开展党员活动,打破传统阵地的时空限制,运用全媒体融合发展党支部,迎合大众需求。建立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微博、公众号等网络阵地,及时更新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及时宣传学校党建工作现阶段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其次,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网络中的积极引导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时代自媒体(微信、QQ、微博、知乎、抖音等)的产生渐渐取代了广播、印刷媒体,自媒体的主人成了信息源。互联网、自媒体特有的互动性、即时性,使得党员干部可以在微信群、QQ群聊等与学生群众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引导广大师生理性发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网上问卷”等方式征集学生群体对学校研究生党建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号召群众共同监督党支部工作、督促学生党员道德品质提升,真正从学生需求和发展的角度为学校研究生党建提供参考性建议。与此同时,要注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相关部门要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新媒体阵地的能力,谨防反客为主,做到为我所用。巩固传统阵地和开展网络阵地,将有形地耳提面命与无形地潜移默化相结合,有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党建的实效性。

(五)环境建设:强化导师的引导作用,构建“三部共建”的模式

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导师多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党龄较长且具备扎实的党员素养。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大院系应以导师团队、实验室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由党员导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导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教授学生科研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识以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运用自身的党性修养影响学生端正党建态度。激励尚未入党的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督促已经成为党员的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党性。

高校黨建是一个学校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要打破以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全员育人最大化的合力。在组织建设方面,研究生党支部由于学生流动性大,支部建设不完善。反之,高校教师党支部人员稳定、组织构建成熟,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制度健全、经验相对丰富。因此,打通教师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的联动路径,以“三部共建”的模式,由教师党支部对研究生党支部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导,使教师党支部成为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有力向导,本科生党支部联动研究生党支部,帮助研究生党支部完善组织建设;在活动建设方面,教师党支部人员长期稳定不变,新鲜的血液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活力,可以利用学生党支部思想活跃、积极活泼的特点,联合开展文艺活动,提高活动的频率,有助于增强教师党支部的生机活力;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发挥教师与研究生在本科生成长成才中思想育人的作用。充分利用党员教师的党性修为和丰富人生阅历,利用党员研究生相对成熟稳重的“三观”,发挥朋辈督导的作用,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思想作风和道德水平,以带动本科生党建团建。加强教师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工作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作用,“三部”实现同频共振,相互监督、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谋发展。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道阻且长。我们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分析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即一定能够开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董洪亮.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001).

[2]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6.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8.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01).

[5] 刘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论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7):20-27.

[6][11] 潘建红,贾钢涛.创新研究生党建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29-32.

[7] 陈大勇,刘清才,冯佳文.党对高校研究生信仰吸引力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20-23+33.

[8]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9-10-9(002).

[9] 中国共产党章程:大字条旨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18.

[10]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12] 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8):67-72.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党建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