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01-25 11:43洪静苏少蔚叶盛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32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肺功能生活质量

洪静 苏少蔚 叶盛

[摘要] 目的 分析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康复科收治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5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进行肺康复强化护理,比较两种干预方式下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部功能。 结果 干預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5次坐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5次坐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周6 min步行距离良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良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患者肺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部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为COPD患者予以肺康复强化护理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评分、肺部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肺康复强化护理;肺功能;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2-016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lung rehabilitation on clinical symptoms, functional status and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A total of 118 COP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59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59 cases) with intensive nursing for lung rehabilitat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two interven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ymptom scores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ime of sitting and standing for 5 ti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ime of sitting and standing for 5 tim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six-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for 3 week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excellent rate of 6MW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dex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am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 Conclusion Intensive nursing for COPD patients with lung rehabilit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Intensive nursing of lung rehabilitation; Lung function;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Quality of life; Exercise traini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可逆性氣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常会累及肺实质、气道、肺血管,为慢性炎症反应疾病。且此种疾病有高病死率的特点,分析认为此种疾病和吸烟、空气污染及作息习惯差有关。稳定期患者主要为祛痰和支气管扩张及吸氧等方式治疗,但多数情况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此有学者提出康复治疗,主要通过有计划性康复运动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升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也有分析提出肺康复强化护理,此种护理方式主要目的为提升患者运动耐量和运动能力,且可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肺康复强化护理多数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提升,且预后效果也有显著改善[1]。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基础干预和肺康复强化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康复科118例COPD患者,对照组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49~71岁,平均(64.35±2.83)岁;病程3~14年,平均(6.82±1.83)年;观察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48~72岁,平均(64.43±2.77)岁;病程2~13年,平均(6.73±1.69)年,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两组患者基础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内COPD患者诊断标准[2];②患者年龄大于18岁;③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可进行耐受性治疗;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②有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等疾病者;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  主要为健康知识讲解,并叮嘱患者养成戒烟和戒酒的习惯。叮嘱患者适当锻炼,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患者进行肺康复强化护理  首先由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身高和年龄、体重记录,采用心肺运动试验测量患者心肺功能,之后为患者制订运动计划。①运动康复训练。每次进行运动前为患者进行10 min热身运动,之后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加负荷运动30~40 min,训练结束之前缓慢运动5 min。运动频率为每天一次,每周至少5次,共运动12周。也可叮嘱患者进行打太极拳和步行等运动,每次至少运动20 min,每天一次,活动时注意运动安全性,避免剧烈运动。②呼吸训练。康复人员采用通俗性语言为患者讲解呼吸方式,对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则需进行示范。主要为腹式呼吸、腹隔呼吸及缩唇呼吸,每天训练3次同时也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叮嘱患者采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咳痰,上身稍微倾斜,缓慢深呼吸,屏气5 s之后连续咳嗽3声之后。指导患者学习全身呼吸体操,主要方式为平静呼吸和站立位呼吸、前倾呼气、抱头吸气及转体呼气,针对患者自身情况选取合适方式。指导患者每天坚持有氧运动,氧流量控制为1~2 L/min,夜间坚持吸氧。③营养支持。依据患者身体状况科学配餐,主要由主管护师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采用碳水化合物50%,脂肪30%,蛋白质20%比例搭配营养餐。同时针对患者饮食习惯,可鼓励患者多摄入水果、蔬菜或鱼肉食物。切忌摄入油腻或生冷性食物,鼓励患者每天至少摄入1 L水。④心理干预。患者由于疾病迁延和反复发作常使治疗效果较差,进而使活动耐力降低,呼吸和睡眠困难。长期睡眠不佳则会引发悲观和焦虑等情况,对此种状况患者则依据患者心理状况采用通俗简单语言进行沟通。通过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和内心顾虑为患者讲解所需知识,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改善不良心理倾向。每周至少进行2次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病因,改善不良心理。⑤社会支持。社会及家庭支持也会有效提升康复信念,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每天利用下午时间帮助家属探望,多让患者和家属沟通,通过此种方式提供心理帮助。患者单位同事探望时,护理人员则需为患者领导介绍病情,通过沟通,有效提升社交能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患者临床症状积分[3],每项0~5分,5分为问题十分严重。主要分析痰量多、呼吸困难、咳痰、痰性状积分。②5次坐立试验,患者坐于45 cm无扶手椅子上,背部不靠椅子,双手交叉胸前,最快速度完成5次坐下和起立时间。主要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3周时间。③6 min步行距离。患者在监督下6 min之内不产生短气状况下步行距离。其中主要分为1~4级。1级为300 m之内,2级为300~374 m,3级为375~449 m,4级为450 m之上。3、4级为良好。分析患者干预后3周状况。良好度=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④比较患者肺部功能,其中主要采用日本生产的CHEST AC 8800全套肺功能仪进行测量,主要分析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⑤分析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分析[4],主要包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每部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4、0.951、0.827、0.89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6.287、5.621、5.639,P<0.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5次坐立试验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5次坐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5次坐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周6 min 步行距离良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1、5.624,P<0.05);观察组干预后6 min 步行距离良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6,P<0.001)。见表3。

2.4 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患者肺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2、0.957、0.924、0.811,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部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4、7.500、5.628、6.388,P<0.001)。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

3 讨论

COPD为多发性疾病,患者由于气道结构重构或阻塞性肺气肿使患者肺部功能持续减低,进而引发呼吸困难或生存质量降低[5-7]。由于疾病治疗长期性,选取有效护理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肺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便十分重要。本研究不仅从基础性干预入手,也可改善生活质量及肺部功能,全方位护理质量提升。

观察组主要为患者进行肺康复强化护理,此种护理方式不仅为患者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同时也进行康复性锻炼,通过肺部锻炼、呼吸锻炼、营养支持、社会支持等进行干预[8-10]。为提升护理方式针对性,首先为患者进行身体状况分析,主要目的为确保患者运动强度符合其身体状况。在每次运动之前均进行熱身运动,主要目的为帮助患者舒张肢体,降低突然运动所引发的问题,训练结束后则进行舒张运动,确保患者身体状况得到改善[11-12]。同时也进行步行和太极拳运动,不仅可控制运动强度也可确保运动安全性。呼吸训练则以不同呼吸方式和咳嗽方式锻炼为主,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帮助患者排痰也可帮助患者养成正确呼吸方式[13-15]。同时也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提供合理营养套餐,也提供瓜果蔬菜,通过此种方式确保患者营养均衡。心理支持则以引导患者疏解不良情绪,讲解基础性知识,不仅提升护理依从度也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则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社交,感受家庭温暖为主。由于运动干预有效性,多数患者症状评分得到降低,且患者步行距离和5次坐立试验状况也得到改善(P<0.05)。此种状况和患者治疗后患者咳痰效果更好,同时呼吸功能也得到改善有关。分析患者肺部功能时发现,观察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状况更好(P<0.05),此种状况则为由于患者运动和呼吸锻炼时肺部功能得到有效锻炼,因此功能指标更优。对比其他学者研究,当患者接受肺部康复时,学习有效呼吸方式提升氧吸入量,同时也可帮助患者提升营养吸收量,改善不良心理,对于护理接受程度更高,依从性更好,因此患者肺部功能更优,该研究结果相比于本研究结果一致[16-18]。同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提示可知由于观察组患者不仅可得到全方位饮食干预,可需进行运动锻炼和呼吸学习,且社交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生活质量更高。比较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时发现,由于采用肺部康复强化护理,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同时肢体功能也有改善,多数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因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19-20]。

综上所述,为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强化护理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症状评分和5次坐立时间,提升6 min步行距离,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静. 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2018,3(19):154.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 中医杂志,2012, 53(1):80-84.

[3] 林月梅,梁敏丽.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8, 46(6):127-128.

[4] 黄展芬,林佩芬. 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AT评分的影响观察[J]. 吉林医学,2019, 40(4):902-904.

[5] 杨丹,张练,李嫚. 抗阻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9):3552.

[6] 杨萍. 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15-116.

[7] 刘卫庭,姚宇. 早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3):213-216.

[8] 李士荣,崔立慧,孙明. 肺康复综合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评价[J]. 国际呼吸杂志,2018,38(24):1883-1887.

[9] 朱嫣红.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心理医生,2018,24(8):228-229.

[10] 华亚芳,潘胜桂,张琴芳.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膈肌的影响[J]. 国际呼吸杂志,2018,38(21):1642-1645.

[11] 戴华丽,李丽. 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系统医学,2018,3(5):166-167.

[12] 李娟,李玮.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165.

[13] 曾一琼,马莉,赖静. 三级联合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 COPD 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认知与心理健康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9,19(6):424-428.

[14] 吴浩,顾文超,王林宣. 目标心率指导肺康复对COPD肺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J]. 国际呼吸杂志,2017,37(5):336-339.

[15] 陈瑞英,马小花,孙婷. 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对OSA-COPD共存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5):353-358.

[16] 伏冉,王贻,陶佳丽. 综合性肺康复在中、重度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 40(5):368-372.

[17] 王秦怡,杨漂羽,冯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院后早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6):3563-3566.

[18] 张娜. 有氧肺康复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运動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9,32(16):21-22.

[19] 齐放. 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 17(28):179-180.

[20] 陈仁乙. 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 医学研究,2020,2(1):67-68.

(收稿日期:2020-09-14)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肺功能生活质量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